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應用FR功能調節(jié)器+MBT技術矯治青少年期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安氏II類1分類的10.0~12.9歲錯牙合患者36例,Ⅰ期治療采用FR-I型功能調節(jié)器,II期治療采用MBT固定矯治,應用X線頭影測量技術進行治療前后軟硬組織頭影測量分析,對測量結果進行配對t檢驗。結果:矯治前后下頜骨的變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現(xiàn)在SNB角、上下中切牙角的增大,ANB角、上切牙-上頜平面角的減小,前下面高增大,在正常范圍內。結論:FR-I型功能調節(jié)器+MBT技術矯治青少年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患者可糾正錯牙合畸形,有效改善面型,但要達到長久穩(wěn)定的咬合關系,有些病例還是需要拔牙治療。
[關鍵詞]FR功能矯治器;MBT固定矯治技術;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
[中圖分類號]R78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9-1358-03
FR-II functional regulator+MBT applianc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LIU Bing,ZHAN Chun-hua,SITU Hui-qiong
(Stomatology Department, 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Guangzhou 51022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FR-II functional regulator+MBT appliance in treatment of 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Methods Thirty-sixchildren with 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and mainly with mandibular retrognathia were selected.FR-II functional regulatorand MBT appliances were used to correc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respectively.Clinical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cephalometric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re were obvious mandible changes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SNB and U1-L1 angle,decrease of ANB and U1-pp angle after treatment with FR-II functional regulator,suggestive of mandible growth normally. ConclusionFR-II functional regulator possesses the orthopedic effect on 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Key words:FR functional regulator;MBT appliance;Angle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由牙、牙周組織、頜骨、顳下頜關節(jié)、口腔頜面部神經、肌肉以及其它相關組織組成的口頜系統(tǒng)是一個相互協(xié)調同時又相互制約的綜合體。該系統(tǒng)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發(fā)生多種形式的適應與改建,這種變化在人的生長發(fā)育高峰期尤為明顯?;谶@些理論基礎,在20世紀初,挪威的Viggo Andresn醫(yī)師發(fā)明并在正畸臨床中使用Activator矯治器,驗證了這個假設,隨后,Bionator,F(xiàn)rankel,Twin-Block,Herbst等矯治器陸續(xù)被正畸醫(yī)師所發(fā)明及應用。功能矯治器的作用有:①生長改良;②起牙-牙槽骨的變化;③周軟組織的變化[1]。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是口腔科常見的錯牙合畸形,有關采用Frankel(FR)功能矯治器治療青少年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的臨床觀察報道不多,我們對此類患者采用雙期矯治,I期選用FR功能調節(jié)器矯正牙合矢狀關系,II期采用MBT固定矯治技術矯治,以便較好地改善患者的面型及調整咬合關系,達到單純應用固定矯治器難于獲得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病例選自2001~2008年在我科用Frankel矯正器治療的患者共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齡10.0~12.9歲,平均11.5歲。參照Battagel JM的病例選擇標準[2]:①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患者;②安氏II類磨牙關系,前牙覆蓋大于6mm,磨牙、尖牙完全遠中關系,以下頜后縮為主或伴有上頜輕度前突的安氏II類1分類錯牙合;③為低角或正常面角;④上頜第二恒磨牙未萌出或初萌但尚未達到牙合平面;⑤未作過任何正畸治療。
采用雙期矯治:Ⅰ期均應用FR功能調節(jié)器治療,平均療程為20個月,II期采用MBT固定矯治技術作常規(guī)精細矯治,平均治療10個月。II期采用固定矯治作精細牙列調整,粘結美國3M公司MBT直絲弓托槽,采用滑動直絲弓技術矯正患者的錯牙合畸形。其中6例(男2例,女4例)因為下前牙中度擁擠,且X線片顯示上下頜雙側第三磨牙牙胚存,下牙槽骨發(fā)育欠缺,經討論并征得患者及家長同意,在行固定矯治時,拔除了雙側下頜第一雙尖牙,第一磨牙以近中關系建牙合。有些病例建議在適當時候拔除第三磨牙。常規(guī)保持兩年以上。
所有患者矯治前照頭顱定位側位片、曲面體層X線牙片,取印精確牙頜記存模型、工作模型,取正中頜位蠟牙合記錄及下頜前伸至切牙對刃關系的蠟牙合記錄。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設計制作FR-II型功能調節(jié)器(統(tǒng)一由廣東省口腔醫(yī)院附屬粵誠牙科制作公司加工),矯治器包括塑料和鋼絲兩部分。囑患者每天除進食及上課時間段外盡量長時間戴用矯治器,約每天佩戴時間10h以上,試戴1個月后復診,以后每2個月復診1次,對矯治器作調整。
