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嬋
榮氏家族是一支龐大的華人資本家家族,松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除少數(shù)仍繼續(xù)留在大陸,大都旅居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德國和港澳等地、在中國內地,被稱之為“紅色資本家”。面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首富。百年來,榮氏家族從來都不缺乏這樣的王牌稱號,他們在商場上的縱橫馳騁,獨領風騷,也逐步為他們在政治上贏得了較高的話語權。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毛澤東曾這樣評價說。
如今,榮氏家族已經(jīng)有第五代了。
在榮氏家族中,榮毅仁這一輩健在的已經(jīng)不多。榮智健的同一輩不僅人數(shù)眾多,而且大都事業(yè)有成,在海外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成為了繼承榮家衣缽、延續(xù)榮家商業(yè)輝煌的中堅力量。
而如今,“智字輩”大部分都步入晚年,現(xiàn)在,真正能算得上榮氏家業(yè)第四代繼承人的就只有榮智健的后代了,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層名單上,榮智健的長子榮明杰和唯一的女兒榮明方都名列其中,從中不難看出榮智健對兩個子女的有意栽培。
榮德生:民族工商巨子
榮傅生又名宗銓,江蘇無錫開源鄉(xiāng)榮巷人。國家前副主席榮毅仁之父榮德生,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資本家。著《樂農紀事》。早年經(jīng)營錢莊,后在無錫、上海、漢口等地開設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紡織公司等企業(yè)。至民國11年(1922年)已擁有12家面粉廠和4家紗廠(后申新紗廠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之稱,是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家之一。曾任北洋政府國會議員、國民政府工商部參議等職
民國26年(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占領上海,江南國土相繼淪陷。榮氏企業(yè),有的被日軍炸毀,有的被日軍占據(jù),只有租界內的工廠維持生產。次年5月,榮德生由漢口來滬,深居簡出,唯以搜購古籍、字畫自遣,亟盼時局好轉。民國30年(1941年),目商覬覦榮氏紗廠,由汪偽實業(yè)部派員與榮德生商談,要他將申新一、八廠賣與日本豐田紗廠,當即遭到嚴詞拒絕。汪偽外交部長褚民誼只得親自來滬,假國際飯店邀請榮德生面談。由其子爾仁代往,說明其父不變初衷,不出賣工廠和人格。
褚民誼卻厚顏無恥地說:“中國的半壁江山都給日本人,何患小小申新兩個廠。”并威脅說:“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榮德生聞言,凜然言道:“我寧可玉碎,不為瓦全?!?/p>
抗戰(zhàn)勝利后,榮德生兩次遭綁架,被勒索款項達百萬美元。發(fā)生在高恩路(今高安路)榮德生住它門前的一次被綁架案,是在民國35年4月25日。那天,榮德生準備去總公司,離家門不遠即被數(shù)名穿制服匪徒架上汽車而去。他們使用的是國民黨第三方面軍司令部的“逮捕證”和凇滬警備司令部的汽車。當時,輿論嘩然,認為是軍事機關與匪徒串通作案,上海當局被迫出動軍警“偵破”。結果,榮德生被放回,并退還部分被敲詐的款項。據(jù)說還槍決匪首8人。榮家為“酬謝”軍警當局和有關方面,先后付出60余萬美元。
民國37年(1948年),國民黨統(tǒng)治已成土崩瓦解之勢,有資產者紛紛離開大陸,榮氏家庭也面臨抉擇。在一片離滬聲中,榮德生專程從無錫來到高恩路住所,明確表示“不離開大陸”,并阻止三子將申新三廠拆遷臺灣。
新中國成立后,榮氏企業(yè)得以發(fā)展。榮德生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52年7月29日病逝于無錫。
銀發(fā)滿頭,金邊眼鏡,法式雙排扣兩裝,一米八幾的身材,氣字軒昂,雍容大度。這是榮毅仁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
榮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蘇7芒錫。父親榮德生與兄弟榮宗敬是中國近代菩名愛國民族資本家,有“面粉紗布大王”之稱。
上海解放后,百廢待興。榮氏企業(yè)不僅資金緊張,原料也供應不足,經(jīng)營面臨嚴重困難。國家通過發(fā)放貸款、供應原料、收購產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對榮氏企業(yè)予以大力扶持。在其后的抗美援朝中,榮毅仁捐獻了六架飛機。
1954年,榮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將他的產業(yè)實行公私合營。一次,榮指著坐在一起的孩子們笑道:“他們有的要做音樂家,有的要做工程師,就是沒有一個想做資本家。”
