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禮儀,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素質,小則屬社會公德,影響國家形象。幼兒禮儀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課”,因此,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建立一個和諧文明的“家”,讓孩子在“禮”中成長。
一、樹立榜樣、以身作則,以“行”來感化孩子
禮儀的本質和核心就是尊重,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事物、對環(huán)境的尊重。幼兒是祖國的花朵,老師的一面鏡子和一個復讀機。我們的禮儀行為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言行。就如我與大班的孩子接觸時,我就覺得他們是非常有思想的,并不是完全地模仿老師,但是老師的許多言行舉止他們都看在眼里,老師的穿著打扮、性格習慣、一般喜好他們會不自覺的在心里對老師有一個定位,在孩子心里扎根很深,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和詮釋!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必須謹慎言行,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與禮儀親密接觸,幫助他們建立禮儀習慣。幫助孩子樹立更多正確的、新的觀念,每天多給孩子微笑,多給孩子鼓勵,多給孩子肯定,多給孩子自由,多給孩子禮儀方面的引導!相信漸漸地,在孩子心里也會種下文明的種子!
二、幼兒禮儀的科學教育,文明校園建構和諧社會
幼兒園已把禮儀列入幼兒園課程,首先將幼兒的禮儀教育注入一日常規(guī)中去,采用多種形式促進幼兒優(yōu)良品質的行成,充分發(fā)掘潛在的教育因素,著重將幼兒禮儀培養(yǎng)與游戲相結合,積累生活經驗,從而提高禮儀教育的效果。幼兒的思維是形象直觀的,通過多種生動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禮儀認知的情感認同,利用游戲、情景練習等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達到習慣養(yǎng)成的目標。
在實施禮儀養(yǎng)成教育過程中,把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一日活動之中。 如手工課上幼兒要向其他小朋友借用剪刀、膠水工具,老師就要適時引導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如果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或者影響了別人的操作要說“對不起”。這樣一來,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的知識。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fā)展。
三、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要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素養(yǎng),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努力。幼兒模仿性強,辨別力差,家長的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fā)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梢酝ㄟ^開家長會、家園小報等方式加強家園之間的聯(lián)系,向家長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從思想上重視禮儀教育,使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協(xié)調同步。老師、家長要做到對孩子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教育,提升幼兒禮儀行為能力的場景,形成動力定勢,并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家庭和幼兒園同步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把禮儀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動中去,如開展親子游戲,親子共同爭奪“禮儀紅旗” 共享成功的樂趣。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認識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行為。此外,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來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促進家庭文明氣氛。孩子與家長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監(jiān)督,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化進程。
總之,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反復性的工作,讓孩子長期生活在講究文明禮儀的環(huán)境中,使禮儀教育得以延續(xù)和進一步加強。我們將一次又一次地撒下這“禮”的種子,深深扎根在幼小的心靈中,綻放出芳香文明的鮮花。
(如皋市長江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