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元認知與元認知策略概念入手,探討了元認知策略與學習自主性之間的密切關系,制定了元認知策略培訓模式。最后對實施策略培訓所遇到的困難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學習者自主性 元認知策略 策略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5-0045-02
【Abstract】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metacognition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nd learner autonomy is explored and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model is designed.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apply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model.
【Key words】Learner autonomy Metacognitive strategy Strategy training
元認知與元認知策略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有效地改變?nèi)绾谓毯腿绾螌W,如何教與學的問題是認知科學的范疇,而元認知理論植根于認知(cognition)科學。因此,在以提倡“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當今大學外語教學改革中,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能力和元認知學習策略對外語教學有著巨大的意義。
一、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
元認知是近20多年來認知科學中比較有影響的概念之一。美國社會認知發(fā)展心理學的創(chuàng)立者,斯坦福大學教授Flavell在對兒童的思維過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元認知概念。元認知(metacognition)是指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它包括對自我的認知能力和對當前正在發(fā)生的認知過程的認知,以及對兩者互相作用的認知(Flavell,1979)。元認知能力就是人們在元認知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它同記憶能力、言語能力一樣是智力的必要構成部分。在元認知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元認知策略,它是學習者在對所完成的任務及相關的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管理學習資源,選擇學習操作和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調(diào)控的策略。Wenden(1991)曾指出沒有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者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沒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成績以及確定未來的學習。20世紀90年代,為了引起人們的重視,O’Malley Chamot(1990)與Oxford(1990)把元認知從外語學習策略中分離出來。Gramham(1997)認為,由于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生計劃,控制和評價自己的學習,因而,它對提高學習成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文秋芳(2001)、張文鵬(2002)等人也在各自的研究中提及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認為它是高于認知策略的策略。外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其最終的目的是掌握語言知識技能,使語言知識技能內(nèi)化,達到自動輸出語言的效果。以往國內(nèi)外有關元認知與學習的研究證明,使用元認知策略,能加速這一內(nèi)化過程。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被列入我國教育部2004年新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中?!墩n程要求》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描述如下:“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薄墩n程要求》為今后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在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轉(zhuǎn)變。這就需要教師在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開發(fā)其自主學習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灾鲗W習其主要特征是學習者能夠承擔學習的責任,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態(tài)度。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息息相關。在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國內(nèi)外眾多研究發(fā)現(xiàn),成功的學習者更善于運用元認知策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計劃、監(jiān)控和調(diào)整。教會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變成為積極主動地尋求知識,即從“要我學”轉(zhuǎn)變成“我要學”。所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于元認知策略的掌握。
二、元認知策略培訓
相關的策略研究表明學習能力差的學習者可能會通過學習策略的具體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O’Malley Chamot,1990),而將原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結合起來進行訓練能夠加強策略的遷移(Brown et al,1986)。對于那些經(jīng)過訓練卻沒有提高學習效果的現(xiàn)象,研究者(Flavell,1979)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某些訓練中,被訓練者只是學會了策略的具體操作,但對策略的功能還不了解,即關于策略的元認知水平?jīng)]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學習策略訓練的核心任務和最終目的是要提高學習者的元認知水平。
雖然目前關于元認知策略培訓的研究不少,但主要理論的綜述及可行性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實踐元認知策略培訓模式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經(jīng)驗,在這方面急需探討研究。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本文作者結合前人學習策略培訓的方法,制定以下元認知策略培訓模式:
1.培養(yǎng)元認知意識
元認知意識的培養(yǎng)是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前提條件,只有當學生具備了元認知意識,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地學習元認知知識,運用元認知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教師可以通過講座、小組討論及舉例演示等方式向?qū)W生講解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意識的目的,為培訓做準備。
2.培訓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培訓的模式有教材滲透式和教學活動滲透式。教材滲透式是把學習策略的訓練滲透到教材的每個單元中,而教學活動滲透式就是把學習策略的訓練滲透到語言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也叫以學習策略為主的教學模式。兩種模式中,作者認為教學活動滲透式更適合策略的培訓,因為在這種模式的訓練中,教師首先直接明了地向?qū)W習者介紹、演示某些學習策略,并讓學習者試著使用這些策略,然后在其他教學活動中,“隱藏式”地滲透學習策略。這種模式不受教材的限制,不管教材是否涉及學習策略的訓練,教師總要把學習策略的訓練滲透到教學活動之中,并給學習者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練習。下面作者以寫作課為例,演示如何運用教學活動滲透式模式培訓元認知策略。
教師要求學生寫兩篇作文,題目為“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 of Sports”與“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這兩篇作文在形式與風格上非常相似,前者用于教師演示,后者用于學生練習。
首先,教師向?qū)W生介紹“功能準備”這一元認知策略,它是指事先為將要執(zhí)行的某個語言學習任務做好準備并演練語言結構(O’Malley Chamot,1990),并說明這一策略可以用于寫作前,起到寫前準備的作用。具體方法如下:
“看到“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 of Sports”這一題目時,你們會想到哪些發(fā)展段落的方法和表達方式?”(教師)
“可以用主題句加論點的方法展開段落?!保▽W生)
“也可以用主題句加例證的方法展開段落?!保▽W生)
“會想到哪些表達方式?”(教師)
“表達方式可以用表示轉(zhuǎn)折的過渡句如: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n/by contras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nevertheless等,使得段落之間具有良好的銜接性?!保▽W生)
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寫作過程中還運用了哪些其它學習策略,二是如何運用了這些策略。
最后教師安排學生寫第二篇作文“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這篇作文在寫作方法上與第一篇相似,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的學習策略得以鞏固。
通過寫作前的有聲思考(think-aloud),教師“隱藏式”地滲透了學習策略,并給學習者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練習,這樣教師就把學習策略的訓練滲透到了語言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不受教材的限制,并使得策略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
3.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目標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隨堂測驗、階段考試或期末考試的成績提醒學生處于什么位置,讓學生找出自身不足并制定出符合個人情況的學習計劃,包括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確立力所能及的目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了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改善自己的弱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習成績。
4.引導學生監(jiān)控學習過程
自我監(jiān)控是元認知策略培訓的關鍵。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自己制定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復習。并督促學生每天記學習日記,這也是很有效的自我監(jiān)控的方法,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理清思路。
5.幫助學生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在整個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目的是為了隨時掌握學習的進展程度和效果。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難點、弱點以適時調(diào)整下一步的計劃和目標。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自評表”,讓學生課后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總結,有利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
三、結 論
由于語言學習環(huán)境和語言學習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就如何實施策略培訓方案而言,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實施方案。而且培訓方案的實施也有如下困難:①很多元認知策略實際上是關于語言和語言學習的一些認識,這些認識很難進行演示或示范,而只能通過討論、解釋等方法來使學習者形成認識;②由于元認知策略本身是宏觀性的,不具體的,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總體指揮作用,培訓的效果往往也不能馬上顯現(xiàn)出來,這就對培訓成果的評估造成相當程度的困難,所以教師除了使用調(diào)查問卷之外還要采取觀察、訪談、日記、口頭報考等多種方法,從而正確全面地評估元認知策略培訓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Flavell,J. H.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10):906~911
2 Wenden, A.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1
3 O’Malley, J.M. Chamot. 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90
5 Graham, S.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M]. Clevedon, Englang: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6 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7 楊小虎、張文鵬.元認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相關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4(3):213~218
8 Brown,A.B.Armbruster and L. Baker, 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in Reading and Studying[A]. in J.Orasanu(ed.).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C]. Hillsdale, NJ: Law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