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艷,劉 穎,張兆勇
(1.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浙江湖州 313000;2.沈陽體育學院體育藝術系,遼寧 沈陽 110102;
3.沈陽工業(yè)大學思政部,遼寧沈陽 110870)
論體育運動技術進步與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的關系
魏麗艷1,劉 穎2,張兆勇3
(1.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浙江湖州 313000;2.沈陽體育學院體育藝術系,遼寧 沈陽 110102;
3.沈陽工業(yè)大學思政部,遼寧沈陽 110870)
體育運動技術在科學技術支撐下,不僅有利于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體育運動技術的進步不僅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進行了強有力的助推,也為奧林匹克運動理想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極大的可能。伴隨“更高、更快、更強”奧運精神的不斷弘揚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人類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必將進入新的時代。
體育運動技術,奧林匹克運動,人類社會進步,人的全面發(fā)展
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突出特色的北京奧運,不僅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更高、更快、更強”奧林匹克精神的時代訴求,更是體育運動技術進步與奧林匹克運動之間的完美結合。
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在體育運動領域的應用,人們對傳統(tǒng)體育理論教科書中將體育運動技術理解為“能充分發(fā)揮人的機體能力的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1]等相關理論提出挑戰(zhàn)而賦予其新的內涵。
1.1 體育運動技術的內在涵義
現(xiàn)代奧林匹克不斷發(fā)展的時代語境下,體育運動技術是指人們在從事以運動項目為中心的身體改造過程中,運用已有的一定經(jīng)驗、知識,通過人的有關器官或憑借一定的工具、機器、設備等媒介,有效地調節(jié)自體內部之間和自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總和。
體育運動技術本身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體育運動技術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從事一定運動項目的人為本,也就是說,體育運動技術是泛指一切從事所有運動項目的人,而不是指其他。
第二,體育運動技術必須是以身體改造為指向。體育運動技術不是單指某一個人參加某一個運動項目的體育運動技術的水平與狀態(tài),而是指參加體育運動項目過程中具有明確的身體改造指向目標。
第三,體育運動技術必須是實現(xiàn)歷史的有效繼承。所謂歷史繼承是指無論何種體育運動技術都毫無例外地要尊重體育運動的歷史,都是在以往歷史充分發(fā)展、有效繼承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不斷地提高,而決不能割斷歷史、忽視過去。
第四,體育運動技術必須是自體與客體的協(xié)調配合。人們在所有體育運動過程中不僅要實現(xiàn)自體各個器官之間的有效協(xié)調與配合,也必須實現(xiàn)自體器官與客體所有的工具、器械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
無論是從體育運動技術的形成過程看,還是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的歷程看,體育運動技術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不僅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也必將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日益顯現(xiàn)出強烈的時代特點。
1.2 體育運動技術的分類
以往人們提起運動技術多指被運用于體育領域中的現(xiàn)代技術,這些認識不僅忽略了體育運動本身存在的技術,而且也縮小了體育運動技術概念的外延。陳昌曙教授在《技術哲學引論》中曾明確提出:知識、經(jīng)驗、技能是技術中的主體因素,也就是技術中人的因素。工具、機器、設備是技術中的實體要素,也就是物的因素。技術應當既有實體因素又有主體因素[2]。由此,從技術哲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體育運動本質的研究與分析,我們可以將體育運動技術區(qū)分為體育運動內在技術和體育運動外在技術兩個有機的部分。
所謂體育運動內在技術就是指人們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體各種技能或技巧。它不僅是人們在長期參加體育運動實踐過程中依靠反復實踐而獲得到的、能夠迅速、精確、運用自如的完成體育動作的方法,同時也是人們提高運動成績的有效保障,它有利于完成一系列復雜任務,最大化地提高用力時的效果,最大程度的節(jié)省用力,并在比賽條件不斷變化下,提高運動的速度和準確性。體育運動內在技術是任何一種體育賽事都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即便是在體育運動技術蒙昧時代里,人們都會從最初的鉆木取火和弓箭用于打獵中,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動作和力度取得的最終結果是不一樣的道理。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社會,這種體育運動內在技術存在于強化更是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決定勝負的致命所在。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的百米決賽中,運動員在起跑時所采用的姿勢各不相同,只有美國田徑運動員托瑪斯·伯克采取了“蹲踞式”的起跑姿勢,并最終獲得了冠軍。如果劉翔僅以身體條件和素質論,他絕對比不上絕大多數(shù)的歐美選手,但是,他就是憑借著完美的體育運動內在技術,多次戰(zhàn)勝那些看似“強壯和強大”的對手,一次次創(chuàng)造出令人振奮的優(yōu)異成績,成為集世界紀錄、奧運會、世錦賽冠軍于一身的世界頂尖高手。
所謂體育運動外在技術,是指運用于體育運動領域的各種科學技術知識、工具、器械、設備和場館等。它不僅是人自體體外器官的延伸,也是人自體內在技術的外化。這種體育運動外在技術是與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們的內在技術密切相關的,是實現(xiàn)體育運動技術的渠道和平臺,更是實現(xiàn)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有效工具。如借助計算機技術協(xié)助運動員訓練、借助于新材料技術用來改善體育裝備、借助于基因技術用來科學選材等。從運動服裝到跑鞋、從泳衣到襪子、從撐桿運動員用的撐桿到拳擊運動員的拳套無不蘊涵著高科技。射擊運動使用的槍支、射箭運動用的弓、箭;網(wǎng)球、羽毛球運動使用的球拍;乒乓球運動使用的膠皮、膠水等。據(jù)報道,荷蘭科研人員研究出的新型活動式托冰刀的應用,引起了速度滑冰技術的變革,從1996-1998年應用以來,打破了所有的世界記錄,震動了國際體壇[3]。利用塑膠材料做成“塔當跑道”、用尼龍制作“撐竿”,促進了田徑項目運動成績的大幅度提高;“海綿坑”的出現(xiàn)使體操等技巧項目的技術動作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實際上,體育運動內在技術與外在技術區(qū)分是依參加體育運動項目的主體本身為主要標準,二者在人們參加體育運動項目過程中具有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作用關系。
