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如何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中,探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和應用,使“課堂為學生服務,教學為學生設計”的意識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加強,從而豐富課堂內容,改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外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元智能 小學英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11-0089-03
一、問題的提出
有專家指出:“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目前還處于一種自發(fā)狀態(tài),急需一定的理論與政策的指導。”[1]因此,將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認知方式,每個人的智能都是多元的,世界上沒有哪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組合,“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每種智能的數量各不相同,并且我們每個人都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組合和運用多種智能”。[2]
從學生生理發(fā)展的角度看,要全面開發(fā)其各項智能,使其均衡發(fā)展,體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的整體教育目標。在眾多的改革嘗試和研究中,課堂教學始終是關注的中心。本文探討如何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在多元智能指導下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和應用,使“課堂為學生服務,教學為學生設計”的意識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加強,從而改進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改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基礎外語教學效率。
二、課堂教學策略的含義與其基本結構
課堂教學策略是指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或意圖所采用的一系列問題解決行為。[3]它包括教學前的準備策略,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教學后的評價策略。它既包含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教學理論,又包含解決某一實際問題帶有規(guī)律性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策略依據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和學生年齡特征,對課堂教學的程序以及方法進行指向性調節(jié)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目標的教學活動方式,其落腳點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它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在一定理論框架指導下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教育實踐工作者通過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進行生動豐富的創(chuàng)造,這是課堂教學策略的生命力所在。
“多元智能教學就是通過盡可能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啟學生的多種智能,以達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學目的?!盵5]多元智能開啟了一扇教學方法之門,它認為無固定的教學方法將會對所有學生發(fā)揮最佳作用,所有的孩子在八個智能方面都有不同的強勢,因此,任何一種教學活動可能對某一組學生起到較成功的作用,而用在其他組身上,成功性則較低。教師在指導和協(xié)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不同智能活動的各自作用,使用多種多樣的指導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Linda Campbell等人通過多元智能教學實踐,提出了基于多元智能開發(fā)的教學策略的基本結構,大致分八個維度:[6]言語——語言策略;邏輯——數理策略、動覺策略;視覺——空間策略、音樂策略、人際交往策略、自知自省策略、自然觀察策略。
三、基于多元智能開發(fā)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從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挑選出許多教學策略,采用多種方式來實現(xiàn)這一理論,要有意識地針對各項智能提出問題設計活動,從而使自己的課堂盡可能多地包含體現(xiàn)多元智能、促進多元智能發(fā)展的活動。以下是一些可供借鑒的以多元智能為思考主線的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促進語言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讓學生學會傾聽
以語言智能為指導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與課型,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且每種訓練形式不宜太長,如聽音會意、聽音跟讀、聽音畫圖連線、聽音指圖涂色、聽音標號、聽音表演、聽音說唱、聽故事等等。
(2)培養(yǎng)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的能力
在英語課堂中,除了模仿性的機械練習外,在交際性的活用練習中,要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情景下,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如情景會話、交際性會話、故事接龍、自編自演小短劇、英語演講等等。這樣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才能在發(fā)表見解時用自己的語言說話。
(3)讓寫作成為學生喜愛的一種活動
學生的語言智能一方面表現(xiàn)為使用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運用書面語言表達的能力。要讓寫作成為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可以使用多種形式,比如配詞成句、看圖寫話、編英語謎語、頭腦風暴與詩歌創(chuàng)作等。
2.促進數學邏輯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鼓勵學生提問,給他們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對學生具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的問題并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教師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向學生提出問題后,暫緩10秒以上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更能調動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回答問題也會更有新意或更完善。
(2)組織學生辯論,進行研究性學習。
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或提供一些問題讓學生爭論。同時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簡單的研究課題,以調查的方式主動獲取相關資料,這樣學生就會成為學習和思維的主人。
3.促進空間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將學習材料視覺化,開啟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這種策略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視覺,要求學生開啟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幫助學生把書本和講課的材料變成內心的形象。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xiàn)學習材料也是很好的視覺空間學習方法,包括看圖說話、看圖講英語故事、想象性口頭作文等。
(2)運用圖畫比喻畫出學習內容,建立文字與畫面的聯(lián)系。
圖畫比喻是用視覺形象來表達思想的,其價值在于使學生在文字和畫面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在抽象和具象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這種策略對那些弱于口頭表達而善于空間想象或擅長繪畫的學生尤其適用。如可以根據英文天氣預報畫出各地天氣圖標,制作一本圖文并茂的英文小故事書,制作心情日歷等。
(3)運用多種多樣的視覺材料,給予學生豐富和充分的刺激。
可以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視覺閱讀材料,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充分和深入的理解,把文字學習和空間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晒┙處熯x擇的視覺材料范圍很廣,包括圖片、繪畫、攝影和影視作品等。
4.促進身體運動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意動作來進行學習
