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基于C/S架構和B/S架構交流平臺的比較,分析其優(yōu)缺點,結合自主學習特點,提出一種新的構建學習交流平臺模式。
【關鍵詞】自主學習 交流平臺 C/S B/S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11-0025-01
一、綜 述
通常,交流平臺包括服務器端與客戶端兩個部分。服務器端通常作為數據中心或業(yè)務中心為客戶端提供服務,而客戶端則直接與用戶交互。在早期的應用中,人們大都采用C/S架構構建交流平臺,后來,隨著用戶的增加、程序的升級等,這種架構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程序的部署等方面),B/S架構的交流平臺便應運而生。
C/S(Client/Server)是一種分布式處理模式,應用程序的任務分別由客戶機和服務器共同分擔??蛻舫绦蝰v留在客戶機上,服務器處理程序則在網絡上的服務器端。這樣,一方面發(fā)揮了PC機的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減輕了服務器的負擔。它使得處理盡可能地向正在被處理的數據靠攏。C/S架構從客戶機到服務器被劃分為四層。
B/S(Browser/Server)架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架構,是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架構。在這種架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tǒng)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B/S系統(tǒng)的數據和程序放在服務器端,服務器有多層結構。服務器執(zhí)行必要的計算,負責與數據庫的交互工作,并將結果發(fā)送給客戶??蛻舳酥恍钃碛袨g覽器即可十分容易地使用該系統(tǒng),前端的瀏覽器不用維護,操作風格一致。B/S架構大體可以分為人機界面、業(yè)務規(guī)則、數據轉換、應用服務四層。
自主學習即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學習,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是高效的??梢哉f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fā)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耙磺刑熨x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
二、自主學習交流平臺構建
本文擬基于NET Framework,針對自主學習的含義及特點,結合B/S架構和C/S架構的優(yōu)點,設計一款用于支持自主學習交流的教學輔助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采用典型的智能客戶端、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三層架構。在每個客戶端都有相關數據的緩存,用戶在使用本系統(tǒng)時,只需要安裝一個客戶端就可以進行所有的交流活動,包括用戶的申請注冊,登錄驗證,添加、瀏覽、修改、刪除主題等等。客戶端在響應用戶操作時,通過調用Web Service與Web應用服務器進行交互,包括數據的獲取與同步等。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服務器,用于維持一個完整的數據庫,響應Web服務器的數據操作。
通過將本系統(tǒng)與現有的主題學習交流平臺進行比價,發(fā)現其具有以下優(yōu)勢:
1.體現自主學習的特點
自主學習中問題化、開放性、整合性等特點在這里作為設計重點考慮的因素加以強調。系統(tǒng)中的內容按課程、主題、消息三個層次進行劃分,用戶被分成不同的角色(不再按老師和學習來劃分),只要擁有相應的權限都可以對學習主題進行維護(新增、修改、刪除等)。
2.易于部署和維護
采用ClickOnce等新的部署技術,系統(tǒng)自動進行更新,解決C/S架構軟件不易部署和維護的困難,避免產生組件共享帶來的問題。
3.支持離線操作
系統(tǒng)不必一直在線,離線也可以進行操作,這對網絡狀況不好或經常離線的用戶尤其有用。當系統(tǒng)檢測到用戶在線時,會在后臺對數據進行同步。
4.提供豐富的用戶體驗
這是胖客戶端軟件的優(yōu)勢,本系統(tǒng)在界面設計上要達到與胖客戶端軟件相當的效果,通過充分利用NET Framework的資源與自定義的用戶控件,添加豐富的用戶提示,這一點實現起來是相當方便的。
5.快速的操作響應
用戶的每一個操作都能得到及時的響應,不能有明顯的延遲。系統(tǒng)中大量地用到了異步方法調用、多線程、事件等技術,讓用戶界面始終能夠快速響應用戶的操作。
6.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
整個系統(tǒng)都采用了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和多種設計模式,提高了軟件的可復用性和可擴展性,為將來軟件的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總 結
交流平臺的架構劃分為C/S和B/S兩種類型,事實上軟件的架構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涉及到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一個軟件具體采用什么架構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業(yè)務需要靈活規(guī)劃。本系統(tǒng)的架構基于一個假定的業(yè)務需求,旨在論證采用基于智能客戶端的架構實現一個交流平臺的可行性,通過實踐,找到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當然,本論文解決的問題只是實際生產環(huán)境下問題的子集,但這卻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駱紅波.基于C/S模式的信息技術考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碩士學位論文].長沙:國防科學大學,2005
2 壯子陽.基于C/S和B/S結構的辦公工作流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碩士學位論文].蘇州:蘇州大學,2005
3 黃莉萍.基于PBL 的主題學習網站的設計[J].教育信息化,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