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和方法
1.1病例資料:某男,36歲,身體健康,無過敏史。四環(huán)素牙上下頜4至4樹脂貼面修復2年,因變色要求重新修復。檢查:中度四環(huán)素牙,牙周健康。上下頜4至4樹脂貼面修復,多數(shù)變色。上下牙列覆牙合、覆蓋正常。既往史和家族史未見特殊。診斷:中度四環(huán)素牙。
1.2治療方法:上下頜4至4唇側(cè)去除原樹脂貼面,發(fā)現(xiàn)原預備量已至牙本質(zhì)層,適當磨除過突部分,以免修復體過突;頸緣制備成凹形斜面,邊緣齊齦;鄰接面預備位于鄰接點前方,保留接觸關(guān)系;切端預備磨除達切緣,切緣預備體與唇面形成同一弧形面,瓷貼面成為切緣的一部分,正中咬合時,瓷切緣與對頜牙無接觸,而前伸咬合時可能有接觸;各預備位置消除銳角,消除倒凹(如圖1)。由于需要修復的牙位多,口腔內(nèi)預備體上直接攝取光學印模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采用間接印模法采集光學印模。應用CEREC3和Vita Mark II瓷塊制作貼面16個(如圖2~3)?;懒姿崽幚?,沖洗吹干。切削完成的貼面修復體拋光、氫氟酸酸蝕、清洗、使用美國3M公司RelyX Ceramic Primer硅烷處理后涂布一層Single Bond,RelyX Veneer雙固化樹脂進行粘結(jié),粘結(jié)后進行正中合和前伸合位的咬合調(diào)整。最后用細砂石車針精修邊緣,磨光杯拋光完成(如圖4)。
2討論
四環(huán)素牙患者在臨床較多見,患者牙齒顏色變異較大,常表現(xiàn)為灰紅色、紅黃色和灰黑色,并夾帶棕色帶等。全瓷貼面修復技術(shù)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應用的一種美觀修復技術(shù),包括鑄瓷貼面、鋁瓷貼面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瓷貼面,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的前牙修復治療中被廣泛采用。CAD/CAM技術(shù)具有精確、快速、高效并且一次就診等優(yōu)點[1],本病例每個貼面平均制作時間是40min。
進行牙體制備前應檢查、記錄、比色,盡可能保留釉質(zhì)的前提下,根據(jù)臨床實際情況、所使用的修復體材料以及商家的建議來決定牙體的磨除量。頸緣制備成淺凹槽形齦上邊緣或與齦緣平齊,對于著色較重或牙頸部釉質(zhì)缺損的患者,預備成齦下邊緣。切緣根據(jù)基牙情況的不同進行制備,除了本例選用的方法外,還包括在近切緣處呈淺凹槽形,使前伸咬合時瓷貼面與對頜牙無接觸,或在腭側(cè)形成凹形斜面或與切緣呈對接狀,即切緣包繞型[2]。
瓷貼面的最終美學效果受瓷面的厚度、基牙的顏色、粘結(jié)材料的遮色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臨床設計、牙體預備直接關(guān)系到修復后的形態(tài)和顏色以及臨床使用壽命[3]。3M公司的RelyX Veneer雙固化樹脂粘結(jié)材料包括A1、A2、A3、透明色4種試戴劑和粘固劑,在粘結(jié)前可反復調(diào)整顏色以達到滿意的修復效果。同時樹脂粘結(jié)材料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低水溶性,與基牙、陶瓷間具有較好的邊緣封閉性、粘結(jié)強度,增強了陶瓷的抗折強度以及基牙、修復體整體的抗折強度,確保了修復體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Wittneben JG,Wright RF,Weber HP,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CAD/CAM single-tooth restorations[J].Int J Prosthodont,2009,22(5):466-471.
[2]丁農(nóng)樂,劉 敏.瓷貼面修復的臨床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7,8(1):71-73.
[3]PeumansM,DeMunckJ,F(xiàn)ieuwsS,et al.A prospective ten-year clinical trial of porcelain veneers[J].J Adhes Dent,2004,6(1):65-76.
[收稿日期]2010-04-22[修回日期]2010-06-09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