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斌
(山西大學 美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源于生活的藝術
——洛克威爾·肯特的藝術觀
趙宏斌
(山西大學 美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生活是藝術無盡的源泉,任何偉大的藝術無不產生于藝術家對生活的摯愛。藝術家要熱愛藝術,更要熱愛生活,這是肯特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觀,是肯特藝術世界的真諦,更是肯特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偉大人格的體現(xiàn)。真正的藝術不是簡單的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打動人的心靈、喚醒人的感情,這才是藝術的目的。肯特力求尋找明確的、通俗的藝術表現(xiàn),追求普通民眾所能了解和接受的藝術語言,置身與自然界之中,直接地、全面地觀察生活,描繪自然界看到的形象,舍棄無關的細節(jié),選擇最重要、最典型的事物,表現(xiàn)激動人心的東西??咸貙ΜF(xiàn)實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真誠探索,應當成為每位藝術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洛克威爾·肯特;現(xiàn)實主義;生活
洛克威爾·肯特Rockwell Kent(1882-1971)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美國藝術家之一,他的版畫藝術對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洛克威爾·肯特的版畫創(chuàng)作,很多以勞動人民為主體,通過對勞動人民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人類的崇高與尊嚴,贊美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咸氐陌娈?,以簡潔的明暗分界線和強烈的黑白對比表現(xiàn)對象,畫面中的人物與背景完美和諧,常常給人一種堅強、穩(wěn)固、不可征服的英雄主義氣質,強烈地體現(xiàn)了肯特的藝術中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的民主思想。肯特藝術的這一特征,正是二十世紀革命的中國所需要的藝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魯迅先生介紹歐洲版畫,組織木刻青年和提倡新興木刻運動,以藝術為武器,為中國革命而努力。洛克威爾·肯特的版畫藝術與珂勒惠支、麥綏萊勒的藝術一同被魯迅先生介紹到中國,并對中國現(xiàn)代版畫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十世紀初現(xiàn)代主義成為西方藝術的主流,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家主張前衛(wèi)的、先鋒的、背離傳統(tǒng)的藝術;主張拋開理性的干預,以直覺為藝術的基點;主張藝術應當表現(xiàn)自我,反對藝術對客觀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有的藝術家甚至對藝術本身提出批判,認為藝術就是自我的表現(xiàn)。這些藝術思潮同樣迷漫著整個美國。正如肯特所說:“在我們這個時代,美國為一種抽象的,不為人理解的藝術籠罩著?!边@個年代也正是洛克威爾·肯特在美國畫壇初露頭角的時候。但肯特并沒有為現(xiàn)代主義所迷失,而是堅定的選擇了現(xiàn)實主義——把藝術作為描繪的手段,用以表現(xiàn)藝術家熱愛的生活、藝術的再現(xiàn)藝術家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的事物。
“藝術不是來源于藝術,而是來源于生活。”為感受藝術的真實,年輕的肯特曾遠離大都市紐約,遷居緬因州——這是美國最北部的地區(qū),是美國大陸最孤立、最偏僻的一州。在遠離海岸的蒙合甘小島漁村里,年輕的肯特與當地的勞動者共同生活,當漁民、做木匠,感受著生活的艱辛和真實。面對密布的森林,冰雪覆蓋的海岸線,肯特從勞動中體會著蒙合甘漁民對大自然的感受:宏偉的大自然,嚴肅而寒冷,讓人無處藏身,甚至充滿敵意,只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它才讓人感到一絲詩意的抒情色彩。這種真實感受,使年輕的肯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批作品。陡峭的巖石、欲動的海浪、紅色落日籠罩下的小島漁村,真實的表現(xiàn)了蒙合甘的風光和緬因州沿岸的風景?!逗I蟿趧诱摺贰ⅰ毒捯蛑莺a抵?、《島上漁村》等成為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大都色調沉著,帶有一些陰郁和沉重,也真實地反映出年輕的肯特對生活的感受。作品中鮮明的空間結構的表現(xiàn),成為肯特之后紀念碑式的繪畫風格的基礎。
