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每一位學生。從理解的角度去了解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為班級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向上、利于成才的良好環(huán)境,同時要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理解 平等 成才 嚴格
進入21世紀,面對新時代的中學生,教師的擔子更重了。
新時代的中學生有著新的特點。他們對開拓、創(chuàng)新有著強烈愿望,他們敢想敢說敢做,無所畏懼,然而他們又缺乏對過去的歷史的認識和體驗;他們心比天高,容易對現(xiàn)實產(chǎn)生不滿,卻又缺少冷靜深入的思考;他們自信而脆弱,自負又急躁;他們只想輕松愉快,不愿吃苦耐勞……
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我們當老師的怎么辦?尤其是班主任應該怎么辦?是盯住他們的“缺點”不放,成天用“清規(guī)戒律”來責難他們,還是對他們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或是抓住他們積極向上的本質(zhì)特征和時代特點,充分理解肯定他們,滿腔熱情、真心實意地愛護和幫助他們呢?顯然,教師的責任只能讓我們選擇后者。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和班主任,該怎樣去理解這樣一群學生呢?
首先,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他們,和他們交朋友。要了解他們在想什么?他們喜歡做什么?不喜歡做什么?有什么愛好?他們的煩惱有哪些?有哪些需要?這是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不下海不知水深淺,不登山不知山高低,不深入到學生中去,就不知道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不少的老師經(jīng)常埋怨現(xiàn)在的學生不懂事、不理解老師的“良心苦口”,其實,這是因為老師與學生接觸太少,老師與學生的思想意識距離太大,而思想意識距離過大則造成老師所了解的情況只是假象,依據(jù)假象來作出的分析判斷只能是偏見,而偏見所造成的惡果就是隔閡和對立。如此理解就無從談起。因此,作為教師和班主任,只要有可能就要盡量多地到學生中去,去參加他們的閑談,參加他們的活動,參加他們的聯(lián)歡,參加他們的聊天,一定不要放過任何與學生接觸的機會。
其次,要和學生平等相待。能經(jīng)常到學生中去,固然難能可貴,但是,如果老師總是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高人一等、不可一世、永遠正確的架勢,或者裝出一副不茍言笑、深不可測的樣子,即使你是天天在學生中間,也未必就是真正地“深入”到學生中去。說不定哪一天,學生已知道你又要“深入”了,他們便會“警戒”起來或故意躲開,裝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因此,老師對學生有幾分真意和誠意,學生會回敬老師幾分真情。有的學生說,“我們也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因人而異”。這是學生中的人之常情,而不是他們的狡猾?,F(xiàn)在的青少年上了中學,尤其是上了高中,“成人”的意識愈來愈濃,內(nèi)心深處潛藏著要求被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愿望,他們渴望象成人一樣去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希望別人給他們應有的“成人”地位,討厭別人仍舊把他們當作“孩子”看待。他們要求老師講真話,講實話,給他們“指點迷津”。所以,無論在課內(nèi)還是課外,老師都應盡可能給學生恰到好處地談些“書外話”,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才、什么是人才和競爭等。只要我們出于真誠,說話中肯,學生是十分歡迎的。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一些“偏差”我們也應慎重處理,給被教育者留有“余地”。例如,對學生中目前出現(xiàn)的“早戀”現(xiàn)象,一方面我們不能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不應看作是不可饒恕的“邪惡”,先給他一頓“亂棍”,然后搞他個滿城風雨,再“請”出各路諸侯前來助戰(zhàn),讓“戀愛者”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實際上,“中學生談戀愛現(xiàn)象”在哪一代青少年身上沒有發(fā)生過?如果說現(xiàn)在有向“早”、“多”和“明”的方向發(fā)展的趨勢,那是因為校外的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我們也沒有很好地做好這方面的引導教育工作,絕不是這一代學生就特別“邪門”。處理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真正從愛護學生出發(fā),考慮他們的年齡特征及承受能力,首先對他們的行為表示充分的理解,讓他們在心理上愿意接受你的教育,然后再嚴肅、坦誠地給他們分析早戀的諸多危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幫助他們把精力、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學業(yè)和未來的事業(yè)上來,渡過人生旅途中的這道“難關”。
第三,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才環(huán)境。未來社會的理想型人才應當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體魄、豐富的知識、多方面的才能、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實進取的開拓精神。這些東西從哪兒來?要靠教育、實踐。要想讓學生早成才、成高才,就要給學生自主、自理和思考的機會,給他們一點“曲折”,給他們一點“摸爬滾打”的磨煉,使他們在登臺表演和實際操作中漸漸成才,使他們在步出校園的大門前,具備比較多的自信心、能動性,具備較強的競爭能力。
第四,要嚴格要求學生。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及世界觀形式的關鍵時期,正確的引導,嚴格的訓練,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嚴格的學校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就不能培養(yǎng)出一大批高素質(zhì)的合格人才。目前,社會上許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在“教育”和“滲透”著當代中學生。無形之中,校園內(nèi)外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爭奪”。在這場“爭奪”中,一些學生陷入了迷惘之中,他們需要學校伸出強大的“手臂”去拉他們一把。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調(diào)動校內(nèi)外一切積極的因素,形成一個學校、家庭、社會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文明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使他們不斷剔除身上的“野性”、“惰性”,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作風和文明的行為習慣,成為具有較高文明標準的“現(xiàn)代人”。我們還應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通過種種有效的手段,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成為今后各條戰(zhàn)線的能手。這些不僅是當前中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未來國家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需要。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就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
歷史已進入21世紀,新世紀的教師,肩上的擔子更重。我們必須使自己緊緊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更好地理解學生,在師生創(chuàng)造“彼此崇拜之活人”的過程中完成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