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這樣一則寓言:熊因為誠實細心,被大家選為森林王國的工具保管員。一上任,他就忙個不停,跑上跑下為大家找工具,因為時間緊,還回來的工具也沒能及時歸位,有些工具用壞了,還需要修理。為了不耽誤大家的事,熊每天加班加點,但即使如此,倉庫里依然很混亂。
一天,領導來倉庫檢查工作,在里面轉了一圈,大為不滿?!肮ぞ邤[放得太亂了,還有這么多工具是壞的,以后怎么用?你每天都在這里干什么?”領導走了之后,熊心中滿是委屈,這以后,熊的工作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動物來借工具,他總是盡量尋找一些理由不借。倉庫里的秩序和工具的狀況果然迅速改善。一段時間后,領導又來檢查工作,非常滿意,并把熊評為“優(yōu)秀保管員”。
如果把領導對熊的評價看作績效考核的話,那么,這兩次考核顯然都是失敗的。為什么?這主要涉及三個問題:績效考核目的何在?由誰來考核?考核指標如何制定?
績效考核目的何在
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提高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yè)的業(yè)績。具體到每一次績效考核,其一是要得出對被考核者正確的評價;其二是對被考核者今后的工作進行引導、激勵和約束,以使其工作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對熊的第一次考核,領導給出的評價是差,從而引導熊改變了工作方式;第二次考核,領導給出的評價是優(yōu),可以想見,熊以后會一直堅持這種工作方式的??己说哪康倪_到了嗎?表面看起來好像達到了,評價和引導都有了,但實際上這種評價和引導都走上了歧途,對森林王國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沒有正面的貢獻。分析起來,森林王國對熊的績效考核有兩個缺陷:考核者和考核指標的確定不科學。
由誰來考核
對熊的考核是由領導一人說了算的??己苏咧挥斜豢己苏叩闹鞴?,并沒有參考其他相關人員的評價。主管所看到的只是被考核者工作成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成果只有與熊有工作來往的相關人員才能知道。這里的相關人員,有可能是被考核者的上游、下游或者同事,這由他的工作性質決定——這正是“360度考核”的核心思想。但有的企業(yè)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僵化執(zhí)行“360度考核”,對所有員工360度每一“度”都不缺,忽視了不同工作崗位和工種的差異,勢必使工作走向形式主義。
考核指標怎樣確定
對熊的考核指標,是倉庫里的秩序和工具的狀況。這就是“考什么”的核心問題??己酥笜酥贫ǖ檬欠窈侠?,是績效考核成敗的關鍵因素。工具的作用在于用,而不是擺在那里看,考核指標如果僅僅關注形式而忽視了工作的實質,管理最終就會失敗。
在寓言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總結出考核熊的正確指標應該是什么,但在實際的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卻遠遠沒有這么容易。
每個職位的考核指標,都必須跟企業(yè)總體指標相一致。沒有這個前提,指標定得再漂亮,也是一堆廢話空話,對企業(yè)整體業(yè)績目標的達到毫無益處。要做到這一點,考核指標就應該是由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和業(yè)務重點層層分解得到的。從公司總體、從上到下一直分解到每個職位。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卻是最有意義的過程。過了這一關,“考什么”就不容易發(fā)生方向上的偏離。
每個職位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還必須有另外一個過程——制定職位說明書。隨著組織的扁平化以及團隊工作方式的流行,職位說明書在西方雖然已不受重視。但是,我們應明確,職位工作職責范圍的寬泛化是有一定前提的,就是企業(yè)中的每個員工都很清楚自己應承擔哪些職責,需要對誰負責。中國的現(xiàn)狀是許多企業(yè)中還存在著職責模糊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下工夫對職位進行分析,企業(yè)的內(nèi)部管理只會變得越來越亂,績效考核的指標確定,也將變成無水之源。
同時,選擇指標時,尤其要注意指標的可衡量性:“不能衡量的,就不能管理”,這里的“可衡量”,一方面強調(diào)要盡量選取一些定量的指標;另一方面,不能量化的指標,也要盡可能地給出詳細的描述,盡量減少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最后,指標在推行前,要獲得直線經(jīng)理及員工的普遍認可,人力資源部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推進總體進程,并給予專業(yè)的指導。
本欄編輯/張春昕
E-mail:zhangchunxin02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