洛克威爾·肯特的思想中充滿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激情,飽含著對藝術的崇高態(tài)度,使他的作品中展現(xiàn)了浪漫主義色彩;對待自然與生活,肯特不僅僅是準確地臨摹與拷貝,而是以最強烈、最豐富、最真實的自我情感將它們表現(xiàn)出來,讓自己的作品充滿著現(xiàn)實主義情懷。從1910年后,版畫藝術得到肯特的青睞,并成為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領域。在肯特的版畫藝術中,激情的浪漫主義色彩與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情懷相結合,強烈的黑白對比、光耀的明暗效果、優(yōu)美完整的人物造型、紀念碑式的畫面結構,形成了肯特版畫藝術的獨特表現(xiàn)力。到1929年,肯特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和書籍插圖,在版畫藝術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咸氐陌娈嫶蠖嘁员憩F(xiàn)普通民眾為主,但卻體現(xiàn)出一種氣宇軒昂的希臘雕塑般的特征。如其作品《朝著北極星的方向前進》,深灰色的天空與光照般的水手形成強烈的對比,堅毅的表情、結實的肌肉、張開雙臂的造型充斥著整幅畫面,海洋和大地就在腳下。作品體現(xiàn)出普通人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主義情感,表現(xiàn)出了永不滿足、不斷探索的藝術精神。藝術家肯定生活、追求藝術的真實、渴望征服腳下整個世界的感情,在這一時期的版畫創(chuàng)作中得到體現(xiàn)。
真正的藝術不是簡單的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打動人的心靈、喚醒人的感情,這才是藝術的目的??咸貏?chuàng)作了大量的書籍版畫和插圖藝術,這些作品以現(xiàn)實主義情懷表現(xiàn)出對人生和生活的贊美。1929年肯特為普希金的《哈佛利里阿達》創(chuàng)作的三幅插圖出版,這三幅插圖成為我們能看到的各國藝術家為普希金作品所作的大量插圖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畫面結構勻整、潔凈、具有韻律感,線條準確、柔韌、具有生命力,不僅是對普希金作品風格的完美呈現(xiàn),也是肯特堅定不移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觀的突出表現(xiàn)。1927年到1930年,肯特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為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長篇小說《白鯨》創(chuàng)作了近三百幅插圖,數量巨大、規(guī)模空前。三百幅插圖無一重復,體現(xiàn)出肯特藝術創(chuàng)作中無比豐富的想象力、畫面結構的駕馭能力和變化豐富的畫面裝飾本領。插圖揭示了麥爾維爾作品的浪漫主義風格與特點以及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這些書籍插圖的出版,使肯特躍身于美國版畫界一流畫家的位置,而且不只限于肯特生活的年代。
肯特力求尋找明確的、通俗的藝術表現(xiàn),追求普通民眾所能了解和接受的藝術語言,置身與自然界之中,直接地、全面地觀察生活,描繪自然界看到的形象,舍棄無關的細節(jié),選擇最重要、最典型的事物,表現(xiàn)激動人心的東西。1929年和1932年洛克威爾·肯特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次藝術之旅,他的腳步踏入了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冰雪覆蓋的格陵蘭成為肯特居住過的最北部的地方。格陵蘭的生活在肯特的一生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的作品浸透著肯特對人生的興趣、企求和渴望,在藝術家的心靈和情感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對格陵蘭的表現(xiàn)成為此后反復出現(xiàn)在肯特的油畫和版畫創(chuàng)作中的主題。
就像自己作品中表現(xiàn)的一樣,肯特也渴望征服腳下的整個世界,自由接觸生機勃勃的生活,擁抱自然。1929年的格陵蘭之行雖然時間并不太長,但大自然的魅力給肯特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咸仉m然身處地球的邊緣地帶,但他藝術創(chuàng)作卻更加真實,藝術家用普通大眾都可以深切感受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描繪了格陵蘭的冰雪世界和生活在那里的人們?!懂嫾以诟窳晏m》、《山的倒影》、《南格陵蘭海峽》是其1929年最有特色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描繪了格陵蘭冰雪世界的寧靜、深邃和大自然的廣闊、壯美,同時更是對這些純樸的、生活在邊緣地帶人們的英雄主義情懷的歌頌,充滿了藝術家對這里人民的善良、正直和高尚品德的崇敬。這些作品為肯特今后的油畫創(chuàng)作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格陵蘭的壯美、大自然的廣闊、純樸而又真實的生活誘惑著肯特。為了追求更加真切的藝術創(chuàng)作,1932年,肯特再次遠航到達格陵蘭,深入這里的最北部。這一次的藝術之旅,使肯特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嚴謹、樸素的現(xiàn)實主義表現(xiàn),紀念碑式的空間結構,屬于自己的純潔、質樸的光與色的處理,使肯特的作品更加有力、更加成熟。
