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的課是不需要記錄的,因為當你置身于一個滿目繁花的境界了,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深深地迷醉,你的目光里充滿了驚奇與渴望,你不愿錯過玫瑰,你不愿錯過牡丹!一處一景,一步一嘆。各有各的風姿,各有各的精彩。沉醉在這樣的境界里,你驚喜不已,扼腕嘆息。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著他游走,你和學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這個奇跡的人,就是王森?!?/p>
這是遼寧省的教研員對王森老師課堂教學的一段評價。確實如此,曾經(jīng)有幸聽過王老師的一堂課《萬里長城》,當王老師的一聲“下課”響起時,竟沒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他們還陶醉于萬里長城這一偉大的奇跡之中,此情此景,令聽課的老師都情不自禁、熱烈地鼓起掌來,王老師教學中的“玫瑰”、“鮮花”已把學生、聽課教師深深地迷醉,尤其是那動情的語言,猶如一曲奇妙的樂曲,激蕩著每一個學生和聽課教師的心弦,讓我們心馳神往。
一、“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前奏
[片 段]師:(課件出示:萬里長城)起立!同學們,今天王老師和大家去登——(生齊讀:萬里長城),一起去看——(生齊:萬里長城);一起去游——(生齊:萬里長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贊美——(生齊:萬里長城)。請坐!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這樣說過:“沒到過金字塔就等于沒到過埃及,沒到過長城等于沒到過中國?!庇紫嗳銮袪柗蛉嗽f過:“長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這樣說:“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chuàng)造的偉大的奇跡。”同學們,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感受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贊美?讀課文!放開聲音讀,大聲地讀,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讀完以后,咱們來交流一下,課文當中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感 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覺親”,入境方使兒童真情動,記憶深,而王老師的一段“今天王老師和大家去登——(生齊讀:萬里長城),一起去看——(生齊:萬里長城);一起去游——(生齊:萬里長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贊美——(生齊:萬里長城)?!弊匀坏貙W生從課堂上“帶”到了萬里長城,閱讀文本變成了登長城、看長城、游長城,讓學生身臨其境,倍感親切;而一段國外元首對萬里長城的題詞,甚似神來之筆。自己說自己美,不能信服,而由別人說自己美,才是真正的美。對長城的贊美,借用國外元首來道出,更能激發(fā)出孩子心中的自豪感,更能催發(fā)學生去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去感受課文的積極情感。
二、“情深深、意切切”的主旋律
[片 段]生:(讀)“他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略)全長6500多公里?!?學生體會略)
師:體會得真好,請坐!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蜿蜒曲折的長城圖像)(讀)“他像一條巨龍……(略)全6500多公里?!睍险f長城像巨龍一樣,咱們找一找,長城跟巨龍之間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生:(略)
師:是啊!你從人們看到龍和長城的心情角度找到一樣的地方。真好,同學們真會讀書!但是,同學們請你注意,在現(xiàn)實中真有巨龍嗎?(生:沒有)巨龍是人們想象的產(chǎn)物。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而我們的長城呢?他確是實實在在地魏然屹立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他是那樣的雄偉;那樣的堅強;那樣的剛毅;那樣的莊重。當你想到這個的時候,你再讀這個句子。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生自由讀:“他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略)全長6500多公里?!?
[感 思]長城的氣魄雄偉是長城的特點之一,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長城比作巨龍,以此體現(xiàn)長城的氣魄雄偉。曾經(jīng)我也教過這篇課文,也把此句作為教學的重點品讀語句。我的設(shè)計如下:①學生談自己對長城雄偉氣魄的感悟和理解。從“巨龍、橫臥、崇山峻嶺、高高低低、蜿蜒曲折、6500多公里”等詞的讀悟中感受長城的偉大。②談“巨龍”這一比喻運用的巧妙。從比喻的準確、形象角度加以引導(dǎo)。③朗讀體會。鼓勵反復(fù)朗讀,細體會,加強朗讀指導(dǎo)。
反觀王老師的教學沒有過多的語言,語言精練而又顯得“情真意切”,在學生自由的讀悟中,得出長城確實像巨龍,但王老師沒有到此戛然而止,而是話鋒一轉(zhuǎn):“真好,同學們真會讀書!但是,同學們請你注意,在現(xiàn)實中真有巨龍嗎?(生:沒有)巨龍是人們想象的產(chǎn)物。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而我們的長城呢?……”是啊,巨龍是人們想象的產(chǎn)物,而長城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他是那樣的雄偉,那樣的堅強,那樣的剛毅,那樣的莊重。這樣一比較,學生的潛在情感便奔涌而出:我們的長城真是一個奇跡,能把想象變成現(xiàn)實,長城是多么的偉大,我們的人民是多么的偉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是多么的自豪!有了此番感悟之后,再讓學生去朗讀這段話,讓我們感受到的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物,而是充滿奇跡、充滿智慧、充滿血汗、充滿民族自豪感的生命體!
三、“繞梁三日不絕”的余音
[片 段]師:對,真好!同學們,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想看看嗎?(生齊:想)請看。(出示課件:展示長城各方位的視頻影片)
師:(深情地)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筑物——萬里長城;這就是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建筑年代久遠的萬里長城;這就是工程浩大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施工艱難的萬里長城;這就是用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jié)而成的萬里長城;這就是令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永不低頭、永不流淚的萬里長城;這就是象征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掌聲)
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請把你的話寫下來!
[感 思]你見過如此長的排比句嗎?你能用這么多詞語來形容萬里長城嗎?在課件的直觀感受中,在王老師句句深情地誦讀聲中,你還能掩飾自己心中沸騰的情感嗎?我想,作為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被這段話打動!每個人都會自豪的呼喊:這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聽課老師的掌聲可以說明一切?!扒閯佣o發(fā)”,此時,學生筆下的題詞,不僅題在作業(yè)紙上,更是題在他們的心里!這份情感,我想,不止“繞梁三日吧”!
王老師的課,讓我豁然開朗,他讓我見識到了語言的藝術(shù),也讓我認識到了教學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他的教學語言是一種載體,一座橋梁,是引導(dǎo)學生走向語言百花園的魔針,是點化學生思維的魔杖。他的教學語言更像是一個個“生命之音”,奏響了課堂的生命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