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云
(山東省棲霞市觀里鎮(zhèn)中學)
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英語教學強調(diào)“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怎樣組織教學才能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呢?大量的理論和實踐證明:“合作教學能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形成良好的交際氛圍,有效地實現(xiàn)語言的實踐運用?!?/p>
合作教學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簡單地說,合作教學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在平時的教學中,結(jié)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在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中,班級學生的座位一般是由班主任按學生的身高排定。小組合作學習要求任課老師幫助學生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我將全班學生按照性別、英語成績、能力、興趣愛好、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等各方面的差異平均分成若干4人小組。把組內(nèi) 4人按綜合水平的高低排成 a、b、c、d。然后給這四個人委派不同的任務,組成“專家組”。
1.1 詞匯專家組:由每個小組中的d同學組成,主要負責各小組成員的單詞、短語的掌握情況。
1.2 句型專家組:由每個小組中的c同學組成,主要負責各小組成員的重點句型、句子以及課文的掌握、記憶。
1.3 作業(yè)專家組:由每個小組中的b同學組成,主要負責各小組成員的作業(yè)、自測題的批改及學習的監(jiān)督。
1.4 交際應用專家組:由每個小組中的a同學組成,主要負責各小組的對話、短劇表演及口頭作文、演講等各方面交際應用的練習。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活動,而小組合作的學習不僅強調(diào)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活動,更強調(diào)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活動。這時教師起的是監(jiān)控和指導作用。小組成員面對的是小組同伴,心理焦慮程度相對降低,相互間所使用的語言更具可理解性,更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下列合作學習形式:
每堂英語課前,我都會讓學生來做值日報告。值日報告通常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個組員做常規(guī)值日報告,一個組員完成與本單元話題有關(guān)的口語表達任務 (不少于5句話),此外,所有成員都要參與,共同完成一個free talk。其他小組的成員則要完成聽、問、答的任務。因為組員間的成績、自信心、能力等有差異,某些組員不可能獨立完成上述任務和擔任free talk的角色,但是在同組伙伴的幫助與鼓勵下,有些會表現(xiàn)得相當出色。
新教材的一大特點就是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與現(xiàn)代科技相關(guān)的話題也比較多。這些都能夠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因此,我常常利用這一點,讓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發(fā)揮想象,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和對話,進行角色表演。如教學JEFC Book III Unit 8 Merry Christmas!時,我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shè),學生們自己找來了相關(guān)資料,穿上圣誕老人的衣服,給大家表演了一出精彩的“圣誕”情景劇;教學JEFC Book III Unit 10 When was it built? 時,學生們又找來了各種各樣的恐龍模型,開起了“Dinosaur Museum”,當起了解說員。每當這個時候,學生參與的熱情都非常高,連每個小組的d同學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課本劇的排練進行得有聲有色,學生的英語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新教材從第一冊(下)起,幾乎每單元都有一到三篇閱讀文章。而且隨著知識的加深,文章的難度也有所增加,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單靠自己的力量往往不能完成全部的閱讀任務,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取長補短,而且每個小組中至少有兩名學生還可以就文章提出更多的問題,進行組際互檢。有的課文還需合作完成文章的口述任務,我一般都采取接龍的方式,讓4個人一起完成一篇文章的口述任務,然后把4人的表現(xiàn)做一個綜合測評。這樣,一來是落后的學生得到了具體的幫助;二來落后生為了小組的集體成績不受影響,不得不努力學習。堅持一段時間以后,當學生的成績有了提高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自覺行為。
在平時的授課中,我每周都要進行4次以上的隨堂聽寫,每單元還要進行一次考查,每次我都把訂正錯題的任務交給各小組成員去完成,然后隨機抽取學生檢查。這時,差生面對的是小組同伴,也敢于提出問題,而優(yōu)生則正好發(fā)揮特長,當起了“小老師”。雙方在互教互學中都掌握、鞏固了知識,解決不了的難題可以拿到課堂上由其他的小組或老師幫忙解決。這種方式很好地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在合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和提高。
合作教學的實施,增加了學生使用語言進行實踐的機會,不僅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合作觀和競爭觀,順應教育社會化的要求,縮小兩極分化的差異,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1]劉潤清.外語教學與研究[M].外語教育出版社.
[2]詩桂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