淮河水利委員會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 陳光臨
淮委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自1998年成立以來,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領導下,在有關參建單位的配合與支持下,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化建設管理隊伍的優(yōu)勢,在治淮、南水北調等工程建設中認真落實建設管理責任,全面規(guī)范建設管理行為,圓滿完成了各項工程建設管理任務,為治淮等水利工程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為推進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滿足治淮直屬工程建設管理需要,1998年淮委在懷洪新河工程指揮部等臨時機構的基礎上,成立淮委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淮委建設局”),作為治淮中央直屬工程的常設項目法人機構,主要承擔治淮控制性樞紐工程及省際矛盾工程的建設管理任務。
淮委建設局為淮委直屬的副局級事業(yè)單位,核定編制55人,下設綜合處、計劃財務處、項目管理處。根據工作需要,淮委建設局經淮委批準后,可組建工程現場建設管理機構,作為項目法人的駐工地代表,按照建設局有關規(guī)定履行職責。多年來,淮委建設局在崗管理人員維持在80人左右(包括長期借調和聘用人員),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80%以上,具有高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和取得各種執(zhí)業(yè)資質證書的人員均達到50%以上。
自成立以來,淮委建設局共承擔近30個單項工程的建設任務,累計完成水利基建投資近100億元(其中單項工程投資最高達20多億元),項目類型包括大壩、水閘、泵站、橋梁、電站、河道、堤防和房屋建筑等,項目來源包括治淮骨干工程、南水北調東線省際工程以及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
淮委建設局牢固樹立“創(chuàng)建優(yōu)質隊伍,打造精品工程”的發(fā)展理念,強化責任意識,開拓創(chuàng)新,科學管理,攻克省際工程協(xié)調難關,建設了一批優(yōu)質工程,取得了許多榮譽稱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建設管理人才。先后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家優(yōu)質工程銀獎、大禹獎、安徽黃山杯等30多個省部級以上獎項,其中淮河入海水道、淮河防汛調度設施、臨淮崗洪水控制等3項工程相繼獲得中國建筑行業(yè)最高榮譽——魯班獎,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還被評選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100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在治淮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淮委建設局順利通過了多次稽察、審計、財政評審以及其他專項監(jiān)督檢查,實現了“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生產安全”的目標。已建工程經受了歷次洪水考驗,發(fā)揮了巨大的防洪減災效益和社會效益。
總結淮委建設局10多年的工程建設管理實踐,取得的主要經驗是:以工程為中心,以責任為動力,以和諧為內核,以管理促效益,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不斷順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始終遵循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協(xié)調有關參建單位和人員共同實現工程建設目標,實現共建共贏。重點是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淮委黨組高度重視淮委建設局發(fā)展,一直給予科學的指導和大力的支持。各級主管部門對治淮工程建設歷來十分關心和重視,為工程建設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次ㄔO局發(fā)展的每一步,承擔的每一項工程建設任務,都離不開各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淮委建設局作為項目法人,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建設管理人才,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統(tǒng)一、完善,管理程序嚴格,管理行為規(guī)范,項目管理專業(yè)化程度較高?;次ㄔO局的實踐證明:與臨時抽調組建的建設管理機構相比,專業(yè)化建設管理單位彎路走得少,工作效率高,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專業(yè)化建設管理單位有利于落實工程建設責任,推動工程建設順利實施,有利于規(guī)范建設管理行為,積累、豐富工程建設經驗,鞏固、提高建設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增強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培育專業(yè)化的建設管理單位,將是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落實建設管理責任是做好工程建設的關鍵。治淮工程矛盾復雜,影響因素多。為調動各方的積極性,針對工程不同特點,在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前提下,淮委建設局大膽探索采用不同的建設管理模式,實施了包括直管、代建、直管與代建相結合、聯合組建直接管理、聯合組建代建管理等多種項目建設管理模式,真正把建設管理責任落到了實處,有力促進了工程建設進程,進一步豐富了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內涵。
項目法人是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對工程建設負總責,對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和生產安全負責。水利工程建設責任重大,建設過程中出任何問題,項目法人都是首先被問責的對象。因此,工程建設過程中淮委建設局始終堅持確立項目法人(包括委托的建設管理單位、項目法人駐工地現場建設管理機構)核心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確保權責一致,決策及時。
按照有利于明確責任、調動各方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工作目標的原則,淮委建設局內部對工程建設的管理職責進行了劃分,建立起建設局負總責、現場建設管理機構負直接責任、局后方各處室對本部門工作負責的責任制度,實行了典型的項目制管理模式,即質量、進度、投資控制等項目管理的權力和責任主要賦予現場建設管理機構及其負責人,建設局后方主要負責統(tǒng)一管理人事、財務,對現場建設管理機構進行工作監(jiān)督以及重大問題決策。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現場項目管理具有權威性,有利于調動內外各種資源和有利因素,從而實現工程建設目標;現場建設管理機構作出建設管理決策,反應迅速,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管理人員不受其他事務的干擾,能夠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設管理。工程建設管理職責的細分、項目制管理模式的實行,有效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淮委建設局積極開展項目建設管理工作關系、程序的探索和實踐,對項目法人及現場建設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征地拆遷管理、招標管理、合同及價款結算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人員管理等具體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研究,并不斷加以總結、完善,逐步形成一整套以權責劃分為基礎、以完成工程目標任務為核心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2006年印發(fā)的《淮河水利委員會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工程建設管理手冊》,為理順工作關系、規(guī)范管理行為、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工程建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為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淮委建設局十分重視提高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主動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在混凝土防裂、基礎處理、護砌材料、大型水泵、水閘金屬結構、房屋建筑等方面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多年來結合工程建設開展了30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榮獲多個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保證了工程建設的質量,極大提升了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
淮委建設局90%的職工工作在工程建設一線。建設工地位置偏僻,條件艱苦,職工長年在外,遠離家人,難以照顧家庭,思想容易出現波動。針對這個問題,淮委建設局首先是給職工壓擔子,提供平臺讓其獨擋一面,在實踐中發(fā)現、培養(yǎng)和鍛煉人才,也通過工作責任和目標激發(fā)職工的動力和潛能。其次,在工程現場盡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第三,注重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工會的作用,開展多種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工程建設服務。此外,淮委建設局各級領導加強與職工的溝通聯系,及時了解職工困難并幫助解決,同時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為職工增加收入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采取多種措施,激勵職工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yè)精神,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
新一輪治淮建設任務艱巨,淮委建設局將在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及2010年國務院治淮會議精神的指引下,在水利部和淮委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管理標準化、人才國際化、風險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四大目標,重點抓好“培育人才能力建設、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抗御風險能力建設、調動熱情能力建設”四大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的專業(yè)化水平,為水利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