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新
(江陰市第一中學,江蘇 江陰 214400)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影響著作文教學的效果。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把寫出文章作為每一次作文練習的終點。對此清人唐彪曾說:“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卞X夢龍老師也認為,在評改文章的實踐中學習作文之法,歷來受到文學家們的重視。可見文章“入妙”是“頻改”的結果,在“頻改”過程中也最容易領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于作文指導思想上的失誤,不少教師忽視了文章評改這一作文能力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造成了學生對自己作文的得失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同時影響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心態(tài)。
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也深刻地認識到對作文評改的不重視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因此對作文評改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并得到了一些收獲??偨Y以往的經驗,我認為,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積極心態(tài),作文評改要講究五個“度”。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不是老師批出來的,而是學生寫出來的。以前對學生的作文精批細改,講究眉批、旁批、總評等,等到一個班的作文批下來,最起碼已經過了兩三個星期。兩個星期下來,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寫成什么樣,早就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就算是老師進行評講,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在實踐中,我覺得用粗批快改的方法反而更有效果。我一般最多用兩天的時間批完一個班的作文,在批的時候有目的地把學生作文中的得失記錄下來,并把不同類型的作文進行歸類,以便于有的放矢地進行評講,而寫在每一個學生作文本上的評語則無需面面俱到,只需點出最令人欣賞的地方或最明顯的失誤即可。學生首先驚異于老師批改的速度,其次是因為剛寫過沒多久,對自己的作文還有記憶,所以在我對作文進行點評的時候就能迅速喚起對原有作文的記憶,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文存在的問題或成功所在。加快作文評改的速度,必能提高作文評改的效率。幾次快改快批之后,學生對作文的成敗明顯在乎了,作文的心態(tài)也有所好轉。
渴望被賞識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需求之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被別人重視的需要,在每一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被人承認、肯定的渴望。學生寫作也是如此。
1.通過評語發(fā)揮表揚的功能。教師應在學生作文后面寫上富有鼓勵性的評語,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滿足學生的渴望。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鼓勵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篇篇文章?lián)Q回的都是老師的挑剔指責和一無是處的否定,那學生還會“要寫”嗎?鼓勵就是要盡可能地找出學生文中的閃光點,給予真誠的恰當?shù)目隙āF渚唧w做法有:一是稱贊式激勵。對學生的作品,教師要把熱情的夸贊之語、品讀后的欣賞之情,毫不吝嗇地送給學生,讓學生驚異于自己的能力,為自己而驕傲,學生就會把這不經意間閃現(xiàn)出的光亮變成以后寫好作文的動力。二是期望式激勵。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那些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肯動筆寫文,有勇氣把它交給老師,就說明他有學好向上的愿望,而這點士氣是可鼓不可泄的。教師在批閱這種作文時,要投入更多的耐心,有時即使是披沙求金也要從中找出可圈可點之處,讓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看到自己的能力,體會老師的真誠,產生再創(chuàng)造的欲望。對于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用慎重的措詞、寄予期望的話語來點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尊重,受到鼓勵,激發(fā)興趣,收獲進步,同時也激起再創(chuàng)作的欲望。
2.通過講評課擴大表揚的廣度。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要既大張旗鼓地表揚整體寫得成功的學生,又要毫不吝嗇地鼓勵部分內容寫得好的學生,并在全體學生面前宣布這些學生的名字,讓更多的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每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某個學生的名字時,那個學生的神情會告訴你,他很激動,他會更認真地寫好作文??傊?,通過這種做法喚起學生積極作文的心態(tài),激起學生寫好作文的強烈愿望,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這里所說的效度,即作文講評課的效果所達到的程度。一般來說,在作文講評課中教師會選出一些好的作文作為范文來讀一讀,然后叫學生評一評,這樣的方法并非一無是處,然而究其效果,就不得而知了。如何提高作文評講課的效果,很值得在實踐中嘗試。