此舉在上海工商界引起轟動?!凹t色資本家”的稱呼由此得來。
1979年,中國百廢待興。鄧小平找到了榮毅仁,探討在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的一些問題。鄧小平要榮毅仁在引進外資方面多多出謀劃策。
促膝長談后回來,榮毅仁便陷入苦思冥想中。不久,他拿出了“方案”,建議按國際慣例,建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此議得到鄧小平等領導人的全力支持。1979年10月,直屬國務院的CITIC投資機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擔任總裁。公司成立第一年,榮毅仁就接待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客人達4000多人次,國內前來洽談業(yè)務的也有3000多人次。
1986年底,美國著名大型經(jīng)濟刊物《幸?!钒朐驴剂嗽摽M織專家評選出來的世界50名知名企業(yè)家的名單。榮毅仁榜上有名。申信公司被鄧小平稱為“改革開放的窗口”。
1987年1月16日,香港CITIC收購國泰航空12.5%的股權。其后,又收購港龍航空38.3%的股權,取得香港電信公司20%的股權。香港媒體一片驚呼:中國赤色資本家榮毅仁“收購香港”。
早在1957年初,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受毛澤東委托專程到上海為榮毅仁“助選”。榮毅仁當選為上海市副市長,主管輕紡工業(yè)。陳毅這樣表述他的助選理由:“因為他既愛國又有本領,應當選為國家領導人?!睒s毅仁是中國連任八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葉劍英曾說:“榮毅仁在國際上有知名度,家族中又有很多人在國外……這個優(yōu)勢,別人替代不了,共產黨員替代不了。”1986年6月,榮氏200多位海外親屬回國大團圓,鄧小平和彭真在人民大會堂分別會見了榮氏親屬,被稱為空前的盛舉。
1993年,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77歲高齡的榮毅仁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副主席。外電爭相報道。在外國人眼中,民族資本家和共產黨領導的國家的副主席,中間似乎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榮毅仁卻跨過了。
“資本”與“紅色政權”的完美結合,這是榮毅仁為他的一生下的結語。
榮智?。杭t色貴族孤單謝幕
2009年4月8日下午6時20分,榮智健的座駕駛出他奮斗了20多年的香港中信大廈,在閃爍不停的閃光燈下,67歲的老人一如既往的平和。直到車子開了很遠,他才回頭看了一下。愛女榮明方、長子榮明杰還在這棟大廈里,但榮家還能否將中信泰富這艘航母控制得如臂使指?
這位中國碩果僅存的上世紀真正貴族,離去的身影有些孤單。一如外界所料,4月9日中信泰富(026.7HK)股價開盤狂漲,中午收報漲13.41%。
中信泰富與榮智健無疑都有著深厚的時代烙印。
從股權結構上看,這毫無疑問是一家紅籌國企。但自上市起直到2009年4月8日前,他的實際掌控人卻是公司第二股東榮氏。榮家低調、優(yōu)雅、神秘,充滿了貴族氣質。騎馬、高爾夫、狩獵,曾接觸過榮家的英國皇室很容易就能與其找到共通點。但香港政經(jīng)界對榮家的共識卻是:北京乃至香港政商界人脈最廣、關系經(jīng)營最深的家族。
憑借著深厚的背景,榮智健長袖善舞?!肮椒置?、公私混合、共同投資、共同發(fā)展?!迸c大股東中信集團若即若離,這是中信泰富獨特的經(jīng)營方式。
從1992年開始,榮智健一直吸納中信泰富的股票,期望完全控制這家紫籌股(紅籌加藍籌等于紫,又有紫氣東來之意)。他曾略帶委屈地對香港媒體表示:“那時候中信香港集團成立以后,總公司調撥給我們3000萬美元的開辦費,這3000萬美元我早就還了,我還交給了總公司110億港幣現(xiàn)金?!笨墒敲慨敼驹庥鑫C之時,他又常常是直飛北京求援。1998年如此,2008年亦如此。
但一切也許已在2009年4月8日戛然而止。
榮智健的替代者是常振明,常是中信集團的老臣子,德高望重,聲名甚佳。他早年曾是中信集團常務副總經(jīng)理,后調任建行行長,2006年他又回到了中信集團任副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有意思的是當時他已經(jīng)擔任了中信泰富董事一職。
老早以前,在中信泰富內部員工眼中,常振明是“皇上”派來的“巡檢使”,而且很可能隨身攜帶“詔書”,剎那間就可變身為有生殺予奪大權的“欽差大臣”。這并非毫無理由的推測。2006年從建行回來后,常振明就接到了一個任務,為總值8000億元的中信集團謀求海外上市。分析人士認為。中信泰富如果可以為大股東完全控制,這就是一個現(xiàn)成的平臺。
此次常振明接手中信泰富,投資界之所以擊掌叫好,就是因為榮智健的離去也意味著大股東的登臺。而常振明極有可能重新利用中信泰富,以吸收并購等方式裝入中信集團的資產。其實,早在2008年10月28日,中信集團已經(jīng)調派人手到中信泰富“協(xié)助財務工作”。
有趣的是,接任榮智健掌控的中信泰富后,常振明并不從中信泰富領取薪金,而是像公司其他執(zhí)行董事一樣,收取每年15萬港元的董事袍金。有評論認為,由此可見常振明的根基依然還在北京,有意無意間,已完全成為大股東的代言人。
