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雅虹
〔關鍵詞〕 主題活動;實踐;感悟
〔中圖分類號〕 G633.98〔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01(A)—0014—01
一天,一位學生在周記中寫到:“過幾天,生日就要到了,我既想和父母過又想和同學過,但是,我又覺得和誰過都沒有意義,難道十八歲的生日就這樣悄無聲息又毫無意義地過去嗎?”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十八歲生日,那年是高三最緊張的時刻,學校為我們高三學生組織了一個成人儀式。當時的一幕幕畫面我仍記憶猶新,讓我體會到了成人的幸福與沉重,那一次活動在我短暫的生命里是多么重要??!那么,我為什么不能為我的學生們組織一個十八歲成人儀式呢?
第二天,我在班上說了這件事。當時,正值奧運期間,我讓學生們每天關注奧運賽事,體會奧運健兒展現(xiàn)出的拼搏精神,因為這些正是高三學生不可或缺的品質。
高三語文課本上有兩篇文章——《人生的境界》和《人是什么》,剛好與這個活動的主題相關,結合這兩篇文章,我讓學生們去思考:十八歲生日如何度過?十八歲有什么意義?成人后我應該肩負起什么?人生的境界是什么?我的價值如何體現(xiàn)?
在活動前,我還讓學生以十八歲生日為主題辦了一期黑板報,另外,我準備了一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這是一部描寫二戰(zhàn)時期八個士兵拯救一個士兵的故事。被救的士兵瑞恩有三個親兄弟接連在戰(zhàn)場上死去,為了讓他能夠活著回去照顧年邁的母親,上級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他活著回去。在整部影片里,有戰(zhàn)爭的殘酷、人性的溫和、團隊的合作、機敏的作戰(zhàn),有毅力、有責任、有溫馨,有太多感動和震撼的元素。
選擇這部影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責任的重要性。日常學習中他們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意志力,遲到現(xiàn)象無法杜絕,獨立意識不強,究其根本與缺少責任心有很大關系,所以選擇這部影片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認清成人之后必須肩負起的責任。
這個成人儀式是由觀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開始的。影片很長,將近三個小時??赐暧捌?,我讓學生談感受,他們的體會比我想象的更為深刻。他們說到了和平與戰(zhàn)爭,珍惜今天的幸福;說到了團隊精神,勇于拼搏;說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士兵的可愛……更令人鼓舞的是更多的同學談到了責任。影片中那個帶領士兵機智勇敢作戰(zhàn)的上尉,他原本是一位老師,有著體面的工作和溫馨的家庭,但是為了國家他離開了家園,帶領部下浴血奮戰(zhàn)。還有士兵瑞恩,在戰(zhàn)場上得知可以即刻回家的消息時,他卻毅然決定留下來和自己的戰(zhàn)友們繼續(xù)戰(zhàn)斗,此時他忘記了自己的安危,放棄了回家的權利,忘卻了自己已經失去三個兒子的母親。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勇敢,如此無畏呢?是責任。學生被他們的光輝形象深深感動的同時,更加明白了責任的重要性。
接下來,當幾位同學讀出自己十八歲人生感言的時候,我看到有些同學哭了。感言之后大家都沉醉在一片溫馨與祝福中,每個人的臉上都呈現(xiàn)出甜蜜的微笑。
學生們點起了生日蠟燭,我想,他們手中拿著的不就是屬于自己的希望之火嗎?每個人的希望只能由自己去實現(xiàn),學生的前途和命運是由他們自己主導的。作為老師,我們所要做的只能是讓他們手中的希望之火不滅,讓其燃燒得更加光亮。
最后,學生們在黑板上紛紛留言,有幾個同學這樣寫道: “我能行!我能飛! 只流汗水,不留遺憾?!?、“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到最后永不放棄。”
活動僅有幾個小時,但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次看似平常的活動卻帶來了巨大的意義。平時,我們苦口婆心地教育學生這樣做那樣做,讓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永不放棄??墒?,卻往往是事與愿違,學生并不買賬。然而,這次幾個小時的活動卻實現(xiàn)了我們平時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其實,教育是一種藝術,教育是不局限于某一種方法的,是一個開放的、有很大空間的領域,在這個領域里,不同的老師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這也是這次活動帶給我的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