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是兩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筑牢青少年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礎。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閱讀與寫作往往分開教學,導致青少年在實際學習時難以將兩者有效結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重視,成為提升青少年語文讀寫能力的新途徑。
青少年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1.提升青少年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青少年在閱讀各類優(yōu)秀文學作品時,能夠接觸豐富多樣的詞匯、句式和表達方式。他們通過閱讀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豐富語言儲備,這樣在寫作時,優(yōu)美的語句信手拈來,使文章更加生動、精彩。同時,寫作訓練能反過來促進閱讀。當青少年嘗試寫作時,會深入思考如何組織語言、表達觀點,在閱讀他人作品時,能夠敏銳地捕捉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表達技巧,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培養(yǎng)青少年的思維能力
閱讀為青少年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優(yōu)秀的作品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思想和觀點。青少年在閱讀過程中,會受到各種思想的啟發(fā),不斷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寫作時,青少年可以將創(chuàng)新的想法表達出來,通過不斷練習,逐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眾所周知,寫作是有條理地表達思想的方式,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要求青少年在閱讀分析文章時,要梳理文章的脈絡,理解作者的論證過程或敘事邏輯。例如,在學習議論文時,要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之間的關系。在寫作時,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材料,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3.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讀寫一體化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分離的模式,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青少年在閱讀時能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產生表達的欲望,從而主動參與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青少年能夠進一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這種讀寫相互促進的過程,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青少年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時積累的語言素材、寫作技巧等可以直接應用到寫作中,而在寫作中遇到阻礙時,有針對性地閱讀也有助于解決問題。這種讀寫相互促進的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促使青少年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好的學習成果。
青少年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
1.文本細讀,以讀促寫
“文本細讀,以讀促寫”是指讀者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精確的語義分析。在青少年語文教學過程中,文本細讀要求青少年逐字逐句研讀課文,關注文本的字詞、語法、修辭、結構、主題等各個方面,挖掘文本的多重內涵和藝術價值。通過細讀,青少年能夠接觸到豐富多樣的詞匯、句式和表達方式,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通過細讀品味字詞。教師可引導青少年找出文本中的關鍵字詞,如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分析其在表達情感和塑造形象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朱自清所寫的《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鉆”字生動地體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教師還可引導青少年比較不同詞語的表達效果,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比如,將“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中的“撫摸”換成“吹拂”,讓青少年感受兩者在表達情感上的差異。品味過字詞后,教師可引導青少年模仿文本中的優(yōu)美語句、段落進行寫作練習。
分析技巧,借鑒運用。文本中蘊含著作者獨特長山的寫作技巧,如描寫方法、敘事結構、論證方式等,細讀有助于青少年學習和借鑒這些技巧。如在學習《背影》時,教師引導青少年分析朱自清如何通過平實的語言描寫父與子之間的情感。例如,“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句描寫,生動地展現出父親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艱辛。教師要引導青少年通過細讀作者的寫作手法,如描寫手法、修辭手法等,將這些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文本通讀,隨文練寫
“文本通讀,隨文練寫”要求青少年在對文本進行全面、深入閱讀的基礎上,根據文本的內容、主題、寫作手法等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練習。這種練習可以是仿寫、縮寫、續(xù)寫、讀后感等多種形式,讓青少年在閱讀中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仿寫模仿是掌握行文思路和謀篇布局的有效途徑。在仿寫過程中,首先是句式仿寫,教師可以選取教材中的經典句式,讓青少年進行仿寫。例如,仿照“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讓青少年描寫一處景物。有的青少年寫道:“不必說那連綿起伏的山巒,也不必說那清澈見底的湖水,單是那片五彩斑斕的花海,就讓人陶醉不已?!逼浯危M行段落仿寫,這種仿寫可以幫助青少年掌握文章的結構布局。比如,學習《紫藤蘿瀑布》后,教育者安排青少年仿照文中描寫紫藤蘿花的段落結構,描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先整體描寫植物的外形,再局部描寫花朵、葉子等,最后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這樣的仿寫訓練,青少年學會有條理地描寫事物。最后,進行篇章仿寫,這是對青少年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教師可以讓青少年仿照文本的篇章結構進行寫作。例如,仿照《故鄉(xiāng)》的對比手法,寫一篇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作文。先描寫過去家鄉(xiāng)的貧窮落后,再描寫現在家鄉(xiāng)的繁榮昌盛,通過對比凸顯家鄉(xiāng)的變化。通過篇章仿寫,青少年能夠提升整體構思的能力,學會謀篇布局,使文章結構嚴謹、主題突出。
