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別從招生數(shù)量、在校生數(shù)量,師資情況和基礎設施等三大方面,通過分析05~07年《北京市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資料》等相關數(shù)據(jù),對北京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進行了對比,旨在具體地了解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狀況,尋找制約因素,分析原因,以期促進高等教育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 公辦高校 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5-0050-02
【Abstract】Referring to the statistics in Education in Beijing,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are compared in term of the number of enrolling students, number of all the students registered, the status of all the faculties and the facilities in the schools aiming to get a hint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for the help of the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Comparison
一、招生數(shù)量與在校生數(shù)量對比
首先,我們詳細分析了2005~2007年北京公辦普通高校和民辦高校的學校數(shù)量、在校生數(shù)量、生均在校生數(shù)量、招生數(shù)量以及校均招生數(shù)量等指標,以作比較。具體情況是:
1.學校數(shù)量上,每年公辦高校的數(shù)量均多于民辦高校。
2.學生數(shù)量方面,公辦高校的學生絕對數(shù)量和校均學生數(shù)量每年都遠遠大于民辦高校。從民辦高校內部看,普通高校在校生數(shù)遠遠低于高等教育機構,但校均學生數(shù)量都大大高于高等教育機構。
3.招生數(shù)量上,公辦高校每年的絕對招生數(shù)量和校均招生數(shù)量都高于民辦高校。但民辦普通高校每年校均招生數(shù)量最多,都在2200人以上,既大于公辦高校(2000人以下),更遠遠超過民辦高等教育機構(800人以下)。
二、師資情況對比
我們從2005~2007年專任教師和兼任教師的數(shù)量、專任教師職稱情況進行比較,主要分析指標包括專任教師年齡結構、專任教師學歷等四個方面。具體情況是:
1.數(shù)量對比
(1)從專任教師和兼任教師的數(shù)量看,公辦高校專任教師的數(shù)量大大多于兼任教師,民辦普通高校專、兼任教師的數(shù)量基本持平,而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兼任教師的數(shù)量則大大超出了專任教師。
(2)公辦高校生師比每年都達到且大大低于本科基本辦學條件標準。[1]民辦高校除05年達到??苹巨k學條件的要求外,06年和07年都未能達標。但民辦普通高校的生師比每年都能達到本、專科的辦學標準,而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生師比卻連每年專科辦學條件的標準都不能達到。
2.職稱比較
北京市公辦高校連續(xù)三年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比例均在50%以上,都達到且超過了教育部關于本科監(jiān)測辦學條件(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大于30%)的標準。民辦高校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比例連續(xù)三年都在30%以上,盡管低于公辦高校,但也達到了上述標準,但是中級及以下職稱的教師比重過高。
3.年齡結構
北京普通高校36~60歲之間的專任教師最多,占半數(shù)以上比例,35歲及以下的教師較少,61歲及以上的教師最少,呈現(xiàn)出合理的兩頭大,中間小的梯隊結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專任教師年齡結構也呈現(xiàn)出同樣的特點,但35歲及以下年齡的教師增長較快,61歲及以上年齡的教師所占比例則逐漸下降。
4.學歷比較
普通高校研究生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均在60%以上,占絕大多數(shù),遠遠超出了教育部關于本科基本辦學條件的標準(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大于30%)。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研究生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也超出了這一標準,且遠遠高于高職辦學條件(大于15%)標準,但是本科及以下低學歷的教師的比例較高,達到了60%多。
三、基礎設施對比
最后,我們對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的辦學基礎設施情況進行了比較。
1.公辦高校的圖書數(shù)量和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價值每年都在穩(wěn)步增長。而民辦普通高校只有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價值呈每年增長態(tài)勢,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只有圖書數(shù)量在穩(wěn)步增長,但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價值卻在不斷下降。
2.公辦高校生均圖書數(shù)量和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都在穩(wěn)步增長,而且都大大超過了本、專科基本辦學條件標準。[2]而民辦高??傮w上看,生均圖書數(shù)量和生均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價值都遠遠未達到專科辦學條件標準。民辦普通高校生均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的價值達到了本、??妻k學條件標準,但生均圖書06年和07年都未能達標。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在生均圖書數(shù)量和生均教學、科研和儀器設備價值兩方面都大大低于??妻k學條件標準。
四、狀況解析
北京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相比,整體處于絕對劣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發(fā)展歷史不同。民辦高校發(fā)展歷史非常短暫,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不過30年,各方面根基較淺。而公辦高校的歷史則相對較長,有的甚至達百年之久,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各方面基礎雄厚。
2.政府政策和法律使然。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規(guī)定“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999年夏,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wěn)定來源。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舉辦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辦學經費由舉辦者負責籌措,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支持?!保?]
在政府的意識形態(tài)中,民辦教育的定位就是如此。那么,在這種思維下對民辦高校的投入和扶持也就非常有限,加之民辦高校家底薄,抗風險能力差等因素,致使民辦高校盡管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但比起公辦高校仍然相差甚遠,難以與之抗衡。
3.民辦高校自身經濟實力問題。當前,民辦高校的經費主要來自學費收入、辦學者的集資及各種社會捐資和少量的政府補貼等。其中,以學費收入為主。由于學費水平數(shù)量有限,加之辦學時間短,前期投入大,政府補助難以獲得,辦學者投入和社會捐資甚少等原因,使得資金比較短缺,在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4.生源問題
高中畢業(yè)生雖然逐年增加,近年來增加更快。但由于公辦高校擴招和教育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沖擊,民辦高校的生源趨于緊張。一方面,民辦高校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學費,需要多積累學費才能改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生源緊張的不利因素,這就增加了籌集改善辦學條件經費的困難。
5.辦學思想與內部管理問題
由于民辦高校在經濟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方式,有些舉辦者將學校視為營利機構,辦學動機不端正,功利性較強,辦學不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才,而是以獲取某種利益為目的,導致教學投入不足。目前,有些民辦高校存在家族式管理、企業(yè)式管理等,缺乏民主和監(jiān)督,把學校視為己有,經費隨意支取挪用。這同樣成為改善辦學條件的重要不利因素。
總之,北京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民辦高校雖然發(fā)展較快,但仍然存在辦學規(guī)模小、師資力量不夠穩(wěn)定、結構不夠合理、辦學條件較差等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支持與重視。
參考文獻
1 基本辦學條件指標.本科合格生師比18∶1;??坪细裆鷰煴?8∶1
2 基本辦學條件指標.本科: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5000(元/生).生均圖書100(冊/生);??疲荷虒W科研儀器設備值4000(元/生),生均圖書80(冊/生)
3 引自《高教法》第七章第六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