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是老舍的經(jīng)典之作,深入探討了人性與社會的復雜關(guān)系。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導學生理解這一作品,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往往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對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實踐導向的學習模式,力求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及反思性討論等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一、情境創(chuàng)設:增強體驗感
在《駱駝祥子》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是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設置北平的街頭場景,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個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體會到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和情感變化。這種方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他們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從而提升對整個故事的把握能力。
情境創(chuàng)設的首要步驟是營造出與《駱駝祥子》相符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北平街頭的照片、視頻和音頻資料,配合當時的音樂背景和聲音效果,讓學生在教室中體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布置與小說相關(guān)的道具,如拉車、貨物等,甚至可以通過模擬市場場景增強學生的體驗感。這種環(huán)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故事背景的直觀理解,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情境創(chuàng)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感受到角色的情感變化。在教學《駱駝祥子》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祥子的生活境遇,讓他們通過角色扮演或小組討論表達對角色內(nèi)心感受的理解。例如,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角色進行深入分析,討論角色的動機和處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從文本中提取信息,更能通過角色的視角理解生活的艱辛和對理想的追求。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祥子從一個充滿希望的拉車夫逐漸陷入絕望的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心理變化。這樣的體驗能幫助學生在情感上與角色產(chǎn)生共鳴,深化他們對文本的理解。[2]
情境創(chuàng)設的另一個重要效果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容易感到乏味和無聊,而通過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的注意力會被有效吸引。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活動,如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方式,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取知識和體驗。比如,在討論祥子拉車的艱辛時,可以讓學生模擬拉車的過程,感受其勞作的艱辛,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故事背景和角色命運的關(guān)注。這種互動式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和故事情節(jié),還能促使他們自發(fā)探索書中所涉及的社會問題、價值觀等。這種學習方式有效增強了課堂的活躍度,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更全面地把握文本的主題和深層次的含義。在《駱駝祥子》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還要引導他們思考故事背后的社會現(xiàn)實。通過設置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更廣泛的問題,如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對人性的思考等。[3在討論這些社會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在交流中拓寬思維。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如果你是祥子,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你會如何選擇?”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角色的選擇與社會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深化對文本的全面理解。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關(guān)系與情感沖突,還促使他們反思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社會現(xiàn)象。
在情境創(chuàng)設結(jié)束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jié)。這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個人寫作或者全班分享的形式進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整理自己在情境體驗中的感受,分享彼此的見解,加深對《駱駝祥子》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提問:“通過今天的情境創(chuàng)設,你對祥子的生活有什么新的認識?”“在角色扮演中,有沒有讓你感到意外的情感體驗?”這樣的反思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將情感體驗與理論知識結(jié)合,使他們的學習更加立體和豐富。
二、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角色扮演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模擬中體驗角色的情感,還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故事的主題。通過扮演不同角色,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和理解故事,進而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又能夠深化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4]
角色扮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親身參與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體驗角色的情感與思維。在《駱駝祥子》教學中,學生可以選擇扮演祥子、虎妞、劉四爺、小福子等主要角色。這種參與不僅僅是表面的模仿,而是通過情感共鳴與思維共振,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內(nèi)心變化。以祥子為例,學生在扮演這個角色時,能感受到他的奮斗與失落、希望與絕望。通過這種深入的情感體驗,學生能夠更加同情和理解這一人物,進而引發(fā)對角色行為背后動機的思考。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在情境中與其他角色進行互動。例如,當學生扮演虎妞時,可以通過與祥子的對話,探討她復雜的情感狀態(tài)以及對未來的迷茫。這種互動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每個角色的內(nèi)心斗爭,還促使他們思考角色所面臨的社會現(xiàn)實。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參與中獲取的知識和情感體驗是深刻而持久的。
