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工作方法來自麥肯錫、波士頓、貝恩、蓋洛普、科爾尼、羅蘭貝格、美世、翰威特。這是讓咨詢顧問除了思考模型之外,區(qū)別于大多數(shù)人的高效率原因。
DO
1 幾乎每家咨詢公司都有一套系統(tǒng)來記錄顧問的時間使用情況:每小時在干什么,在哪個項目里,還是在學習。一方面,顧問以這個工作時間按小時跟項目經(jīng)理算薪酬,級別不同薪酬不同。另一方面,計算顧問單位工作時間、投入在項目上的總時數(shù)以及項目收益,便可以計算出每位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產(chǎn)出比。這是他們是否獲得晉升的參考數(shù)據(jù)之一。作為個人來說,投入時間越短產(chǎn)出越高,對他們越有利。這或許是顧問們不得不變得越來越高效的現(xiàn)實原因。
2 來自麥肯錫的經(jīng)驗:“正確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請你確保自己正在解決的是正確的問題——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給你的那個問題。”
3 厘清你的“天生優(yōu)勢”和“能夠學會的東西”的差別,建議做一次蓋洛普的“優(yōu)勢識別器”測評,認清自己由“才干”(Talent)“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組成的個人優(yōu)勢是什么,然后在工作中“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無論什么優(yōu)勢;控制你的弱點,無論是什么弱點”。
4 使用SWOT分析方法來處理事情。即面對任務時,先界定這件事情可能存在的“S”-Strength(優(yōu)勢),“w”Weaknass(弱勢),“O”-Opportunity(機會),“T”-Threat(威脅)分別是什么。其中,S、w是內(nèi)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5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6 運用麥肯錫的“七步成詩”來解決問題,所謂“七步”就是陳述問題、分解問題、刪除非關鍵問題、制定執(zhí)行計劃、對計劃進行分析和論證、綜合結果并提出建議、得出結論并展示。
7 運用SMART原則來制定目標。以確保:1 它是具體的(Specific):2 它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3 它是可以達成的(Attainable);4 目標是符合實際的(Relevant);5 制定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8 以事實(數(shù)字、專業(yè)意見、調(diào)查結果)為依據(jù),會讓你的想法更容易推行下去。
9 通過反復問“為什么”來界定問題。比如A說“我討厭周末天晴”,為什么?因為“每次周末天晴我總是很疲憊”,為什么?“如果周末是晴天,我的女朋友會拉著我逛一天的街,這使我很疲倦”,為什么?“可能我女朋友不知道逛街會使我筋疲力盡?!眴柕阶詈竽銜l(fā)現(xiàn),解決方案是讓他和女朋友談談,而不是需要“改變天氣”。
10 為每天的任務制訂一張優(yōu)先表:一、評估事情的可做性和重要程度;二、去掉不必要做的事情或別人可以代替你完成的事情;三、記下你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并預估需要花費的時間。
11 使用“PAEI”管理角色模型讓自己的團隊更有執(zhí)行力,確保你的團隊里有以下4人:業(yè)績創(chuàng)造者(Producer),他往往關注的是短期目標,能帶來短期效益;行政管理者(Administrator),他關注短期控制,能帶來短期效率;企業(yè)家(Entrepreneur),他關注長期目標,能帶來長期效益;整合者(Integrator),他關注長期控制,能帶來長期效率。
12 一個導師是不夠的,最好是成立一個專家小組(你的幕僚),有問題和疑惑可以最先找這個小組的人求助。
13 使用“六頂思考帽”,它能避免團隊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zhí)上,強調(diào)“能夠成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它分別代表“中立客觀的觀點(白帽子)、與邏輯相符的正面觀點(黃帽子)、警示與批判的觀點(黑帽子)、直覺和預感(紅帽子)、創(chuàng)造力的想法(綠帽子)、指揮控制(藍帽子)”等6種思考角度。
Don’t
1 不要用概念去解釋概念。
2 不要僅靠PPT、INTERNET來學習知識,而從來不看專業(yè)書籍。
3 不要執(zhí)著于解決自己不太懂的難纏問題,而耗損做其他大量“必須完成工作”的時間。
4 “先做緊迫的事,然后再做不緊迫的事。先做已發(fā)生的事,然后做未發(fā)生的事。先做別人的事,然后再做自己的事。”很顯然,上述各種準則,都不符合高效工作方法的要求。
5 避免使用復雜、間接、推導性的方法。
6 分工不明確,多人做同一個工作項內(nèi)容。
7 出售你的工具而不是知識(就咨詢顧問來說,不是向客戶展示你所能使用的咨詢工具有多少,而是你的經(jīng)驗和分析能給他帶來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