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說:“作文就是寫話,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就是文章。”因此,教師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訓練,而語言訓練又包括說和寫兩方面,如果說欣賞、分析、閱讀還只是理解別人對生活的感悟的話,那么說與寫就是審視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因此,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必須把說與寫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
一、在說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重在形成一個說的氛圍。初中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為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提供了廣泛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也可按照課本編排的專項寫作,口語交際訓練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還可以通過朗讀、演講、辯論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說的樂趣。具體做法是:①在質(zhì)疑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質(zhì)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不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與人討論的交際能力。②在評議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F(xiàn)代教學模式,越來越?jīng)_破舊有的框架的束縛,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參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個性的空間,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同學的讀書、答問常常主動要求發(fā)表見解,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評議是訓練語言表達的良好機會。學生不僅要積極思考、判斷,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補充意見,同時還特別留心別人的朗讀發(fā)言。③在小組探討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性的語文教學強調(diào)合作探討,探討學習能夠為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提高語文表達能力提供機會。在教學中老師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訓練,保證探討學習能有效地進行,在老師的組織下,就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從參與、達成共識或不同意見。全班反饋時,既可以以小組單位一起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也可以推薦代表闡明本小組的觀點,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④在實踐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服務于學生的寫作以及將來也是為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的知識技能,只靠課堂的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語言的實踐還需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因此,教師除了通過課堂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社會交往中實踐。
總之,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要靠在課堂中完成,但又不能局限于課堂,應結合學生實際和根據(jù)現(xiàn)代人才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話說通順了,才能寫得流暢。
二、在寫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說”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為了由口語向書面語的轉(zhuǎn)化,“說”得出色,關鍵還是語言精彩,這為“寫”作好了前提準備。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得也同樣精彩,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做好整體設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成就感。具體做法是:
第一,讓學生樹立明確的寫作目的。要讓學生明白寫作能力是人的全方位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今后學習、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須提高寫作訓練,以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第二,讓學生在寫作中品嘗到成功的樂趣。對于被各級報刊發(fā)表,被黑板報、廣播室、油印小報、校園文學社等采用的習作稿件,要及時予以表揚,引導大家評議;有時也可以在作文課時讓學生自己誦讀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曬”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欣賞別人的得意之作。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師生們的好評時,其內(nèi)心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成功的喜悅又會更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其寫作的熱情定會有增無減。
第三,將寫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在訓練時只需要規(guī)定個大致寫作范圍或若干個備選題目,讓學生自己選擇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來寫。講評時不宜求全責備,只要是自己的文章,在某一方面有些新意,就要在全體同學中給予表揚。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到有話可寫,有感而發(fā),隨之而來的是消除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增強寫作的興趣。
第四,做到多鼓勵、善于鼓勵。學生作文中往往良莠不齊,有許多的優(yōu)點,但缺點也不少。此時,老師無論是在作文本上的評語,還是課堂教學上的講評,個別輔導等,都要多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不足之處要不夸大的指出來,目的是要避免在今后的作文中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千萬不可以借此批評學生。好的文章會給學生們營養(yǎng),質(zhì)量差的文章也會使學生從中吸取教訓,認真改正,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當然,語言既是一種素養(yǎng),也是一種能力,是服務寫作極其重要的元素。寫得多,平時積累的語言或根據(jù)范例模擬的語言自然會用上,久而久之,他人的語言也就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當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必須依賴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若僅僅掌握了豐富的詞句,缺乏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那也不可能準確地表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