每名患者在I期治療前(T1)、FR功能矯治器后(T2)、II期固定矯治治療結束兩年后(T3)均拍攝頭顱側位定位片及全景片,取印記存模型。
在治療前(T1)的頭顱側位片上描出腭平面(PP平面)作X軸,經翼上頜裂點(ptm點)作垂直于腭平面的直線為Y軸, FR功能矯治后 (T2)、II期固定矯治治療結束兩年后(T3)的頭顱側位片疊加在術前片上,把第1張X光片的參考系統(tǒng)轉移到第2、第3張X光片上,以消除系統(tǒng)誤差,準確測量牙齒與骨骼的變化。所有頭影測量分析均由本文第一作者獨立完成,每個標志點均測量3次,求其平均值。對每名患者治療前后的頭顱定位側位片作頭影測量。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11.5對全部病例治療前后的頭影測量資料進行配對t檢驗。
2結果
36例患者在功能治療前后(T1-T2)、雙期治療前與保持兩年(T1-T3) 前后的軟硬組織測量項目的變化及統(tǒng)計結果見表1~2。
36例患者經 FR功能矯治器治療,一般戴用6~12個月出現(xiàn)雙重牙合,磨牙區(qū)會有咬合接觸,保持6~12個月后,第一恒磨牙建立中性或偏近中關系,咬合時下頜無后退即可結束Ⅰ期治療,時間大約18~24個月,患者面型改善:由下頜后縮面型趨為基本的直面型,開唇露齒、唇肌緊張癥狀減輕,磨牙呈安氏I類或接近安氏I類關系;其中6例患者下前牙擁擠,下牙槽骨發(fā)育欠缺,在行固定矯治時,拔除了雙側下頜第一雙尖牙,上下第一磨牙以近中關系建牙合,經保持兩年以上觀察,療效穩(wěn)定。
軟硬組織治療前后變化見表1、2。從T1-T2及T1-T3的測量結果看,上頜骨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變化不明顯,但上前牙有內收移動,下頜骨及軟組織變化較為明顯。頜面骨變化以下頜骨改變?yōu)橹鳎憩F(xiàn)在SNB角、上下中切牙角的增大,ANB角、上切牙-上頜平面角的減小,下面高增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本組病例中,36例患者經 FR功能調節(jié)器治療14~20個月后,臨床觀察患者面型均有改善:趨于直面型,開唇露齒、唇肌緊張癥狀減輕,磨牙呈安氏I類或接近安氏I類關系;頭影測量結果已經初步顯示:上下中切牙夾角增大,SNB角變大,下面高增大。經過II期MBT固定矯治技術對牙列進行精細的矯治,無論顏面外觀或者咬合關系及頭影測量數(shù)據(jù)均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觀察到軟組織面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面型突度減小,開唇露齒、唇肌緊張癥狀明顯消失,頭影測量結果顯示:頜面骨變化以下頜骨改變?yōu)橹鳎憩F(xiàn)在SNB角、上下中切牙角的增大,ANB角、上切牙-上頜平面角的減小,前上面高和前下面高增大,前后面高比趨于正常范圍,這與頜面部外觀和軟組織的變化是相匹配的,與治療設計目標是相一致的。
FR矯治器是由德國正畸專家R.Frankel發(fā)明的一種可24h戴用的活動式功能矯治器,矯治器固定在上牙弓,在尖牙和磨牙區(qū)鄰間隙有鋼絲通過加強上頜支抗,上頜第一磨牙設牙合支托,以防止上磨牙伸長,矯治器其余部分幾乎不與牙接觸。同樣,無主動加力附件,是一種被動訓練裝置。FR矯治器應用頰屏和唇擋減輕頰、唇壓力,破除異常的口周及習慣;同時,頰屏和唇擋延伸至前庭溝,可牽張前庭粘膜和骨膜,達到刺激相應部分牙槽基骨發(fā)育的目的,在20世紀80年代Enlow,L.w.Graber和T.M.Graber等學者的研究已證實了頰屏可刺激靈長類和人類上頜橫向增生。本臨床研究驗證了這一觀點。FR與其它功能矯治器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其主要作用部位在口腔前庭區(qū),矯正器利用唇擋、頰盾遮擋住唇、頰肌,使發(fā)育中的牙列免受異??谥芗」δ艿挠绊?,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環(huán)境,使牙弓、頜骨在長、寬、高3個方位上能最大限度的發(fā)育[3]。根據(jù)FR功能矯治器的作用特點及制作要求,在臨床取灌模型時,盡可能把固有口腔內的肌肉,系帶等軟硬組織與牙齒的關系取印清晰準確,以利于技師制作精確、合適的功能矯治器并達到其臨床技術要求。
有報道恒牙期因戴矯治器致關節(jié)癥狀出現(xiàn)[4],本組病例也有類似現(xiàn)象,多在矯治器帶用2~3個月內發(fā)生,但此為暫時性現(xiàn)象,且年齡偏大的患者表現(xiàn)較明顯,因此對生長發(fā)育已近結束病例選擇應慎重。還有一些文獻報道FR矯治器的矯治效果不明顯,這可能與病例選擇不當,矯治器制作不合要求,矯治器在上頜的支抗差(矯治器可浮在在口腔中)和患者合作不夠有關,不正確使用矯治器不應作為結論依據(jù)[5-6]。本研究中,36例患者按計劃完成治療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因此作者認為,診斷、病例選擇、生長量和方向、生長時期、患者合作情況等因素直接關系到矯治的成敗,制作部件放置準確戴用舒適的矯治器,是患者可以保持合作的前提。病例選擇和矯治恰當,則基骨、牙的矢狀關系和側貌均可明顯改善,正常口周肌功能得到恢復,在所有功能矯治器中,F(xiàn)R矯治器是最依賴功能的。但要達到長久穩(wěn)定的咬合關系,還是需要通過固定矯治器作牙齒的精確定位咬合調整,有些病例還是需要拔牙治療。
[參考文獻]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5-7, 9-10.
[2]Battagel J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d and solf tissue change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Class II,division 1 malocclusion using Edgewise and Frankel appliance techniques[J].Eur Orthod,1990,12:154.
[3]林久祥.現(xiàn)代口腔正畸學[M],2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6:127-128.
[4]馬文盛,劉健敏,盧海燕.早期矯治安氏II 類1分類錯牙合的臨床效果[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23(4):297.
[5]Creekmore TD,Radney LJ:Frankel appliance therapy: orthopedic or orthodontic[J].Am J Orthod,1983,83:89.
[6]Gianelly AA,Brosnan P,Martignoni M,et al.Mandibular growth,condyle position,and Frankel appliance therapy[J].Angle Orthod, 1983,53:131.
[收稿日期]2010-07-26 [修回日期]2010-09-04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