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而差生在各類技工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他們學習差、思想品德差,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與轉化,其不僅不能順利完成學業(yè),而且會影響他們今后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進而對他們的人生產(chǎn)生影響。因此,教育轉化差生刻不容緩。
差生一般有以下心理特征:其一,排斥心理。有些學生往往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或家長錯誤觀念的引導,認為學習好壞沒關系,會掙錢就行。因而他們沒有遠大理想,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其二,自卑心理。有些差生最初也有過上進心,也試著努力過,但因方法不對頭或虎頭蛇尾,最終成績還是上不去,后來便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其三,逆反心理。差生由于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冷落,久而久之,就故意和老師唱對臺戲,課堂上搞惡作劇,課后制造事端。
針對差生這些特點,教師要深入了解差生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家庭、個人經(jīng)歷、興趣愛好、人際關系等,找出原因,以便對癥下藥,選擇最佳的教育轉化方法。
一、通過愛心感化,使學生樹立遠大志向
轉化差生,教師首先要接納他們,不能因為他們“差”就疏遠冷淡他們,更不能冷嘲熱諷,切忌采取單一說教和“嚴管”的方法。要在老師心目中和班集體中給他們應有的位置,從各方面真心實意地去關心,使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班級這個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沒有受到歧視,自己不努力學習,不糾正錯誤,就對不起老師和同學們,再不能給班級“抹黑”。這樣,老師可因勢利導,用名人事跡去啟迪,設身處地為他們將來著想,幫助其樹立遠大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二、通過閃光點的挖掘,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地方,他們在學習方面一時落后,可其他方面卻很突出。他們有的是運動場上的健將;有的是文藝活動的尖子;有的是辯論中的能手。教師要充分挖掘差生的閃光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聰明才智,用他們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帶動其他方面的進步,是轉化差生的重要途徑。老師的一個信任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鼓勵性的點頭微笑,無不傳遞著對他們的肯定,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使之成為奮發(fā)進取的推動力,老師可幫助他們制定階段學習目標,目標不宜過大,在短期內(nèi)只要努力就可達到,使他們找回自信心。
三、通過耐心疏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
由于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差生改進缺點難免有些反復。當他們再次犯錯誤時切不可生氣責罵,避免簡單粗暴,決不用“不可救藥”、“朽木之材不可雕”之類的語言說學生。教師應該有信心,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改過的勇氣。處理問題以疏通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有逆反情緒的學生諒解寬容;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給予鼓勵;對有排斥心理的學生逐漸疏導。對老師的寬容,差生大多會懷著感激和悔改的心情,用實際行動來改正錯誤。這樣反復加強他們的自我約束力,從而增強他們的意志品質,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差生的轉化要以愛心和耐心為前提,以寬容和信任為基礎,以鞭策鼓勵為手段,教師要與學生和家長緊密配合,為他們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密切注視他們的發(fā)展變化,及時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不斷更新目標,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看到進步的希望,逐漸地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成武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