肯特為了鮮明、直接的表現(xiàn)格陵蘭的壯美,更真實地將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描繪出來,無論畫面多大,都是直接寫生,從不憑記憶和小稿完成??咸刈屑氀芯恐儩嵤澜绲纳赎P系,真實的表現(xiàn)出格陵蘭的大地、天空、冰雪、海洋特有的色調,描繪著籠罩于大自然的、壯麗的寂靜。透明、寧靜的天空,將覆蓋著冰雪的遠山突出,使之更加接近觀眾;銀灰色、灰色、孔雀藍、藍色、淡藍色色調的微妙變化,讓人親切的感到生活的氣息?!陡窳晏m北部的十一月》水冰相連的美麗讓人產生無盡的幻想。畫面中的水,看起來是那么沉重、結實和冰涼,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水向冰的轉變,并逐漸與冰山相連。這幅畫描繪的是藝術家在格陵蘭住所窗外的風景,水在冰凍前夕的景象吸引著肯特,他觀察了兩三年,終于將水在變?yōu)楸鶋K前的那種沉靜的美麗呈現(xiàn)出來。嚴寒的格陵蘭,長期被冰雪覆蓋,給人總是寧靜、潔白的感覺,但它也有自己的春天。肯特感受著北國春天的蘇醒,感受著生命被喚起的歡樂,他把自然界這動人時刻的轉變描繪在了作品《路》中??咸卣媲榈母惺苤匀慌c生活的魅力,努力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真實,希望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生命和獨特的情調:《小船上的愛斯基摩爾》的緊張與不安,《北方》的嚴峻,《獵歸》、《冬日》珍珠般的溫潤,《死一般的寂靜》的熾熱與沉寂……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生氣和動感,使人真切感受到現(xiàn)實世界變化萬千的景象。
生活是藝術無盡的源泉,任何偉大的藝術無不產生于藝術家對生活的摯愛。藝術家要熱愛藝術,更要熱愛生活,這是肯特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觀,是肯特藝術世界的真諦,更是肯特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偉大人格的體現(xiàn)。正因為如此肯特不僅成為二十世紀美國偉大的藝術家,也成為世界美術史中偉大藝術家之一。肯特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真誠探索,應當成為每位藝術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1]許國彬主編.西方文化精要[M].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7.
[2]孔國橋著.“在場”的印刷——歷史視域下的版畫與藝術[M].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11.
[3](英)岡特著,肖聿譯.美的歷險[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0.
[4]范夢著.中國現(xiàn)代版畫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06.
[5](美)查普曼著,周嘉兒等譯.藝術探秘[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12.
[6](美)諾克林著,刁筱華譯.現(xiàn)代生活的英雄——論現(xiàn)實主義[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6.
The Art of Living——Rockwell Kent's artistic concept
ZHAO Hong-bin
(Academy of Fine Arts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6)
Art comes from life,all produced any great art in the artist's love of life.The artist loves art,but also loves life,this is Kent's realistic art,the art world is the essence of Kent,but Kent's love of life reflects his great personality.The real art is not simply superficial form,but impress the human mind to awaken people's feelings,this is the purpose of art.Kent strives to find a clear and simple artistic expression,the pursuit of the general public can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art of language,exposure and the natural world into direct,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life,depicting the image of the natural world to see,away from irrelevant details,select th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typical things,the performance of exciting things.Kent on the real-life love,sincere exploration of art,each artist should be a common pursuit.
Rockwell Kent;realism;life
J110.95
A
1673-2014(2011)04-0052-03
2011—06—15
趙宏斌(1975—),男,山西長治人,研究生,主要從事版畫技法與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 許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