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幾年來對單元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我把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基本程式歸結為“總領——教讀——自讀——總結”。
一、總領
總領是單元教學的第一階段,它起著導入的作用。其任務有三條:①確定教學目標;②粗讀全單元內容;③掃清文字障礙。
確立教學目標是發(fā)揮單元教學高效率的首要原則,它在單元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它控制信息輸出和接收的范圍,決定了教和學的具體內容。
在確定目標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緊扣“單元教學要求”、課文“學習重點”和“訓練重點”,因為這些“要求”和“重點”直接體現(xiàn)了教材編者的意圖,明確規(guī)定了教些什么學些什么。在整個教材中,它們具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漸進性,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梢罁?jù)學生的實際,將這些“要求”和“重點”進一步具體化,使之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預習全單元,讓學生略知單元內容,對單元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是總領階段另一重要任務??筛鶕?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學生通讀,有時也可由教師概述。有必要時布置通讀要求,可適當提出思考問題。
掃清文字障礙,往往與通讀全單元同步進行。
二、教讀
教讀是單元教學的第二階段,屬典型引路階段?;救蝿帐峭ㄟ^教師解剖一兩篇課文,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使學生學到閱讀同類體裁文章的方法。
在此階段要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可以由教師精講課文,為學生閱讀分析文章作示范,也可以引導學生共同進行閱讀分析。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研討,實現(xiàn)揭示規(guī)律的目的。
應當特別注意的是,教讀活動的內容和范圍必須受教學目標的控制。任何一篇課文,無論其內容、形式,可供學習的地方都較多,若都拿來分析講解,勢必游離教學目標,占用教學時間,加重學生負擔。正確的做法是根據(jù)教學目標,大膽進行取舍。
還要注意在教讀階段,必須讓學生經(jīng)歷“讀”的嘗試和訓練。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切實領會同類文章的訣竅,才可能形成依靠自己力量排難解疑的心理素質,才可能為自讀遷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自讀
單元教學的第三階段是自讀。這里主要指學生在有教師陪伴和指導的條件下所進行的課內自讀。
讓學生運用在教讀課中學到的知識和閱讀方法,仿照教讀課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自學閱讀,獨立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這個階段的目的。
自讀的內容是單元中的課內自讀課文。此過程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要有意強化學生獨立認知活動的作用,并努力擴大這種活動的范圍。教師在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扶”著學生走,切忌越俎代庖。
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有啟發(fā)性的思考題作為自讀提綱,以引導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應幫助他們解決疑難。這時的教學形式不宜統(tǒng)統(tǒng)采用全班授課制,當以小組討論、個別輔導為主。每個學生的自讀方式可因人而異。
四、總結
單元教學的第四階段是總結。在此階段,主要任務有三:
1.系統(tǒng)整理。引導學生對本單元課文進行橫向比較,找出異同點,對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系統(tǒng)條理化,從而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尤其要注意對規(guī)律性的東西予以歸納、總結,以便學生掌握得更為牢固。教學形式根據(jù)具體內容而定,可師生討論歸納,可由教師作畫龍點睛式的結論,也可由學生自己進行梳理。
2.綜合訓練。通過訓練來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促進語文能力的形成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重點是進行作文訓練和聽說訓練。
在教讀和自讀中,中心任務是閱讀教學,雖然有聽和說的訓練,但表達方面的訓練,尤其是書面表達的訓練是比較薄弱的,因此有必要在這個方面加以強化。
在每單元后面,有的安排了作文訓練或作文片段訓練的內容,有的安排了應用文練習或聽說訓練,我們可以按教材內容進行訓練。
3.達標檢測。檢測的目的在于獲取信息反饋,評價教學效果,基本形式是書面測試。檢測內容根據(jù)教學目標去確定,一般只檢測本單元基礎知識和閱讀能力兩大塊,至于聽說和寫作能力的反饋,則在自習和作文訓練中進行。如果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問題,則要及時采取措施矯正補救。
單元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益的一種教學組織結構形式,它不是具體的教學方法。在進行單元教學時,可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教學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博采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地調整教學程序,適當變通基本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