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梅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以下四種方法被實踐證明是特別行之有效的: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精心設計和安排課堂教學,通過用英語回應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鼓勵學生講英語,用好多媒體教學技術。
關鍵詞英語 學習興趣 激發(fā) 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
興趣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作為推動人們求知的巨大原動力,其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是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的。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①教育家陶行知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出發(fā),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②19世紀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則從反面感嘆:“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③
英語國家現(xiàn)代文明的標桿效應,使英語在中國高校的教學課程體系中被重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諸如作為單科課程的學時最長、學分最多,英語成績不達標(所謂過“四六級”)不能畢業(yè)或拿不到學位,等等,但是,英語在中國畢竟是外國語,對于一般學生來講,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和運用平臺,加上有些學生過去中小學時期的成績不理想,導致部分大學生在高校中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進而惡性循環(huán)地影響英語成績的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喪失成為當今中國高校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最大非智力障礙因素。正其所謂“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如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問題的論者與行者不計其數(shù),成果汗牛充棟,但仍沒能根本解決問題,因而仍是一個常談常新的問題。這里筆者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相關探討和實踐加以總結,誠請大家指教。
本文所謂英語學習是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公共英語課的學習。我們認為,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親其師,信其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古言說,“親其師,信其道”,也就是說,學生喜歡老師,才會學好他所教的知識。這是符合實情的,一般說來,學生喜歡某位教師,其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就會厭學。教育本身是充滿情感和關愛的工作,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和制約學生的學習心理傾向,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所以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條件之一。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tài),以及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外多與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困難以及對教學的看法,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學會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盡可能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通過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贏得學生的好感。
2打鐵還得自身硬:精心設計和安排課堂教學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興趣的主要陣地,要想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就必須先要使英語老師的教學值得產(chǎn)生興趣,亦即“打鐵還得自身硬”。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根據(jù)教材選用合適的教具,精心設計和安排教學內(nèi)容、課堂導入、教學形式等。
就教學內(nèi)容來說,除了教材內(nèi)容之外,還應該著重滲透和延伸講授以下內(nèi)容:一是專業(yè)性或職業(yè)性內(nèi)容,也就是與學生專業(yè)或職業(yè)發(fā)展相關的內(nèi)容。例如對于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的學生,就應該多講外貿(mào)英語。二是就業(yè)導向性內(nèi)容。例如在寫作中安排“個人簡歷”(Resume)的寫作。三是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等語言文化背景內(nèi)容。實踐證明,學生由于對異國文化不熟悉造成英語學習的困難,是影響其英語學習興趣的主因之一。四是能滿足學生亟需的內(nèi)容,諸如學習方法、考試、兼職、出國、婚戀、網(wǎng)絡等等內(nèi)容。五是社會生活常識內(nèi)容。例如飲食、健康、業(yè)余愛好等內(nèi)容。
就課堂導入來說,開門見山直接進入主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教師上課的第一步是要把學生引到特定的語言學習情境之中,活躍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見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很多,諸如復習導入法、預習導入法、談話導入法、懸念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師生交談互動導入法、利用媒體和圖片直接導入法,等等。教師應根據(jù)不同類型、不同內(nèi)容、不同形式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使用相應的導入方法。例如,在教Herberts Homecoming(《赫伯特回家》)④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懸念導入法,在正式進行課文學習之前,先讓學生設想主人翁Herbert的歸家將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創(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學生去設想與猜測,引導學生饒有興味的學習課文、檢驗自己的猜測。
