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良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據(jù)估計,全球人口中約有26%患有高血壓,但年齡為60~69歲的人群的發(fā)病率則翻了一番,高達約50%,而70歲以上的發(fā)病率則高達75%,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經(jīng)超過18.8%,估計全國的患患者數(shù)約2億[1]。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不僅血壓水平升高,而且血壓變異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也大,而BPV越大,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就越高[2]。鈣離子拮抗劑是目前公認的治療老年高血壓的主要藥物之一。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都是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兩種藥物的降壓療效及對BPV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目前文獻鮮有報道。本研究通過監(jiān)測動態(tài)血壓變化來比較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對老年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血壓和BPV的影響,從而為臨床優(yōu)化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住院的老年(年齡≥60歲)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診斷標準:140 mm Hg≤收縮壓(SBP)<180 mm Hg和(或)90 mm Hg≤舒張壓(DBP)<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除外以下情況:繼發(fā)性高血壓,心、肝、腎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高鉀血癥,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禁忌證等。2組患者的基本臨床特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停服所有降壓藥經(jīng)2周洗脫期后,分別服用阿折地平片(商品名:貝琪,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8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絡(luò)活喜,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每日晨服,1次/d,連續(xù)服用12周。采用美國Spacelab無創(chuàng)動態(tài)血壓檢測儀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其中白晝(6∶00~22∶00)每30分鐘、夜間(22∶00~6∶00)每60分鐘自動測壓并記錄1次,記錄24 h平均收縮壓(24 h SBP)、平均舒張壓(24 h DBP)、24 h平均收縮壓變異性(24 h SBPV)、24 h平均舒張壓變異性(24 h DBPV)。
表1 2組患者基本臨床特征比較n=30,
表1 2組患者基本臨床特征比較n=30,
組別 年齡(歲)性別(例)男 女SBP(mm Hg)DBP(mm Hg)病程(月)68±1117 13 1~16 149±13 92±1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組阿折地平片組67±1216 14 1~15 147±14 93±12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應(yīng)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能堅持服藥12周并能如期回訪的患者共有54例,其中阿折地平組28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組26例。與治療前比較,阿折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后都能有效地降低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 和24 h DBPV,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在降低24 h SBP和24 h DBP的療效上,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控制BPV方面,阿折地平片優(yōu)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動態(tài)血壓的變化n=30,mm Hg,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動態(tài)血壓的變化n=30,mm Hg,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組比較,#P<0.05
24 h SBP 24 h DBP組別24 h SBPV 24 h DBPV治療前 治療后阿折地平片組 149.3±21.1 132.4±12.7* 90.8±7.6 81.4±8.5* 15.1±3.4 11.9±2.8*# 10.2±2.7 8.3±2.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組 148.9±19.7 134.1±11.9* 89.9±8.2 83.7±9.4* 14.9±3.6 13.3±3.1* 10.1±2.5 9.5±1.9*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導致心臟病、腦血管病、腎臟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全球人類最常見的慢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據(jù)估計,全球人口中約有26%患有高血壓,但年齡為60~69歲的人群的發(fā)病率則翻了一番,約為50%。
目前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繁多,其中鈣離子拮抗劑是常用的藥物之一,可以選擇性抑制Ca2+經(jīng)細胞膜上的鈣通道進入細胞內(nèi),具有擴張血管和負性肌力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減少末梢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但腦、冠狀動脈和腎血流量不減少,在同時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同時,還可逆轉(zhuǎn)高血壓所致的左室肥厚,并且不良反應(yīng)輕微,長期服用對脂質(zhì)、糖、尿素以及電解質(zhì)無明顯影響[2]。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具有療效顯著、降壓作用平穩(wěn)、維持時間長、服用方便、不良反應(yīng)小等優(yōu)點,在臨床應(yīng)用日益廣泛。近年來,主張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長效鈣離子拮抗劑治療,從而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有助于患者全天平穩(wěn)降壓,有效延緩患者靶器官損害,減少猝死、腦卒中和心臟病發(fā)作[3]。
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不僅能提供全天24 h、白晝與夜間各時段血壓的平均值,能敏感地、客觀地反映患者實際的血壓水平,而且能了解患者血壓的晝夜變化節(jié)律和BPV,因而在預(yù)測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害和臨床預(yù)后方面的價值更大,BPV通常以一段時間內(nèi)血壓均數(shù)的標準差來表示[4]。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壓和BPV,但在控制BPV方面,阿折地平片優(yōu)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為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在肝臟的生物降解慢,因而起效穩(wěn)定,作用時間較長,能有效控制血壓和BPV[5]。近年來研究顯示BPV越大,其對機體靶器官的損傷也就越重,因而BPV被認為是老年人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預(yù)測因子[6]。BPV增加導致靶器官損傷的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guān)[7]:直接損傷作用,表現(xiàn)為對組織的灌注時高時低,并造成血管內(nèi)皮的損傷;體液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被激活,最為常見的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被激活;心肌細胞凋亡增加;炎性反應(yīng)。
綜上所述,阿折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是理想的控制血壓水平和BPV的長效鈣離子拮抗劑,阿折地平片在控制BPV方面優(yōu)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更適用于老年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1 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2009年基層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2010,2:60-74.
2 Blanco F,Gil P,Arco CD,et al.Association of clinic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with vascular damage in the elderly:the EPICARDIAN study.Blood Press Monit,2006,11:329-335.
3 許玉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釋片長期降壓療效比較.臨床醫(yī)學雜志,2007,27:22-23.
4 Ichhiara A,Kanesiro Y,Takemitsu T,et al.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in un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J Hum Hypertens,2006,20:529-536.
5 陳剛,于兆海,張云端,等.持續(xù)型鈣通道阻滯劑阿折地平的研究進展.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2124-2126.
6 邊平達,胡申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緩釋片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心腦血管病防治,2009,8:34-35.
7 蘇定馮.血壓變異性與高血壓的治療.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