體育運動技術與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密不可分的作用于反作用關系,體育運動技術的每一個進步都在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而奧林匹克運動的每一步發(fā)展都在時刻召喚著體育運動技術的飛速進步。
2.1 古代體育競技活動的出現(xiàn)使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成為可能
從傳說上看,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因為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一項體育競技活動。也有另外一種傳說,因為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具有“大力神”的美譽。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據(jù)說不到半天時間就打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是由于國王沒有履行贈送300頭牛的承諾致使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這個勝利,進而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由于古希臘戰(zhàn)爭頻發(fā),各地戰(zhàn)火連綿、瘟疫成災、農(nóng)業(yè)欠收,人們充滿了對于和平渴求與生活富足的期盼,因而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jié)里,經(jīng)常性地舉行盛大集會,并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以致推動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及其發(fā)展。
實際上,原始社會時期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較低,為了適應環(huán)境、對付野獸乃至是同類的襲擾,由于技術手段匱乏,人們多以身體活動為主,在勞動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某些動作技能,體育活動就是在這種生產(chǎn)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演變的。但是,人們?yōu)榱嗽诩漓牖顒又斜磉_對于神靈的尊重,盡顯超人的力量、協(xié)調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人與人之間的比賽即成為必然,同時,也是最初的部落之間以及后來城邦之間戰(zhàn)爭的需要,為了在戰(zhàn)斗中提高戰(zhàn)斗技能,體育運動開始成為人們進行軍事訓練和身體訓練的手段,自然而然的就拉動了當時社會條件下人們體育運動內在技術的不斷進步,進而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術體系,這在理論上講,體育運動技術的存在足以構成奧林匹克運動產(chǎn)生以及不斷發(fā)展的前提和條件。
2.2 體育運動技術的進步對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有力支撐
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特別是體育運動外在的技術水平的高低對于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狀況具有極其重大的決定作用。體育運動技術水平低下就會嚴重地限制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進程。比如在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之初,由于交通不便,在雅典舉行的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只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那時的觀眾少之又少[4];第一屆、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由于沒有正規(guī)的比賽場館和體育設施,像游泳比賽只能在天然水域內進行。第一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游泳項目,在天然海域里,用小船拉起條繩子作為起點標志線和終點標志線;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為泳道標記;游泳距離的長短也未經(jīng)測量,僅僅憑感覺進行了大致的估計;如果天氣不好,游泳比賽還會被隨時取消。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只是有興趣參加比賽的市民,他們沒有經(jīng)過任何系統(tǒng)的訓練,更沒有教練員,參賽時的服裝也不統(tǒng)一;由于科技含量過低,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幾乎不具有任何觀賞性。
然而,體育運動技術的不斷進步必將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快速發(fā)展發(fā)揮出堅強的支撐和無比的推動作用。比如,1920年,在場館的建設方面引進當時最為先進的工程建筑技術、在比賽成績測定方面引進了電子設備、在賽事組織方面大量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1936年,柏林奧運匹克組委會采用電影這一形式對奧運會進行完整的記錄、用閉路電視轉播奧林匹克運動;1972年第20屆奧運會,高速攝影攝像設備、激光裝置和計算機等先進設備,成為奧運會賽場和裁判們不可缺少的幫手;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網(wǎng)絡技術日益成熟,新材料技術更加完美;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委會將最新的科學技術廣泛運用于運動的組織管理、場館建設、生活設施、服務系統(tǒng)、信息傳媒、安全保障和環(huán)境保護等諸多領域。如通過高科技手段為運動員、裁判員及游客提供舒適、便捷、安全的服務;3G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地收看奧運節(jié)目并可獲得旅館、車站、酒店、醫(yī)院等信息;“鳥巢”、“水立方”等21處奧運場館的建設,為運動員提供了更好的比賽場地等??梢姡冗M體育運動技術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
正所謂:有什么樣的技術就有什么樣的自由[5]。新材料技術、生物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科學技術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廣泛應用,為奧林匹克運動提供了廣闊的信息管理平臺和更為便捷的服務,大大促進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
3.1 體育運動外在技術的進步為體育運動內在技術進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