縮寫 仿寫訓練如同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寫作的橋梁,讓他們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行文結構和表達技巧,初步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然而,這種訓練往往側重于形式上的模仿,青少年長期套用既定的模式,難以真正領悟文本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深刻思想。要想讓青少年的寫作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觸及文本的“靈魂”,還需引導青少年深入文本內核,開展更具深度的寫作活動,縮寫是其中一項行之有效的策略。縮寫的方法有以下三點。
第一,把握文本重點??s寫活動要求青少年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把握文本的重點內容。這需要青少年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和分析,提煉出關鍵信息。例如,在縮寫《皇帝的新裝》時,青少年要抓住皇帝愛新裝、騙子行騙、大臣和皇帝自欺欺人、小孩說出真相等關鍵情節(jié),去除那些次要的描寫和對話,保留故事的主干。通過縮寫,青少年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文本的重點,提高對文本內容的概括能力。第二,整合寫作素材。在縮寫過程中,青少年需對文本中的素材進行整合。這不僅要求青少年篩選出重要的素材,還要學會將這些素材進行合理組織。比如,在縮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青少年要將百草園中的景物描寫、趣事回憶以及三味書屋中的學習生活等素材進行整合,使縮寫后的文章結構緊湊、條理清晰。整合寫作素材促使青少年學會根據主題和表達需要,靈活運用素材,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形成深刻記憶??s寫活動能夠助力青少年將基本的寫作理論變成深刻記憶。在縮寫的過程中,青少年需要運用所學的寫作技巧,如概括、提煉、組織等,這些有助于鞏固他們所學的寫作知識。同時,通過不斷縮寫練習,青少年能夠將這些寫作技巧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在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
續(xù)寫 在青少年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的進程中,仿寫和縮寫為青少年搭建了寫作的基礎框架,而續(xù)寫則為青少年插上了自由創(chuàng)作的翅膀,引領他們在文本的天空中翱翔,進一步鍛煉自主寫作能力。續(xù)寫要求青少年深入文本、把握主線、合理想象,在提升寫作難度的同時,為開闊青少年寫作思路和鍛煉寫作技巧提供了空間。
首先,要深入研讀,把握核心。每一篇文本都有一條核心主線,這是文本的靈魂所在。教師要幫助青少年梳理這條主線,引導他們在續(xù)寫時緊扣主題。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核心主線是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金錢至上”的觀念。青少年在續(xù)寫時,要圍繞這一主線展開,思考于勒歸來后,菲利普夫婦會有怎樣的表現和反應。另外,續(xù)寫的前提是對原文有透徹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引導青少年像偵探一樣,不放過文本中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再以《變色龍》為例,青少年要注意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事件時,隨著狗主人身份的不斷變化而發(fā)生的態(tài)度轉變。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剖析,青少年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核心內容和人物形象。
其次,續(xù)寫情節(jié)要合理,銜接要自然。續(xù)寫給予青少年充分的想象空間,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束縛。在學習《皇帝的新裝》后,青少年可以想象皇帝在游行結束后,發(fā)現自己上當受騙的種種反應:他可能會大發(fā)雷霆,處罰那兩個騙子;也可能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繼續(xù)裝作穿著華麗的新衣,但內心卻充滿了懊悔和痛苦。通過自由想象,青少年能夠開拓思維,寫出新穎獨特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想象不是天馬行空,續(xù)寫的內容與原文銜接要自然。教育者要引導青少年注意情節(jié)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使續(xù)寫部分與原文融為一體。例如,在續(xù)寫《孔乙己》時,青少年要考慮孔乙己的性格特點和他在原文中的遭遇,合理地推測他后來的命運。如果前文描寫孔乙己已經窮困潦倒、身體殘疾,那么在續(xù)寫中就不能出現他飛黃騰達的情節(jié),而是應該順著他的悲慘命運主線繼續(xù)發(fā)展,使故事的發(fā)展符合邏輯。
最后,續(xù)寫要保證前后文在風格、語言、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一致性。教師要讓青少年反復閱讀原文,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和寫作特點,并在續(xù)寫中盡量模仿。比如,魯迅的作品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青少年在續(xù)寫《故鄉(xiāng)》時,要運用類似的語言風格,塑造出與原文相符的人物形象,使續(xù)寫部分與原文渾然一體。
讀后感讀后感是青少年在深度閱讀文本后,對文本內容、主題、情感等方面進行思考和提煉的結晶。首先,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就需要青少年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在寫作讀后感時,青少年要先確定自己的核心觀點,然后圍繞這個觀點展開論述。例如,在寫《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時,青少年可能會先提出“魯濱遜的冒險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一觀點,然后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存技能、面對困難時的勇氣等方面進行論述,最后總結自己的觀點。其次是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意識,讀后感不僅僅是對文本的簡單復述和總結,更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chuàng)新思考。
綜上所述,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對于提升青少年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文本細讀、隨文練寫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提升青少年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未來,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對讀寫一體化教學進行研究和實踐,為青少年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谷縣新興鎮(zhèn)慈光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