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課程整合”?
多年的實踐深刻地揭示了一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問題首先是教學的問題。不研究現(xiàn)行教學的癥結所在,不研究在計算機參與下的新教學的新特點、新模式,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生命力何在?換言之,如果學科專家、教材編寫者、學科教研部門、學科教師不來研究計算機參與下的教育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談何發(fā)展?
不幸的是,當前,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在走向這種可怕的誤區(qū)。不管是什么學科,要進行教學的是什么內(nèi)容,計算機輔助教學言必“多媒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計算機就不是現(xiàn)代教學、不用多媒體就不夠檔次一般。然而,我們標榜的“多媒體教學”又有多大成效呢?某南方省的電教界領導在考察一些學校后道出了一番話:“現(xiàn)在的多媒體教學為多媒體而多媒體的現(xiàn)象太嚴重了”。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根據(jù)長期以來的實踐,我們認為:計算機輔助教學要想真正深入下去,首先必須要讓老師們真正把計算機當作自己教學、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強大的功能后,才能進一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來輔助自己的教學。
這就是“課程整合”的核心所在: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各學科教學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為此,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特在九五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下設立了“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子課題。
二、課程整合面臨的三個問題
1.課程整合的實施面臨三大問題
(1)教師手中沒有合適的軟件。
(2)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還不高。
(3)如何利用計算機來開展教學活動是課程整合的終極目的,這更是有待探索的重大問題。
正是由于這些客觀原因的存在,因此長期以來,計算機輔助教學僅是在研究課、評比課中出現(xiàn)得較多,而經(jīng)常性的教學工作中還難于推廣。計算機還沒有被當作幫助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工具,計算機輔助教學還遠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2.解決三大問題的措施
“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課題就要逐步解決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并達到“整合”的終極目標。
(1)軟件問題
目前,我國教育軟件的種類還不夠多,教學實用性比較差。在這種背景下,有些學校為了上“計算機輔助教學課”需要老師自己開發(fā)軟件。有些部門組織的“軟件評選”還要求一定要是上課教師自己參與開發(fā)的“軟件”,我們認為這種傾向未必可取。
一位計算機教育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在談到自己開發(fā)軟件的經(jīng)驗時,直言不諱:“不論工作取得多大成績、軟件獲得什么獎、總結會上如何發(fā)言,我內(nèi)心總有自己的想法:CAI是一個好的教學媒體,但也是一項投入多(時間、經(jīng)費、人力)產(chǎn)出少的工作,它僅適用于教學中的評比、檢查、參觀、學習一類裝點門面的場合”。
仔細思考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很難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開發(fā)軟件上,而作為教師個人甚至個別學校是很難開發(fā)出能充分發(fā)揮計算機作用和體現(xiàn)學科教學思想的教育軟件的。相反,由于老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軟件開發(fā)上,就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組織教學上來,甚至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研究上來,從而很難從根本上有所突破。因此,“課程整合”的概念強調(diào):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不在于開發(fā)軟件,而是如何應用軟件。
(2)教師培訓問題
回顧我國計算機輔助教育發(fā)展的歷史,主要矛盾有三次轉移:①在剛開始時,主要矛盾在于硬件缺乏,沒有足夠的硬件供教師的教學活動使用;②當硬件問題得到緩解后,主要矛盾轉變?yōu)槿狈δ軌蛟诮虒W中應用的軟件;③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軟件,但也同樣難以在學校中推廣使用,其原因是各學科教師使用計算機的意識還比較差,計算機應用水平也比較低,從而很難在自己的教學中使用這些軟件。
可以說,提高各學科教師的計算機意識和應用水平已經(jīng)成為當前最為緊迫的問題。世界范圍內(nèi)的計算機教育實踐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包括推廣計算機教育的過程中,無論把師資培訓工作看得多么重要都不過分。因此,①解決教師操作計算機的問題,使老師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真正把計算機當作自己備課、授課、組織學生活動的工具;②加強老師的學科修養(yǎng),并且?guī)椭蠋煾M一步地把握學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質(zhì);③解決如何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的理論問題。這三個方面不解決,計算機輔助教學就不可能真正搞好。
要搞好“課程整合”,就要把師資培訓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不遺余力地開展好這項工作,才可能實現(xiàn)目標的實現(xiàn)。
(3)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
當老師掌握了技術后,老師的能力就會被大大擴展了。例如:①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與學生進行交流,而不必擔心時間和空間的距離;②可以從光盤數(shù)據(jù)庫中快速地查找所需的內(nèi)容,而不必去圖書館;③可以方便地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演示;④通過讓學生在計算機上自主地操作,可以組織學生的探索和學習活動;⑤通過學生成績跟蹤系統(tǒng),可以持續(xù)地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況等。這在客觀上為“課程整合”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
然而,近年來國內(nèi)外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表明:即使有了合適的軟件,教師對技術也比較熟悉,教師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應用這些軟件來支持自己的教學。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適當?shù)厥褂眉夹g,使技術充分發(fā)揮作用,提高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甚至在技術的支持下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觀念,就是又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這些也就是課程整合問題。
課程整合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然而,隨著課程整合實驗的深入進行,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xiàn)代技術的意識和現(xiàn)代教育觀念,必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必將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