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順
在當今的教育領域中,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越來越廣泛深入地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將使學校教育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帶來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模式等方方面面的深刻變革,亦使學習過程呈現(xiàn)多樣化、社會化和主體化趨勢。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輔助化學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化學教育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輔助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共同點是: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很強的思想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明顯的概括性。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集聲音、圖像、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視頻、動畫等為一體的特點,可以提供多種有用的感性材料和刺激,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發(fā),實現(xiàn)思維模式轉化,從而突破學習難點。
1.微觀變宏觀,讓學生看得見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來研究物質的結構、組成、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和合成的。原子、分子、離子等這些微觀粒子的內部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我們在通常情況下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這些知識既是教師“教”的難點,也是學生“學”的難點。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三維動畫和模擬等功能,制作多媒體課件,把微觀世界放大模擬成學生能夠認識理解的宏觀世界,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使他們更好地認識理解微觀世界。
2.靜態(tài)變動態(tài),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化學研究的微觀世界里,許多中學生無法想象出微觀運動的現(xiàn)象和變化規(guī)律。我們同樣可以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的強大功能,用圖像、聲音、色彩等宏觀世界的形式,把微觀粒子的運動現(xiàn)象和變化直觀地顯示出來。如: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展示離子鍵、共價鍵(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形成過程,多原子分子中極性的判斷等等。
多媒體課件用于輔助化學概念和原理的教學,克服了單靠語言和文字抽象描述中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局面,把抽象、概括的知識演示成生動直觀的變化過程,讓知識的學習融入了娛樂的形式當中,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了一種輕松愉快的享受,充分發(fā)揮了寓教于樂的優(yōu)勢,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益。
二、輔助元素化合物教學
“化學使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瘜W家研制出來的大量功能特異的物質,正改變著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和環(huán)境?;瘜W教科書提供的有關元素化合物知識大多是描述性的,比較枯燥、乏味,這些知識又比較繁雜、聯(lián)系不大,使學生學起來味同嚼蠟,沒有興趣,難以學好。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可以揭示元素化合物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結構化、網絡化,提高學習效率。
1.拓寬視野,聯(lián)系實際,深化認識
多媒體課件融文字、圖表、動畫、聲音、圖象、視頻等內容為一體,能在短時間內展示大量與教科書內容相聯(lián)系的背景知識和新知識,為學生在課堂中提供更多、更新的學習資料,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在講氯氣的時候,提供液氯、固態(tài)氯的視頻資料,增加介紹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氯氣戰(zhàn)”,與氯有關的毒氣——“光氣”“芥子氣”,破壞臭氧層的殺手——氯代烴等課外閱讀資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2.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知識網絡化
元素化合物知識規(guī)律性不強,顯得紛亂、繁雜而難以記憶,需要用列表對比、繪關系圖、聯(lián)想等多種方法才能構建知識的網絡化、結構化,這些方法往往也是靜態(tài)的,不夠明晰,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方式、動態(tài)方式、超鏈接方式及其他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揭示元素及化合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知識結構化、網絡化,方便學生加強聯(lián)想和意義識記,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多媒體課件中,用粗細各異、色彩不同、具有動態(tài)和閃爍功能的“關系線”來連接圖式網絡,將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幫助學生在充滿復雜“關系線”的網絡圖式中,清楚地找到相互間的關系,從而建立起知識間的聯(lián)系。
三、輔助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我國著名的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戴安邦先生說:“為貫徹全面的化學教育,化學教學既要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更要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應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品德?;瘜W實驗課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學形式”。由此可見,化學實驗教學在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下面的難題:①受儀器、藥品的限制,無法做;②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或不易得到預期的結果;③不適宜課堂演示或學生實驗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實驗教學,既可以幫助教師解決上述難題,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1.演播疑難實驗,強化實驗功能
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視頻播放和模擬動畫等功能,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雖然產生毒害或劇烈爆炸,但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卻有重要的啟發(fā)性或警示性,能強化學生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而不宜在課堂演示或學生操作中做的實驗,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進行實驗,實境拍攝下來,制成多媒體課件;也可以選擇一些能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但只能在工廠、車間、庫房等才有設備完成而中學無條件完成的實驗(如氮氣液化、固化、液氮的冷凍作用等)制成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輔助化學實驗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真實的視聽材料,有助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培養(yǎng)細致認真的觀察能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豐富和強化了實驗教學的功能。
2.學習實驗設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實驗設計通常是:①擬定實驗方案;②選擇儀器藥品;③設計操作步驟;④組裝儀器;⑤實際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現(xiàn)象;⑥書寫實驗報告等。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我們可以在多媒體中預先設置某些實驗操作的有關程序,提供一些化學實驗的常用儀器、藥品和化學試劑等,要求學生設計一定的實驗,將儀器進行連接組裝并進行操作。學生的實驗設計在計算機中通過以后,就可以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了,由于有了在計算機中的預演操作,印象比較深刻,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進行真實操作后,就容易順利,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輔助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從“學會”走向“會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tǒng)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跨越時空的限制,相互交流。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網校、教育網和因特網等向本校、本地區(qū)教師學習,也可以向外地或數(shù)據(jù)庫專家系統(tǒng)學習。網絡多媒體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能夠同時擁有幾乎無限的信息來源接口,他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進度和不同的學習資料進行個別化和交互性的學習,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積極性,自由地發(fā)揮著以人為本、個別化教學、因人施教的作用。(下轉第159頁)(上接第158頁)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急劇膨脹,個人所擁有的知識比例已越來越小。因此,我們的化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好化學教科書中的有限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會用網絡學習更多更新的化學知識,以及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教”“學”模式應該適應現(xiàn)代信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強大功能,結合化學實驗,多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化學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到教會學生學習轉變,使學生在化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由“學會”化學知識到“會學”化學知識,會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獲取知識和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勤奮學習的熱情。
全球信息數(shù)字化、學習網絡化的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發(fā)展網絡教學勢在必行。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把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與化學科學、化學教學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化學教育插上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這兩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翅膀,翱翔在信息教育時代的領空,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
作者單位:貴州省雷山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