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fā)展與學生人數(shù)增加,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內容越來越多。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實際簡單談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現(xiàn)狀與出路。
越來越多的工作內容
高校輔導員一般都要管理200名以上的學生,常常都是從天亮忙到天黑。工作內容多而不精,真正花在本職工作上的時間很少。下面我們看看其工作的幾個方面:生源的增加給學生工作增加難度。我們應該知道200人出現(xiàn)的問題決不是100人出現(xiàn)的問題的雙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學生進校素質相比從前有所下降、行為習慣方面存在問題教多,學生工作難度加大[1]。
1.時代發(fā)展,社會變化,學生的思想觀念多元化。目前在校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誠信意識較差等問題較多,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比比皆是,學生之間相互攀比現(xiàn)象嚴重。
2.學生心理問題多,學生工作壓力增加。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多為80后出生,屬于獨生子女的一代。他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要什么有什么。許多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遇到人際交往、學業(yè)、戀愛、就業(yè)等挫折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大學生心理工作任務也十分緊迫與艱巨。
3.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手機,越來越便宜的價格與功能的多樣化使得很多學生人手一部。一些學生玩物喪志,整天沉迷于手機游戲、手機聊天等等,還有少數(shù)學生使用手機作弊。再比如說網(wǎng)絡的應有,大部分學生使用網(wǎng)絡來查詢資料、了解時事、聯(lián)絡同學等,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沉湎于網(wǎng)絡,荒廢學業(yè),常常不上課甚至夜不歸宿,成癮的大有人在,很多因此修學、退學。
4.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們輔導員需要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對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工作上面去。從低年級開始實行培訓,以班會、講座、實習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在高年級學生中,應該多多教育,指導他們先就業(yè)、再擇業(yè)、將來有條件再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工作的長時間性使得我們工作內容大大增加[2]。
5.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繁忙。比如晨練、上課、檢查學生宿舍、晚自習,從早忙到晚。每學期初的學生評優(yōu)活動到學期中入黨積極分子確定,黨員發(fā)展等事項無處不需要輔導員的負責和參加,這些工作本身就占據(jù)了最多的日常時間。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出路
工作內容很多,有些難度也很大,關鍵是:有問題不怕,主要是如何解決問題。我覺得解決輔導員內容繁雜的工作,提高工作積極性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從自身角度出發(fā)。第一點:政治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較高。輔導員是高校戰(zhàn)斗在德育工作第一線的同志,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責任重大,任務艱巨,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增強自身理論素養(yǎng),為更好地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礎。另外只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輔導員才能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用自己正確的思想、優(yōu)良的品德、良好的行為、淵博的學識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政治素質過硬,還要諳熟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相關知識,成為一專多能的專家。
第二點:責任心演變——細心工作、愛心教育、耐心幫助。我們工作首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這樣才能使得工作細心,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對待學生像對待親人一樣充滿愛心,耐心地幫助他們。比如說現(xiàn)在獨生子女很多,剛入校的新生肯定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出現(xiàn)了孤獨感和空虛感、學習方法不適應、人際關系不適應等等挫折。這就需要輔導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細致的與他們就行多方式的交流,給予正確引導。
第三點:掌握日常工作技巧。學生的日常管理,是輔導員工作量最大的一個方面。為做好這一工作,應學會一些工作技巧。首先,積極關心他們,拉近距離,將班級演變成一個大家庭,師生一家,家長關心每一個成員。比如說學生請假回家,我都會跟他說一句路上注意安全,雖然很小的事情,但是卻體現(xiàn)出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這樣才能很好的開展工作[3]。其次,平等對待學生,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絕不偏袒熟人或有關系的同學,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到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使他們都敢于說真話,服從我們的指導與教育。再次,凡是多看、多聽、多想。有調查才有發(fā)言權,為此,應堅持這種做事原則,從多方面了解一個事情,及時正確的處理好問題,使學生心悅誠服。
第四點:抓好學生干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工作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干部是學生工作的基石,他們來源于普通學生,更加了解學生。所以我們要重視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養(yǎng),一批好的學生干部才能帶出一個好的班集體。所以,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應以輔導員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學會管理,成才成長。
2.從學校方面出發(fā)。輔導員工作的現(xiàn)狀和出路單單從自身角度是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的,學校的大環(huán)境也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與指導[4]。
第一:進行專業(yè)化培訓。通過系統(tǒng)培訓,不斷幫助輔導員堅定政治信念,提高理論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增強責任心和實踐能力。
第二: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學生工作。應該給輔導員配備必要的設施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工作熱情,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第三:加強管理,完善激勵制度。要建立符合工作實際、有一定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輔導員考核體系,有具體的考核細則,定期考核,注意全面考核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及工作實績,對表現(xiàn)優(yōu)異者應適當提高崗津貼標準,并與職稱晉升有機結合。
第四:保障進修體系,積極引導輔導員再學習,并參加與工作相關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如參加心理咨詢培訓,職業(yè)策劃培訓等等。鼓勵他們積極向上,走出去讀研,讀博[5]。
第五:指明工作方向,解決后顧之憂。在現(xiàn)有輔導員工作制度并不很完善的情況下,很多輔導員充當了客串或者兼職的角色,做一段輔導員之后就轉崗進入教學。
[1]范冬妓.輔導員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
[2]周先進.高校德育環(huán)境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孫喜亭等.高等教育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司江偉.20世紀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發(fā)展對比[J].科學管理研究,2003.(1).
[5]高燕.柔性化管理下的心理契約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