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啟明
【摘要】《服裝結構設計》是服裝專業(yè)教育中的主干專業(yè)課程,論文從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結構設計意識,以及如何從實踐中去理解和掌握來加以論述。
【關鍵詞】立體;實踐;省道轉移
在服裝領域,用“流動的雕塑”來形容服裝,是非常形象而生動的。服裝,人人皆知,人人皆用,可這么普通而熟悉的東西,在某些教學層面卻讓人有些迷惘。如《服裝結構設計》這門課程,既是服裝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又是教學的主干課程,在服裝制作過程中具有承接理論和實際操作的橋梁作用。這么重要的一門課程,卻沒有一本實用的、針對性強的職高教材,實在很引以為憾。
我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服裝教學,在教高二年級《服裝結構設計》時,有一些體會想與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服裝立體結構意識
晚會上,我們欣賞婀娜多姿的晚禮服;商界,我們欣賞企業(yè)精英們精明、干練、簡潔、合體的職業(yè)服裝;當今,我也有幾分欣賞讓人回味的鄉(xiāng)村風格的服裝……。這形形色色、讓人傾心的服裝又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除了效果圖設計和工藝制作這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有《服裝結構設計》這門關鍵性課程。要想學好《服裝結構設計》,必須讓學生了解服裝立體結構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明白“服裝的基本結構和形態(tài)”是由人體的外形決定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服裝結構設計》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分析款式圖或效果圖所表現(xiàn)的服裝造型結構組成的數量、形態(tài)細部的吻合關系以及結構制圖分解的能力,還應融入立體構成的基本要素。將效果圖所表現(xiàn)的服裝結構,直接用布料復合在人體或人體模型上進行剪切,通過將平面狀布料收省、抽褶、分割等形式,練習處理服裝褶皺、懸垂、凹凸、波浪造型和復雜線條。這種使用立體因素的實踐教學,能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立體組合意識,使抽象思維轉變?yōu)榫呦笏季S,從而達到教學的初步效果。
二、從實踐中理解掌握服裝結構設計
1、從工藝制作中理解
服裝專業(yè)是產業(yè)課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服裝專業(yè)的教學也應圍繞此目的采用互動式教學。開辟生動活潑的課內外學習課堂,進行開放式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服裝專業(yè)課教學,一般是一門課程一個教師,即使一個教師上同一個班的兩門專業(yè)課,也基本是依據課本內容講學,相互聯(lián)系不大,學生理解不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學校把眼光放遠了,辦起了校辦企業(yè),從外地接單,承接各式各樣服裝款式的制作。學校服裝高考班在高二年級時通常會安排工藝強化實習一個月,白天實習,夜晚上其他專業(yè)課。結構制圖課一周上兩個晚上,學生工藝流水制作三天后,晚上上制圖課時,把白天實習所做的服裝樣衣穿在人體模型上,根據工藝制作的方法來分析款式。做過領子的學生對領子的結構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做過袖子的學生對袖子的結構有了清楚的認識。學生們通過互相學習,教師旁引,一周花兩個晚上的時間學習一款服裝結構設計就不是件難事了。一個月下來,四款結構設計圖就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學生學習興趣大,教師教學輕松,效果很顯著。學生們在往后的學習中回味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2、從紙樣設計中理解
服裝是有生命的,一件好的服裝穿到人身上,會使人精神煥發(fā),神采奕奕。反之,則會使人精神萎縮,無精打采。這其中除跟設計效果圖和工藝有關外,還跟紙樣設計有直接的關系。高二年級學生對制圖基礎知識已有所了解,也有了一定的動手繪圖能力,對基本圖畫法及步驟也已掌握,如何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企業(yè)紙樣設計方法有效的結合起來,主要有兩步,其一是服裝基本框架圖(含有基本省),其二是根據款式圖進行局部結構設計。
裙、褲、上衣都有它們的基本圖。把基本框架圖畫好后,在基本圖的基礎上進行局部結構設計,局部設計必須跟款式保持一致。其中難度最大、最難理解的是省道的轉移。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找出了一條省道轉移的規(guī)律:(1)確定新省道造型線;(2)找出須轉移的塊面(在不改變款式特征的情況下,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3)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塊面,迸攏基本省,形成新的省道或褶裥。學生把這一條規(guī)律熟記下來后,通過靈活運用,結構設計也就容易多了。服裝專業(yè)技能的學習,不能光講不練,往往一個知識點需要一段時間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以熟悉、鞏固技能操作要領。同時也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師更要善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币孕厥∞D移為例:教師講解分析完一個胸省通過轉移后形成另一胸省或褶裥的基本型特點,學生在領悟這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還要能獨立思考分析各種款式胸省轉移之間的變化,并且嘗試各種胸省轉移紙樣的制作到最終熟練完成各款正面衣身的實物制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會很自然地遇到許多問題、難題。教師此時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思考中去,指導學生如何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甚至要和學生共同思考,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在實踐中完成再創(chuàng)造的勞動。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持著教鞭發(fā)號施令的夫子,而是一個引路者、同行者,是學生交流與合作的對象,也是學生學習的扶持者。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3、從cad制板中理解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服裝行業(yè)的cad制板技術已經運用到了大、中、小型的服裝企業(yè),由此,服裝cad教學迫在眉睫。服裝制板傳統(tǒng)上是手工操作,效率低、重復量大。而cad借助電腦的高速計算及儲存量大的優(yōu)點,使設計效率大大提高。結構設計(紙樣或打板)省去了手工繪制的繁復計算和測量,不但速度快,準確度也高,可以非常方便對紙樣結構線條進行修改、移動和調換。運用cad教學,學生學起來輕松,容易理解,學習興趣也高。
三、結構設計的延伸
一個合格的結構設計人員,在實踐過程中除了積累設計、制板和工藝的經驗之外,還要了解市場、研究市場,因為成功的舞臺是市場。還要經常地、大量地觀看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服裝作品、產品,以及美術、建筑、音樂、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的作品。古人云:“觀千劍而后識器”,看多了,自身的鑒賞能力自然提高了。技能是受鑒賞力指揮的,不具備一定的鑒賞力,技能將提前“封頂”。還要博覽群書,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品味。設計作品是設計者品味的外在特征,制板的效果也將受到品味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做一位專業(yè)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