1.規(guī)劃好講評課的版塊。經過學習李鎮(zhèn)西作文講評課的方法,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作文講評課上設計了以下的版塊:有整體評價、優(yōu)勝者名單、佳作亮相、佳段賞析、病文診斷、例文賞析和教師練筆。
2.準備好各類范文。教師要準備好本班典型學生范文或更好的例文,出示學生優(yōu)美句子或語段進行點評,準備好集體共同來修改的一篇典型的病文,寫好同題作文供學生參考或學習。所以在上好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之前要做的準備工作是很多的,但是經過充分準備后學生上作文評講課的熱情明顯提高了。其中學生的作文交給學生打成電子稿,例文及下水文則由教師準備。下面僅從在《我的騎車經歷》講評課中選擇的佳段來說明材料選擇的注意點:
①在經歷了無數(shù)次失敗后,我身心疲憊:為什么一個小家伙我都制服不了?我坐在草地上,一邊休息一邊苦苦思索——像干渴的人忽然找到水源一樣,我興奮地跳了起來,有辦法了!——居曉彬(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找到辦法后的興奮之感)
②陽光依舊明媚,我絲毫沒有氣餒。經過很多次練習后,我終于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仳T到了車上??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那短短的一瞬間,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不知如何是好了。于是我根據(jù)不進則退的原則,雙腳開始拼命往下蹬,車子果然開始迅速運轉。我興奮極了,任徐徐清風撲面而來。突然,一堆碎石擋住了我的去路?!靶∫馑肌!蔽矣眠B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姿態(tài)越過碎石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頭沖進水泥坑?!淹?(適當?shù)木拔锩鑼懡o文段增色,出人意料的情節(jié)讓人忍俊不禁,俗語的運用恰到好處)
③我的騎車歷程是以摔跤開始,再以摔跤結束。人生不也如此嘛?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在人生路上行走,再摔倒再爬來,只要可以爬起來,終會獲得成功。——張孝(能從騎車中得到與眾不同的收獲,使主題有新意。)
④于是我有些飄飄然了,心兒乘著一片云越飛越高。我得意地讓媽媽放開握在車凳上的手,我要像雄鷹一樣,自由地馳騁于藍天白云之中?!鯐詧@ (生動的心理描寫給文章增添亮色)
不管是選擇什么材料,都要有針對性,都要使材料發(fā)揮它最大的功效。如以上佳段我就從修辭,多種描寫方法的運用俗語的運用,以及對生活細節(jié)的哲理思考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指導。
3.準備好多媒體課件。為了讓講評課更有效率,我把學生準備好的材料和自己準備好的材料制作成課件,這樣,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我提供的材料,有更多的收獲。
所謂熱度,就是指對作文評改的熱情參與度。作文評改要講究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以更大的熱情參與到作文評改的過程中來。一般情況下,作文評改者為教師,因為教師能更好地對學生的作文作出比較公正客觀的評價。但是學生的潛力是難以估計的,只要給予恰當?shù)囊龑Ш椭更c,他們對作文的評價能力不可低估。因此,運用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自改、互評互改相結合的方法,改變由教師一言堂的狀態(tài),讓全體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的過程中來,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1.自評自改。教師要給學生以必要的引導、示范、鼓勵、點撥,使學生先有所依靠,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師只要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苯處熢趯W生評改時作示范是必要的。學生開始修改作文時,往往不得要領,不知從何改。此時教師要進行示范批改:將具有典范性的作文用多媒體投放出來,結合寫作要求對學生予以點撥,使其明白如何評價一篇作文,怎樣發(fā)現(xiàn)作品優(yōu)點;并熟悉各種修改要領:改什么、怎么改、為什么這樣改。還包括批改步驟的確定;各種批改符號的介紹運用;批改過程對學生的巡視指導、排疑解難;如何寫批語;共性問題的歸納與分析;過程的組織控制;課后對學生批改過的作文的再度瀏覽批閱,等等。
2.互評互改。在自評自改的基礎上進行互評互改,基本方法和自評自改相似,只是在組織形式上有較多的方案,如兩人互相交換、小組為單位的互評互改等均可。在互評互改過程中,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互談感受,然后再把結果寫下來。在相互的交流與切磋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熱情會更加高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使作文評改的效果更好地落到實處,使作文評改課的影響更加深遠,教師必須授學生以漁。我讓作文成功者介紹自己的經驗,由教師向學生推薦提高作文的方法,以此讓學生懂得積累與運用的關系,觀察和體驗的作用;教會學生列提綱,讓他們明白這是作文前的思考,對作文的成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會學生修改作文,明確作文修改的要求,如改美改精頭尾、改通語句、改順思路、改高立意等,讓學生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更清晰地領悟到寫作的真諦,從而讓學生由會寫作文,慢慢地發(fā)展到愛寫作文。
總之,教師不論運用怎樣的方法,都要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寫作成功的快樂。心中的恐懼沒有了,何愁學生不愛寫作呢。
[1]語文教學通訊.2006,(11).
[2]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5,(2).
[3]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5,(7).
[4]李鎮(zhèn)西.教有所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