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nèi)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設計理念】
《揠苗助長》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寓言故事,因此對于寓言故事的一般閱讀方法要在本節(jié)課內(nèi)加以滲透。同時,還得為學生學習寓言打下基礎,保護他們喜歡閱讀寓言的幼稚童心。這篇課文的語言非常淺顯易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朗讀的指導上,而對難點詞語“焦急、巴望、筋疲力盡”等詞語的理解應該建立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寓言故事,認識“寓、焦、喘、截”四個生字,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回憶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巴望、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默讀課文,并能在讀中悟出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3.學會閱讀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并能將故事有聲有色地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這則寓言故事,并能讀懂其中包含的道理。
難點:懂得寓言包含的道理,并通過這則寓言的學習掌握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
【教學流程】
一、了解寓言,揭題導入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聽到一些短小而生動的故事,一個故事中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故事呢,我們叫它──(板書:寓言)
師:“寓”就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個寶蓋頭。
(意圖:“寓”是本課的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既想讓學生明白“寓言”一詞的意思,又想讓學生根據(jù)意思記住字形,做到形和意的結(jié)合。)
2.你有沒有曾經(jīng)看過或聽過什么寓言故事?(生舉例說明)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節(jié)課就給我們講了兩個寓言故事,我們叫它——寓言兩則(將題目補充完整,并齊讀)。
4.師: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其中的第一則。板書課題:揠苗助長。
問:你有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或者聽過差不多的名字?
“揠”也是拔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揠”是指輕輕地往上提。
師:現(xiàn)在你能連起來講講“揠苗助長”這個題目的意思嗎?指名讀課題。
(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生僻字“揠”,聯(lián)系二年級上冊的時候?qū)W過的“拔苗助長”,讓學生明白“揠”也有“拔”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揠指“輕輕地往上提”,這也為后面內(nèi)容中農(nóng)夫?qū)堂绲摹鞍屯贝蚧A,農(nóng)夫是好心辦了壞事。)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自由放聲讀寓言
(1)朗讀要正確、流利;
(2)讀準生字字音;
(3)思考: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檢查
(1)出示三個生字,說說用什么辦法可以記住它們。
(2)生字有了朋友,我們記起來會更快,出示詞卡讀詞:焦急、喘氣、一大截。
3.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字詞,將下面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古時候有個人,他_________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每天_________地想辦法,后來他把禾苗_________,弄得自己_________,可結(jié)果禾苗卻_________。
(生自由練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把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說一說。這樣做的意圖是:(1)對剛剛所學的生字詞進行鞏固運用;(2)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但是二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因此用填空的方式也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扶手;(3)這樣的訓練能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而且由點及面給大部分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說的機會。
4.過渡
但這只是成語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內(nèi)涵,我們還得深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
三、精讀寓言,體悟道理
1.師: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或輕讀,或默看,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讀、去體會,一邊讀一邊思考。(出示: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nóng)夫很_________。)并在課文中找一找,做做記號,你是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意圖:講讀課最怕被上成老師和學生一問一答,或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精讀寓言的時候,我設計 “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nóng)夫很_________” 的問題,想引導學生圍繞文章的主線展開思考,并將自己的讀書所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反饋交流:預設
板塊一:很“心急”(重點讀第一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圈畫,從哪些詞句中可以感受到他很想讓禾苗長大?(學生認真讀書,圈畫。)
①理解重點詞“巴望”“焦急”,指導書寫“望” “焦”;
②看著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農(nóng)夫怎么樣做,又好像聽到他說了些什么;
③演一演:農(nóng)夫在田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
(2)出示句子: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①師:禾苗是不是真的沒有長高?你從哪個詞讀懂的?
②是啊,禾苗的生長是有規(guī)律的,雖然不可能一下子長得很高,但它也在一天天地長,只是心急的農(nóng)夫沒看出來而已啊!
③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農(nóng)夫的心急來。(指導朗讀。)
其實表示“急”這種心情的成語還有很多,出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過急、急不可待。
板塊二:很“辛苦”(重點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說說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他很“辛苦”。
①理解重點詞“筋疲力盡”。你有沒有曾經(jīng)有過筋疲力盡的感覺?你為什么會筋疲力盡?農(nóng)夫為什么會筋疲力盡?
②把農(nóng)夫的辛苦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指導朗讀。)
③想象: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們會說什么呢?
板塊三:很“開心”(重點讀第三自然段)
①抓住重點詞語“總算、一大截”體會農(nóng)夫高興的心情。
②指導朗讀。
板塊四:很“愚蠢”(或很“可憐”)
①看著筋疲力盡的農(nóng)夫回到家時的高興樣子,你現(xiàn)在最想說的是什么?農(nóng)夫傻在什么地方?
②抓重點詞“都枯死了”。
③看著這都枯死了的禾苗,你覺得農(nóng)夫這時候最想說的是什么?
④農(nóng)夫的兒子看到枯死的禾苗,又會怎樣對自己的爸爸說呢?
自由選擇一個練習說、指名說。
3.師:農(nóng)夫最初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他用了一個愚蠢的方法,將禾苗拔高,最后得到的結(jié)果必然是禾苗都枯死了。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說,師總結(jié)板書:急于求成。
四、總結(jié)學法,拓展延伸
1.其實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農(nóng)夫一樣的人,想想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人身上有沒有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
生舉例說。
2.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則寓言,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以后我們要想讀懂一則寓言應該做些什么嗎?
總結(jié)學習方法:讀懂故事、明白道理、聯(lián)系現(xiàn)實。
(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寓言故事,所以在學習寓言的時候,還應該教給學生閱讀寓言的一般方法,這樣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長期發(fā)展才會有促進作用。)
3.師:今天我們的收獲還真不少,讀了一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還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希望小朋友們能將自己今天的快樂與他人一起分享,把這則寓言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4.課外選做題(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任選一題)
①把《揠苗助長》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②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故事,每一則寓言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意圖:課外選做題的設置是為了照顧不同層面、不同興趣的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