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職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個體差異加大的現(xiàn)象,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因此,根據(jù)分層教學的理論對學生進行了分層教學的實驗,并對一段時間后實驗的結(jié)果做出了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職業(yè)學校;分層教學;實施過程和結(jié)果
由于近年來,全日制普通高中教育的逐漸普及、大學連續(xù)擴招、入學門檻降低等原因,導致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生源呈現(xiàn)質(zhì)量下降趨勢。一方面,學生的總體素質(zhì)與前些年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大,表現(xiàn)為學生的入學成績差異十分明顯,基礎好的能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并且能用英語流利地進行日常會話,而基礎差的甚至連26個字母也讀不準、寫不好。由于基礎差,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不會主動地學習,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更沒有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的自學能力。影響著英語教學任務的完成,也使英語課堂教學與當今教育的主旋律有所偏離。
如何改變英語課堂的這一狀況,重新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職業(yè)學校的一線英語教師,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正視現(xiàn)實,正視學生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素質(zhì)的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提出不同的目標,實施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日有所學,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shù)慕虒W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边@里所說的學習條件指學生學習并達到掌握所學內(nèi)容的必要的學習時間、給予個別指導、全新的學習機會與和諧的語言學習氛圍等?!胺謱咏虒W”就是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學習條件”、必要的全新的學習機會和良好的班級語言學習氛圍。
英語的“分層教學”有其心理學依據(jù)。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學習內(nèi)容主體應在學習者的經(jīng)驗范圍之內(nèi),新知識只能以“最近發(fā)展區(qū)”,即原有知識的邊沿上逐漸擴大外延。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學習內(nèi)容主體應該是不同的。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分層教學”是適合學生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二、分層教學理論在實踐中的探索
根據(jù)分層教學的理論,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做出了以下的嘗試。
1. 需要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層次
依據(jù)新生的摸底結(jié)果和學生的自主選擇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 層為優(yōu)生,基礎扎實,學習英語興趣濃,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13%;B層為中等生,有一定基礎且想學好英語,聽說略有困難,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50%;C層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基礎較差或沒學過英語,對學英語已喪失信心。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37%。這種層次劃分是呈動態(tài)變化的,每次單元測試結(jié)束可根據(jù)學習成績變化進行層次調(diào)整,該升則升,該降則降,以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分層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1)測查的內(nèi)容、難易的程度、考查的結(jié)果等是否科學、客觀、有沒有參考價值,這是個重要問題。
(2)分層對學生的心理沖擊表現(xiàn)為“自卑”,對家長來說是“沒面子”??梢姡龊脤W生及家長的工作尤為重要。
2.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分層
A等學生(學習好的)這部分學生雖然人數(shù)很少,但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自覺精神應加以肯定。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交給他們,要求他們掌握聽、說、讀、寫、練的全部。在課堂提問中把難度大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如,每課后第一練習,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大部分學生不能完全做正確。這種練習我就讓A等學生去做,讓他們給其他同學帶個好頭,調(diào)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B等的學生(中等生)在教學中我把稍微容易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處理,同時,選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如果對話中生詞不多可讓他們讀,為其他人樹立榜樣。有個別詞讀的不正確,我及時加以糾正,并鼓勵他們大膽讀,給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教與學很好地溝通了起來,使這部分學生有了成就感。同時,我還鼓勵他們向A等同學學習,力爭在英語學習上更進一步。
C等的學生(學困生)對他們就提簡單的問題,容易做的題,讓他們多做多練。這樣即可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使他們產(chǎn)生成功感、自信心。學生若做不出,我就采用適當提示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
做到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與淺講多練,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時進度以A、B兩層學生的水平為標準,上課以A、B兩層的要求為公共內(nèi)容。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及時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教學形式也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fā)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3. 評價體系也需要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把完成學習任務及老師對自己的良好評價看成自己最突出的需要,老師的評價使他們產(chǎn)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用一種標準去評價,那C層的學生可能難得受到肯定。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視不同層次而有區(qū)別地進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某個學生來讀Part A,A層的學生則要求他發(fā)音準確,朗讀流利。若讀錯了兩個單詞,評語是:Good! 但還未達到精益求精(Wonderful)。B層學生若某些發(fā)音有誤,一兩處不流利,評語是:Very good! 但C層學生可能錯的要多很多,但如果有那么一點閃光之處(如能結(jié)結(jié)巴巴地讀完),老師就應及時加以肯定,并在此基礎上鼓勵他,評語是:與自己的基礎相比,進步很大,最后還要加一句:Well done! 對學生的聽寫成績更是分層評價。A層學生必須達到90分,才可得 Good,而B 層學生只要在80分以上就行,但C 層學生只需60分有時甚至45分即可。由于職校生須掌握一定量的應用文寫作,所以在三年級就有意識地讓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由于寫作目前對C層學生而言還是難以攀登的山顛,故暫不作要求。批改作文時,若不顧學生所處層次,一概否定,就容易導致B層學生失望、沮喪,降低寫作積極性,甚至懼怕作文;同時對A層學生不提出更高的要求,又容易滋生他們自滿的情緒,導致他們寫作能力的停滯不前。因此在批改時就要善于肯定B層學生的進步。一篇小作文,條理清楚,基本無語法錯誤,沒拼錯單詞,是A層學生寫的,就應這樣評價:Good,如果是B層次學生寫的,就應給Wonderful!有研究表明,及時評價反饋,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沒什么能比成功更鼓舞人心?!蔽以谂淖鳂I(yè)或聽寫或考試后,甚至在課堂上,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都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時時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分層教學效果展示
由于分層次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生獲得了成功與自信。經(jīng)過幾年的共同努力,分層次教學效果明顯,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我班徐紫康同學在第五屆全省的職業(yè)技能比賽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其它陳希等4位同學在全市英語比賽中獲得二、三等獎。我所帶的班在2007年的高考中也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實踐證明:實施分層次教學的班級,教學質(zhì)量都有較明顯的提高。本人今后將在此基礎上繼續(xù)不斷探索,力爭教學成績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英語教學大綱(試用本修訂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南昌三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