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可以設定情境“祥子努力工作卻遭遇失落”或“虎妞面對家庭壓力的苦惱”,讓學生在這些特定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能夠在情感的共鳴中體驗角色的痛苦與掙扎,從而引發(fā)對角色內(nèi)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和表演。教師可以給每組學生提供一些對話提示。例如,讓祥子與虎妞進行一場關(guān)于未來夢想的對話,或是讓小福子對祥子的生活選擇發(fā)表看法。這些對話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從不同角色的視角理解故事情節(jié)。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生可以體會到每個角色所承載的情感與價值觀,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通過角色扮演,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分析故事。例如,祥子的奮斗可以與當時社會的經(jīng)濟背景相結(jié)合,而虎妞的情感糾葛又可以與家庭及社會的壓力相聯(lián)系。這樣的多角度分析使得學生不僅限于表面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深入思考角色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
角色扮演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思維訓練。學生在模擬不同角色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表演能力,還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能力。他們要思考每個角色的動機、背景以及行為后果,這種思維的深度拓展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通過角色的視角,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故事本身,還能感受到背后的社會現(xiàn)實與人性探討,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角色扮演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通過親身參與、情境設計和多角度分析,學生不僅能增強對角色的同理心,還能拓寬思維深度,豐富學習體驗。這種方法不僅提升了課堂的活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反思性討論:培養(yǎng)思維
反思性討論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獨立見解。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書中涉及的社會問題、價值觀等,教師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從而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
反思性討論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我觀點和感受的平臺。通過討論,學生不僅能夠?qū)⒆约涸诮巧缪莺颓榫丑w驗中獲得的感悟與同伴分享,還能在互動中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這種互動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特別是在《駱駝祥子》這一涉及社會現(xiàn)實和人性深度的作品中,討論能夠幫助學生從更廣泛的視角理解角色的選擇和行為,進而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深層意義。
在進行反思性討論時,教師的引導至關(guān)重要。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引導性問題。例如:“在故事中,祥子的奮斗代表了什么?”“虎妞的行為是否可以理解?為何?”“你認為社會環(huán)境對角色的選擇有多大影響?”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角色的動機、社會背景以及道德抉擇??梢怨膭顚W生從不同角色的視角進行思考,幫助他們理解每個角色的復雜性。
《駱駝祥子》不僅僅是一部關(guān)于個人奮斗的小說,它還深刻地反映了社會問題和人性的復雜。在討論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小說中涉及的社會階層、經(jīng)濟壓力和個人理想等問題。例如,學生可以討論為何祥子最終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以及社會環(huán)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在討論這些問題時,學生能夠認識到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思考如何在當今社會中應對類似的挑戰(zhàn)。
通過反思性討論,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生在分析問題時,能夠提出質(zhì)疑、比較不同觀點,并對觀點進行論證和反駁。在《駱駝祥子》的討論中,學生可以評價角色的決策是否合乎道德,甚至可以引申到當今社會的類似現(xiàn)象中進行比較。這樣的思維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學術(shù)上的發(fā)展,還能培養(yǎng)他們更為深刻的思考能力。
反思性討論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在小組討論中,學生要傾聽他人的觀點并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傾聽和理解能力。在團隊合作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借鑒他人的思路,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在討論中建立友誼,提升集體意識。在《駱駝祥子》教學中,反思性討論不僅是對知識的鞏固,更是對思維的提升。通過討論,學生能夠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深化對社會問題和人性復雜性的認識。同時,這種討論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自我、鍛煉思維和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的平臺。教師通過有效的引導和營造開放的氛圍,能夠使學生在討論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經(jīng)驗。
實施實踐導向的學習模式,《駱駝祥子》的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和反思性討論三種策略的結(jié)合,使學生不僅在知識上得到了增長,也在情感與思維上獲得了更深層次的體會與成長。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4年度重點課題“指向?qū)W科實踐的初中語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編號:2024ZJZ042)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范偉華.借助閱讀層次理論推進《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J].中學語文,2024(23).
[2]孔令龍.導讀·推進·交流:創(chuàng)設整本書閱讀新樣態(tài)一一以《駱駝祥子》為例[J].中學語文,2024(20).
[3]邵長旭.項目式學習視域下《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24.
[4]王麗霞.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學習任務”的設計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4(18).
[5]張玉琳.《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中人物形象教學策略的課例研究[D].太原師范學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