“更高、更快、更強”,不僅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永久格言,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標??茖W技術已經(jīng)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水平具有決定意義的重要因素,奧林匹克運動的騰飛日漸依賴于科技的翅膀[6]。為了能讓運動員發(fā)揮出更高的競技水平,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教練員開始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儀器和技術手段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水平。甚至從最初的挑選運動員開始,就已經(jīng)開始運用完整而科學的體系和先進的設備幫助運動員完成訓練和教練員的指導等項工作。不僅如此,各種新材料、新技術不斷運用于新的運動裝備來幫助運動員發(fā)揮出更高的競技水平。以田徑項目為例,每一名優(yōu)秀的田徑運動員在備戰(zhàn)奧林匹克運動訓練過程中,腳下穿著裝有多個壓電晶體傳感器的特制運動鞋,使用連著測試儀器的運動訓練器材,在三位掃描儀器前進行訓練,在計算機或者電視的屏幕上,他們可以直接知道對自己動作的力學分析結果,得知自己多項生理和心理指標變化情況,以便及時地調整技術動作和競技狀態(tài)。這些先進的體育運動外在技術為運動員體育運動內在技術的提高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當伊辛巴耶娃以5 m05的高度再造女子撐桿跳神話時、當69 kg級劉春紅舉起286 kg的王者重量,并且五次刷新世界記錄時、當劉翔憑借12 s88的成績打破13年之久的世界記錄時,人們更應該清晰地記得體育運動外在技術的功勞。
3.2 體育運動外在技術進步向體育運動內在技術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從日常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看,人們借助計算機、攝影儀等儀器對運動技術、運動訓練中的強度、運動量的大小、運動持續(xù)的時間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進行大量數(shù)據(jù)采集與分析,用來尋找出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之中不合理的部分。作為體育訓練中的依賴手段,體育運動的外在技術提高了運動員訓練時的安全性。但是,體育外在技術的使用是個復雜的、自體與客體之間不斷調整、不斷相互適應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衍生出技術設計者預期之外的效能,甚至可能異化出一種危害人類自身的負向價值[7]。另一方面,從運動員參與比賽的結果上看,“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積極進取、不斷超越的集中體現(xiàn),已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奧林匹克運動也便成為了人類超越自我、挑戰(zhàn)人體極限的前沿陣地[1]。為達到“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體育科技工作者不僅要研究體育運動過程中的特殊規(guī)律和科學內涵,包括科學選材、系統(tǒng)訓練、技術診斷、技能評定、醫(yī)務監(jiān)督、傷病防治、體能恢復等環(huán)節(jié),涉及人體形態(tài)學、遺傳學、解剖學、生物學、生物力學等幾十門學科。并且在改進運動器材及運動裝備方面也做了大量而卓越的研究。其產(chǎn)品包括超輕自行車、高速皮劃艇、鯊魚游泳衣、旋風跑鞋以及利用計算機和電子傳感器相結合輔助運動員訓練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
但是,與奧林匹克精神相違背,以服用禁藥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已的一己私利,進而導致體育運動技術的異化也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中時有爆料的事件。為此,奧林匹克運動只有在公平的基礎上,展開競爭才有意義,必須“在保證人們參加運動權利的一致性,并且保證他們在獲得均等的優(yōu)勝機會和可能的前提下,進行的規(guī)范的競爭[8]”。這就是體育運動外在技術進步對體育運動內在技術進步的明確要求。
總之,體育運動技術在飛速進步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支撐下,不僅會在有效的提高參與奧林匹克運動人員的身體素質與體育運動水平,也必將極大地促進奧林匹克運動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方向發(fā)展,從人類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高度,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熊曉正.體育概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
[2]陳昌曙.技術哲學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97
[3]陳志良.黃明哲.攀越巔峰——高科技與體育[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34
[4]王家宏.文化視野的奧林匹克運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74
[5]劉大椿,何立松.現(xiàn)代科技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435
[6]Wolfgang Decker.Sports and Games of Ancient Egypt〔M〕.London:YAL 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1992:34-35
[7]王蒲生:車禍泛濫的哲學反思[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5):1
[8]董傳升.科技奧運的困境與消解[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4:142
Function of Sports Technology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WEI Li- yan1,LIU Ying2,ZHANG Zhao - yong3
(1.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313000,China;
2.Sports Arts Depart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China;
3.Ideological Department of 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870,China)
Under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ports technology is not only very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skills,but also very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movement.The progress of sports technology not only realizes a strong boost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movement,but also provides a great possibilit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Olympic Movement ideals and goals.Accompanied by the continually promotion of Olympic spirit.i.e.“higher,faster,stronger”,human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will enter a new era.
sports technology;the Olympic movement;human and social progress;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G811.21
A
1007-323X(2010)05-0009-04
2010-05-15
魏麗艷(1968-),女,吉林公主嶺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社區(qū)體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