榮明杰:低調大公子
榮智健育有二子一女,長子榮明杰,長女榮明方和次子榮明棣。榮智健曾表示,他的子女應該是“信”字輩的,但“文革”期間,他覺得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比“信”更重要,因此給子女都以“明”字起名。
榮智健遜位后,市場傳現(xiàn)仍在中信泰富任職執(zhí)行董事、副董事總經(jīng)理的榮明杰,有可能其后亦會宣布辭職。
今年40歲的榮明杰,目前與父親住在淺水灣道75號豪華大屋,但父子倆30年前曾一起吃過不少苦頭。榮智健在文化大革命時,因家族做生意“成分不好”,曾被紅衛(wèi)兵抄家,與太太任順彌一起被下放到荒蕪的四川涼山,被迫勞動改造,榮明杰就在這個苦難年頭出生。
榮明杰雖然貴為名門之后,但素來行事低調穩(wěn)重,履歷也頗為完整。
他在美國紐約島霍夫斯特拉大學政治系畢業(yè)。1993年進入中信泰富,歷任中國部助理經(jīng)理、副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地產部總經(jīng)理,公司發(fā)展部總經(jīng)理,國泰航空公司董事和興澄特種鋼廠董事等。2000年,榮明杰成為中信泰富執(zhí)行董事,然后被委任為副董事總經(jīng)理,在包括榮智健在內的10名執(zhí)行董事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
此外,榮明杰還擔任上海中信泰富廣場有限公司和上海老西門新苑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及中信泰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yè)的董事,被視為榮氏產業(yè)的主要繼承人。
2005年4月,他在故鄉(xiāng)江蘇被增補為九屆省政協(xié)委員,并于2008年成功連任。榮明杰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上??偛?,很少出來見記者。
榮明方:“掌上明珠”負重擔
被父親榮智健視為掌上明珠的榮明方是中信泰富集團財務部的董事、中信泰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主席,同時兼任香港東區(qū)海底隧道公司(下稱“東隧”)董事。
榮明方財務部董事的身份,使得各方質疑其在此次中信泰富因外匯合約而巨額虧損事件中的角色和責任。
中信泰富董事總經(jīng)理范鴻齡曾向香港媒體回應說,公司內部調查顯示榮明方對此次事件負有責任,但并不是最大責任,事發(fā)后榮明方已遭公司內部紀律處分,包括調離財務部、降級以及減薪。
但當香港媒體問及為何此前沒有披露榮明方遭處分之事,范鴻齡表示,這樣做是為了保持公司員工的士氣,他認為除了董事局成員之外,不應該公開其他人員遭受處分的資料。
榮明方于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經(jīng)濟學學位后,榮明方隨即返回香港加入中信泰富,最初擔任總經(jīng)理助理,一年后,被晉升為地產部經(jīng)理。
之后,她在集團內不同部門工作,如業(yè)務發(fā)展部及科技發(fā)展部,以取得更多實踐經(jīng)驗。
2000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科技熱潮中,榮明方也涉足網(wǎng)海,出任集團科技發(fā)展部總經(jīng)理,一年后晉升為該部門的董事。在此期間,她成立了中信泰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又為大昌行設立首個汽車網(wǎng)站CarNet。
不幸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裂,榮明方分拆carNet上市的計劃胎死腹中,但至今集團的科技項目還是由她負責。
2005年,香港經(jīng)濟仍處于低迷狀態(tài),東隧申請加價未能得到特區(qū)政府批準,榮明方帶領公司以合約中規(guī)定的合理經(jīng)濟回報率達15%為由,啟動合約中的仲裁機制,把加價申請交予國際仲裁,結果勝訴,獲裁定回報率應達15%~17%,之后東隧瘋狂加價67%。雖然東隧加價事件使得中信泰富受盡香港社會的批評,但榮明方此舉卻博得了父親榮智健的贊許。
榮文蔚:社交場合的活躍名媛
在榮氏家族的第四代人中。最高調的要數(shù)榮智健的堂侄女榮文蔚,其丈夫是阮偉文,夫妻倆經(jīng)常穿梭社交場合,打扮出位,活躍于大小舞場派對。
她是榮氏家族為數(shù)不多喜歡參加社交活動的人。這樣的女人根本無需借助老公的名氣,本身她已經(jīng)有絕對的優(yōu)勢成為優(yōu)秀的名嬡,所以老公阮偉文反而顯得低調。
榮文蔚與賭王何鴻燊的大女兒何超瓊走得比較近。榮文蔚和丈夫開10周年結婚紀念派對,何超瓊與許晉亨都到場祝賀。
榮文蔚與何超瓊兩人合資開公關公司,因為兩人都是豪門名媛,經(jīng)常接下很多上流社會的慈善活動。
榮文蔚的社交重點不在高爾夫球場,而是接近名流。隱形富豪楊家誠訪港時,榮文蔚就在香港演藝界明星薛芷倫的介紹下,陪同楊家誠喝酒玩夜場。榮文蔚是名媛中的追星族。
《大長今》紅遍香港時,“閔大人”池珍熙訪港,榮文蔚很興奮地借助名嬡身份,近距離親近到池珍熙。
榮氏第四代的其他成員則生活在公眾的視野之外,媒體鮮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