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以人為本”以及“全人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在高等院校的實踐和推廣,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有了顯著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使大學生的學科素質,如:認知能力、實踐和科研能力等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高校在知識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然而,時常出現(xiàn)的高校學生自殺、情感冷漠、行為異化等現(xiàn)象讓人震驚和心痛,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突現(xiàn)了高等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認真思考導致這些悲劇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情感教育顯得迫切而必要。
大學生的情感問題
大學生產(chǎn)生情感問題的原因紛繁復雜,因人而異。在這個心理的轉型時期,他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諸如困惑、迷茫、無助以及憤世嫉俗等心理情感問題。這些情感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有效的疏導就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情感教育絕非僅僅是學生管理部門和德育教師的任務。任何一門學科都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只要予以充分的重視、挖掘和利用,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整個學科教學過程中,那么,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會事半功倍。
英語精讀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1.情感與英語教學。所謂情感,是主體對客體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時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中外心理學家、教育家以及語言學家,都十分重視學生情感作用的研究。美國著名英語教育專家克拉申(Krashen)(1985)曾提出“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闡述“情感”因素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我國外語教育專家詩桂春、胡壯麟和劉潤清等對影響外語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們研究的重點是“情感”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系,即如何培養(yǎng)、利用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促進其認知能力的提高,為“教”與“學”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但是,就如何通過外語學習豐富學習者的“情感”,如何將外語教學與“育人”相結合等問題卻未予涉及。目前雖然已有國內外教育理論者與實踐者涉足“情感教育”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但是以大學英語精讀課程為載體,在教學領域開展情感教育功能實踐研究的卻為數(shù)不多。近年來,我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探尋促使英語精讀教學中情感目標化虛為實的途徑與方法,力圖為從事外語教育教學的老師提供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從而更充分地發(fā)揮英語語言的情感教育功能,真正實現(xiàn)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宗旨。
2.英語精讀課程與情感教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傳承歷史、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媒介。語言教學又是傳承歷史、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首要方式。英語學科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其情感教育功能是得天獨厚、顯而易見的。而英語精讀課程教學又因自身的特點,其情感教育功能顯得更為突出。因為英語精讀課程的選材極為豐富:或鋒芒犀利針砭時弊;或飽蘸深情歌頌母愛親情;或幽默詼諧怡人情志;或深入淺出弘揚科學精神,其中無不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涵。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英語精讀課程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有效發(fā)揮其情感教育功能,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深刻領悟其中蘊涵的人生哲理、啟迪心靈、睿其心智、完善人格,從而使其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3.英語精讀課程的情感教育素材。為了充分發(fā)揮英語精讀課程情感教育的功能,我們對所使用的英語精讀教材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將教材中的文章按內容如:自然、環(huán)保、倫理、勵志、科普和宗教等進行分類。在分類的基礎上,對各種題材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元素逐一進行甄別和篩選,找到情感教育的切入點,進而設計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的原則、方法和技巧。
4.情感教育的原則。①弘揚傳統(tǒng)倫理道德原則。雖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信仰、習俗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人類的核心道德規(guī)范,核心價值觀卻是一致的: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和平、尊老愛幼以及互幫互助等。在英語精讀課教學過程中,應深入挖掘文章中相關的情感教育元素,積極開展倫理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道德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②培育審美情趣原則。擁有了感受美的心,生活便燦然如春花!精讀教材中許多文章文筆俊秀,意境幽遠,能夠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教學中應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敏感性,讓其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使其熱愛生活、珍視生命;處世從容、樂于交往。③勵志原則。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獨立意識很強,但是,其身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卻差強人意。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不懼困難的性格是大學教育的職責之一。英語精讀教材中不乏勵志題材的文章,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實質內涵,得到必要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永不懈怠、不畏艱險的精神,提高自身的應變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④情感關懷原則。教師是情感教育的實踐者,也是情感教育的榜樣。教學過程中應該處處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和愛護學生。例如:舉例子的時候要考慮并尊重各民族學生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殘障學生的心理感受等。通過細雨潤無聲的情感關懷,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溫暖,學會彼此尊重,彼此關愛。⑤適度原則。情感教育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用于進行情感教育的教學時間應該適當。講述應緊扣主題,言簡意賅;切記長篇大論,冗長乏味。
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是實現(xiàn)英語學科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雖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還面臨著許多實際的困難,但是,情感教育勢在必行。只有這樣,英語學科教學才會遵循語言教育的規(guī)律和原則,才能培養(yǎng)出既具有較高學科素質,又具有較高人文素養(yǎng)的心智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外語人才。
[1]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