這個策略要求學生以身體活動的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使學生投入到創(chuàng)意想象的活動過程中去。學生可以用各種動作學習字母、單詞和短語,在表演英語對話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動作表達意思。
(2)通過教室劇場的表演,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體驗。
教師和學生可以自由地根據英語課上正在學習的課文或故事創(chuàng)作表演劇本,在語言的基礎上添加動作,這是發(fā)展人際交往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策略。首先教師要確定好教學目標,給學生規(guī)定要獲得的學習效果,設計劇情,表演結束后教師應讓學生講述他們的體驗并進行評價。
(3)展開教室游戲,強化鞏固學習內容。
游戲使學生進入富有想象力和挑戰(zhàn)性的情境中,當通過游戲學習時,大多數學生是充滿好奇地、熱切地探究他們學習的內容。游戲可以采取許多不同的形式來進行,特別適用的應該是全身反應(TPR)游戲和能在教室里進行的參與者較多的游戲。
5.促進音樂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把學習材料變成可以說唱的形式以增進理解與記憶
無論教的是音標、單詞還是對話,教師可以先把學習材料變成可以說唱的形式,因為童謠和兒歌這種說唱的形式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可以把想強調的講課重點變成說唱形式,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寫,這有利于學生較為迅速地增進理解與記憶。
(2)尋找適合教材的情感氣氛的音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領悟。
為某個話題和具體課文尋找適合情感氣氛的音樂,如果學生聽講時有合適的背景音樂,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領悟和記憶。比如在教學“My Pen Pal”這個話題時,組織學生給Pen Pal寫信時播放歌曲“Big big world”效果相當不錯。
(3)通過英語歌曲的學習,激發(fā)語言技巧。
在幫助小學英語學習者提高他們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技巧時,音樂可以成為很好的服務工具。除了課本上的英語歌曲外,許多流行歌曲的歌詞也使用了交際性的語言,重復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學生可以聽一首歌,教師向學生提供有關這首歌的主題摘要。然后學生可以口述歌詞并大聲地朗讀歌詞。為了提高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將歌詞打亂順序并讓學生重新排列。
6.促進人際關系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人際交往環(huán)境
當班級課堂發(fā)揮著關懷性的功能時,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更高效。英語教學的語言性、交際性、應用性都很強,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充分參與英語課堂學習,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通過培養(yǎng)學生與人分享、資料交流、講解溝通、反思等能力,來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積極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2)通過合作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
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彼此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完成任務的良好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交往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在英語課堂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不同的合作學習形式,如小組學習、跨小組互助式學習、小型團體學習等。
(3)通過團體游戲,促進學生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在團體競爭的條件下,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成員之間的交流也很及時,互相理解,效率明顯提高。英語課堂中促進學生人際交往智能發(fā)展的團體游戲非常多,游戲可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尤其是低、中年級,在教學過程中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往往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如猜謎、轉盤、開火車、圖板游戲等等。
7.促進自我認識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表現(xiàn)自我的英語課堂學習環(huán)境
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自我觀察、自我肯定,并在英語學習中自我指導,具有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獲得英語學習的目的感與方向感。可以讓學生自學英語或者制定英語學習計劃等。
(2)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內在感受與體驗
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去鼓勵他們內在的感受與體驗。要讓學生感受、體驗,需要他們將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賦予英語課堂學習以個人意義。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編結尾、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等。
(3)進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的反思和自我調控能力。
多元智能強調評價的多元化,《英語課程標準》也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自我評價就是學生對自己一個階段英語學習的自我觀察和反思,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fā)展,為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提供動力。
8.促進自然觀察智能發(fā)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通過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新奇的、開放式的英語課堂教學來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就英語語言觀察力而言,它表現(xiàn)為語言的發(fā)現(xiàn)能力,目的明確且有針對性的尋找練習是有效的途徑。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英語文章、段落或句子中,尋找近義詞或反義詞、主題句、以及各種時態(tài)等多種多樣的語法手段等。
(2)通過對文本的對比分類等方式提高學生分辨事物關系的能力
學生分辨相互關系的能力基于三個基本的認識過程:區(qū)別異同;根據不同標準對物體分類;察覺相互關系。自然觀察智能強的學生非常擅長于這些思維過程。下列活動可以使學生進入比較、對比、分類以及察覺依賴關系等自然觀察的思考過程:指出相似物體間的不同,如英語名詞和動詞;單詞分類;判斷與改錯練習;識別詞句中的核心成分、篇章中的主題句等。
(3)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以自然觀察為主題的英語活動或作業(yè)
來自于自然科學的概念能夠支持和豐富英語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同時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也經常涉及到自然科學知識。通過在英語課中探討學習相關自然科學主題,設計相應的英語活動或者作業(yè),學生就能夠體驗到與更廣闊的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的博大感,也可以和教師一樣更深刻地認識自己與周圍世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我們可以這樣說,學生的智能發(fā)展的方向有賴于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特別是教育的影響,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有責任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教學工作和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運用,對我們學生的智能起到激活和促進其有效發(fā)展的作用。
〖注 釋〗
1 呂良環(huán)主編.外語課程與教學論[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1
2 [美] 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力教與學的策略(霍力巖、沙 莉等譯)[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2
3 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前言P2
4 魏禮飛.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33~36
5 劉竑波.多元智能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98
6 [美] 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力教與學的策略(霍力巖、沙 莉等譯)[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4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