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由于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寫作教學被人為扭曲了。為了升學考試,“寫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劃定的范圍?!霸鯓訉憽北仨氉裱處熤赋龅膸追N模式。學生成了應(yīng)試的工具、寫作的奴隸。寫作不再是學生真情的流露。這樣的寫作讓學生膽戰(zhàn)心驚,望而生畏,這樣的作文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毫無新意。最后落入老師怕教,學生怕寫的尷尬,那么欲改變現(xiàn)狀,實施作文教改,怎樣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心理呢?以下是我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淺談:
一、深入生活,積累素材
教師要指導學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觀察,去體驗,去感悟,用自己的筆描繪出這個色彩絢麗的世界。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教師必須十分注重學生感受生活的過程,讓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生活。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就能隨時隨地獲取豐富的習作素材。由于觀察是習作的基礎(chǔ),因此我有意識地領(lǐng)著學生走進大自然,指導學生去觀察千變?nèi)f化的事物,春天到了,我引導學生留心校園、田野的一草一木;夏天到了,我利用假日隊活動帶領(lǐng)學生擁抱大自然,感受夏天的豐富多彩;秋天,組織學生到田野里去觀看農(nóng)民伯伯收割的場景,讓他們分享豐收的喜悅;冬天,讓學生關(guān)注動物冬眠的情形,并要求學生及時將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通過長期的積累,學生的腦中裝滿了生活的故事,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許多有用的材料就會從自己鼻子尖下溜走,寫起文章來必然筆重千斤。因而,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后設(shè)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nèi)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zhì)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等等,但是僅僅反映生活的表面現(xiàn)象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好的文章必須把情感注入生活之中,產(chǎn)生感人的抒情和深刻的議論,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血肉豐滿的文章。例如引導學生觀察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時,可以聯(lián)想到人們生活的萬象更新;在秋天觀察農(nóng)民豐收景象時,可以聯(lián)想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經(jīng)過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獲等等。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用心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用情去反映生活。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動力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面對一些學生在作文課堂上“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爛鉛筆頭”的情形,如何引導學生走出“怕”寫作文的困境呢?這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對寫作一旦產(chǎn)生興趣,他就會把這種興趣內(nèi)化為一種動力,自覺地去探索與創(chuàng)新,學生只有想寫、愿寫時,才會覺得寫作是一件樂事。因此,我將習作指導融化在學生喜愛的活動中,積極引發(fā)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豐富自己的感受,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鼓勵他們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啥就寫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寫我心”。徹底打消他們?yōu)榭荚嚩鴮懽鞯乃枷?,要讓他們明確寫作是現(xiàn)代生活的需要。美國學者認為:“寫作技能是未來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技能?!痹僬f,我們的作文教學目的,也不是為了培養(yǎng)少數(shù)的幾個作家,而是為了培養(yǎng)千千萬萬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所需要的并非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廣泛意義的適應(yīng)社會的生存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葉圣陶也說過: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認識文字,練習寫作,并不是為著給自己一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既然寫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就有責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學,讓學生像熱愛生活一樣去熱愛作文。十幾歲的孩子對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來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為他們作文的源頭活水,那么作文的快樂是可以想見的。學生就會從被動變?yōu)橹鲃?,從厭惡變?yōu)橄矚g,寫作動力大大提高。
三、利用佳作,巧妙鼓勵
作文訓練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針對中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視野不寬闊的特點,可以用拋磚引玉的方式,開啟思維,誘發(fā)創(chuàng)作。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得到他人認可的渴望,教師的引導是點燃學生成功意識、激活競爭活力的關(guān)鍵,引導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在班內(nèi)、校園里開展作文競賽、演講比賽、整理作品集等等。我堅持在每節(jié)作文課前為學生讀優(yōu)秀作文,把每次作文中的優(yōu)秀作品挑選出來,拿到課前來讀上三四篇,并給予中肯的評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馬上就會行動起來,爭取寫出更好的作品,能讓老師讀給大家聽,學生在例文的引導下,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在品評鑒賞中,學到了有利于寫作的語言技巧、寫作方法等。在老師的啟發(fā)、鼓勵下,學生進行了遷移思維,寫出了自己的作品。這樣解決了學生無話可說的難題,在訓練中也提高了寫作能力,如此訓練,學生易產(chǎn)生寫作靈感,增強寫作興趣。另外,每學期我還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作品在班內(nèi)交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而且潛力得到了較好的挖掘,有的同學利用假期把作品整理成冊,并加上了精美的封面、插畫等。其實,學生的作文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是比出來的,越高明的老師越會激發(fā)學生比一比的決心。
總之,新課改語文中的作文教學的改革還任重而道遠,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長期的配合才能出實效,最關(guān)鍵的還是要讓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以趣促寫,用真情實感醞釀出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