就教學形式來說,應該多運用情景教學法和討論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形式可以是情境對話、模擬招聘、模擬采訪、角色表演(role play)、同學聚會等。例如根據(jù)學生“追星”的愛好,在講解邁克爾·喬丹的作品“I Cant Accept Not Trying”(《我不能停止嘗試》)⑤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模擬采訪。討論教學法的具體形式可以是 “pair work”、“team work”或分組討論。話題既可以來自課文,也可以由教師或學生自己設計。例如,《新編大學英語實用教程》第一冊的Unit 6的主題是“Health and Diet”(健康與飲食),⑥討論話題就可以是“健康有利的飲食習慣”等。自己設計討論話題應盡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諸如“怎樣獲得招聘信息”、“怎樣準備應聘材料”等。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同教學形式的使用方法、使用時間的長短、學生的反應等等都是非固定的,都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所以教師在使用中要見機行事,根據(jù)課堂氣氛適時調整變化,巧妙地因勢利導,機智地應對課堂中的特殊氣氛和突發(fā)因素,否則,難以收到所希望的效果。
3一舉兩得:用英語回應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鼓勵學生講英語
語言本身是交流工具,語言教學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交流,這種交流理應成為英語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講,在師生的英語交流中,當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可以表情達意,同時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時,便會產(chǎn)生某種成就感,并因此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這種語言交流?這里有一種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方式,這就是老師用英語及時地回應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一方面這本身是師生英語交流的方式,另一方面這樣做也就是在用激勵教學法鼓勵學生開口講英語。
認知科學表明,學生對自己成敗的歸因,直接受教師對其表現(xiàn)所作出的反饋的影響。在師生交流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學習情形的反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英語教師的反饋態(tài)度是正面的、肯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就會增加;反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被挫傷,喪失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及時地、正面地傳遞評價信息。當然,在英語課堂上一定要用能讓學生聽得懂的英語來表達。對于學習上暫時遇到困難、成績不理想而厭學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對學習進步快的學生要及時肯定表揚。至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不管回答的情況怎么樣,教師都應該先應該表揚、肯定其學習積極性,然后再對其回答情況進行積極評價。
4用好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內(nèi)容圖形化、色彩化、故事化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常規(guī)的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教學內(nèi)容圖形化、色彩化、故事化,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賞心悅目的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改變字體、字號、顏色,添加圖案,而且還可播放電影、歌曲、動畫,集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的課件演示起來快捷、方便,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抽象晦澀、讓人昏昏欲睡的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多媒體教學還能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聽說技能訓練中,它把講授、演講、例解、應答等結合起來,學生邊看、邊聽、邊想、邊說,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大增。
多媒體資料從何而來?教師應該在充分用好教材配套多媒體光盤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網(wǎng)上下載、購買影像資料等多途徑獲取各種真實的語言材料。多媒體教學具體如何進行?除了精心做好PPT課件之外,還要靈活運用其它多媒體材料,例如利用影片節(jié)選介紹相關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引導學生分析CCTV-4、CCTV-5、CCTV-9、CCTV-10等電視節(jié)目中的時事新聞、文化廣角、異域風情、跨文化交流規(guī)則的漢英差異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結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克服困難、樹立自信的內(nèi)因,是學習知識、開啟伶俐的鑰匙;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式多種多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上述四個方面不一定都是創(chuàng)新,但它們是被我們的實踐所證明了的、行之特別有效的方法,只要用得好,效果佳,不是創(chuàng)新勝似創(chuàng)新!
注釋
①論語·雍也.
②陶行知.新教育.教育潮,1919.9(4)第1卷.
③鄭文樾.烏申斯基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8.
④李觀儀.新編英語教程(第一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5.
⑤翟象俊等.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85~87.
⑥梁毅.新編大學英語實用教程(第一冊).外文出版社,2009:111~132.
參考文獻
[1] 布羅菲著.激發(fā)學習動機[M].陸怡如,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 黃甫全,王本陸.現(xiàn)代教學論學程[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 商繼宗.教學方法現(xiàn)代化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 鄭文樾.烏申斯基教育文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西·索洛維契克著.學習興趣[M].袁長在,甘雨澤,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6] 葉瀾.新編教育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7] 張承芬.教育心理學[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8] 佐藤正夫著.教學論原理[M].鐘啟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 管衛(wèi)東.獨立思考——新教科書時代的英語學習方法[J].英語沙龍,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