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級第6課課文。作者陳慧瑛回憶了外祖父生前“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五件事,從而表現(xiàn)了老人對梅花的摯愛,表達了一位華僑老人深切的愛國思鄉(xiāng)的情懷。本課的第一教時,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理解課題、學習三件與梅花有關的事、學習“梅的秉性”一段、送別時的情境小練筆。第二課時安排學習祖父的幾次落淚、整體回顧課文。以下是我在《梅花魂》第一教時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抓題眼“魂”,追溯本義
案例
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一篇和梅花有關的課文,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魂是形聲字,云表示它的讀音,鬼表示它的意義。你們認為“魂”是什么意思?(本義:靈魂,古人想象的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我們來看看鬼字的演變過程,了解魂的意思。(出示媒體)甲骨文,“鬼”是面朝左跪坐的一個人,上部的“田”字就表示“鬼”,頭特別大而且怪,所以有人把“鬼”釋為“大頭人”。金文,像大頭人,只是“人”已經(jīng)站立起來。小篆,在其背后加上一個“厶”,表示“鬼”的“陰私”特別重,楷書寫法,看不出有“大頭人”的形象了。鬼的本義就是指人死后的精靈。而魂,泛指一切事物的精靈。如:花魂;詩魂;柳魂,還指國家、民族崇高的精神。如:民族魂;國魂。
整篇文章都是在訴說一位老人的思鄉(xiāng)情懷,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一開始定下基調(diào)很重要。我共設計了三次導語:
設計一、(出示幾幅梅花圖,其中有兩幅是大雪壓枝的梅花圖)請同學們看看梅花的倩影,看著看著,你想說點什么?(學生自由談,談到梅花的形狀、顏色、味道,談到寫梅花的詩句,談到從梅花想到的一些人……)試教時發(fā)現(xiàn)學生談得比較散漫,比較膚淺,而且感覺導語有點遠了,出示梅花圖欣賞梅花圖和學文關系不大。
設計二、同學們,梅花自古以來是高潔的象征,為文人墨客所喜愛,說說寫梅花的一些詩句。試教時感覺直接一些,但是還是有些為導課而導課的味道。
設計三、如案例所述。緊緊抓住課題中的“魂”字,查了《說文解字》,了解了魂的意思和形旁“鬼”的演變過程,學生就從中感悟到鬼的本義就是指人死后的精靈。而魂,泛指一切事物的精靈。如:花魂、詩魂、柳魂,還指國家、民族崇高的精神。如:民族魂;國魂。這樣,在學生追溯“魂”的文字演變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魂”的意思,自然而然地為本文的學習奠定了特有的基調(diào)。
二、 品味字詞,體會內(nèi)涵
案例
師:讓我們先來看第二件事情,請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讓你感觸最深的地方。
生:古玩和墨梅進行了對比,說明祖父對梅花圖的喜愛。
師:看來,在外祖父的眼里墨梅比古玩重要得多。
生:祖父訓斥了媽媽,也說明他內(nèi)心對梅花圖的喜愛。
師:外祖父的意思是:這清白的梅花是——
生:玷污不得的。
師:請你讀讀外祖父的這句話?
生讀:(不夠生氣。)
師:同學們,反問句語氣要更強烈些。誰再來?請你再讀讀。
生再讀。
師:這清白的梅花的確是玷污不得的,同學們一起來。
(繼續(xù)交流)
生:輕輕刮、慢慢抹。
師:你感觸最深的地方是在哪里?
生:我從爺爺?shù)膭幼髦幸材芨惺艿剿麑γ坊ǖ臒釔邸!坝柫T,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這句中“輕輕刮、慢慢抹”我體會到在這點。
師:你關注了外公的動作,分別是:“輕輕刮、慢慢抹”。同學們,外祖父“輕輕刮”是因為——
生:因為內(nèi)心對梅花圖的深深的熱愛。
師:是啊,用細綢子慢慢抹也是因為——
生:也是因為對梅花圖的深愛。
師:他第一次嚴厲地訓斥媽媽還是因為——
生:還是因為對梅花圖的喜愛。
師: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
生齊聲:對梅花圖的喜愛。
課文共寫了五件事,其中“珍愛梅圖、贈墨梅圖、送梅花絹”這三件事都在回憶外祖父和梅花之間的故事。第一教時集中學習這三個故事,尤其是細細研讀“珍愛梅圖”這一故事,品味字詞,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是學習“梅的秉性”的基礎。我緊緊抓住了“古玩”和“梅花圖”的對比、訓斥的朗讀以及“輕輕刮、慢慢抹”兩個動作背后所包含的內(nèi)涵,讓學生感悟到祖父所有做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對梅花的喜愛。
案例
師:我們和文中的作者一樣心里覺得奇怪: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的呢?外祖父為什么那么喜歡梅花呢?請大家快速游覽課文。
生讀“梅的秉性”一部分。
師:同學們,這樣有氣節(jié)的人物是指怎么樣的人物?
生:有很多,比如劉胡蘭、岳飛、文天祥……
師:看來,同學們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這一自然段,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中用了一個女字旁的“她”,你怎么想?
生:高潔的品格當作人來寫。
生:包含了外祖父對梅花的情感。
生:既把梅花當作人來寫,還包含了外祖父對梅花的情感。
……
教師引讀這一段,生讀得很投入。
師:是啊,這品格、這靈魂、這骨氣便是梅花魂。(點題)
在這一段的教學中,我沒有設計過多的講解和環(huán)節(jié),只是緊緊抓住了文中的“她”,體會擬人的寫法,體會“她”背后的內(nèi)涵,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用的文字都包含溫度的。這段中還適時拓展了有氣節(jié)的人物是指哪些人物?然后通過教師的引讀來體會梅花精神。在引讀中,學生感受梅花的品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骨氣;在引讀中,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理解祖父對梅花的情有獨鐘。
3.練筆交流,創(chuàng)設情境
案例
師:終于,到了我和外祖父分離的那一天,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塊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他仿佛想對我說——
師:請同學們把外祖父的千言萬語寫下來。(小練筆)
生交流。
生:祖父仿佛想對我說,孩子,梅花自古以來是高潔的象征,我喜歡她,今天將手絹贈送給你,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梅花一樣高潔的品性。
生:祖父仿佛想對我說,孩子,帶著梅花手絹回到祖國,我也就隨著你們回到祖國了。
生:祖父仿佛想對我說,孩子,好好的藏著這塊手絹,永遠將梅的品格靈魂藏在心里。
……
師:淚眼蒙朧中凝聚著外祖父太多太多的情愫,文中幾次寫到他潸然淚下,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這個小練筆安排的目的是,學生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用自己的語言體會祖父對梅花的深深的喜愛,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寄托對我的殷殷希望。同時也為下節(jié)課學習祖父的幾次潸然淚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