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它是空氣的分子運動與地球重力場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海平面,標準大氣壓約為1.013×105Pa,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這是由于隨著高度增加,上方空氣柱的質量減少導致的。氣壓還受到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是天氣預報中的關鍵參數(shù)之一。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堅實物體叫杠桿,杠桿是最簡單的機械之一。杠桿原理是物理學中經(jīng)典力學的基本定理之一,揭示了作用在杠桿上的力與力臂之間的平衡關系。當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和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相等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形象地說明了杠桿原理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中的核心地位。
當大氣壓遇上杠桿,會產生很多非常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本期科學課堂為大家揭開徒手劈木板的奧秘,接下來請跟著本文一起動手實驗吧。
1.廣告紙蓋在薄木板上時,根據(jù)F=pS=1.013×105Pa×1m2 =1.013×105N,廣告紙受到的大氣壓力可達到101300N(相當于約10噸物體的重力)。這一巨大壓力會將木板緊緊壓在桌面上,使得木板在被劈擊時,靠近桌面的部分無法向上翹起(若沒有廣告紙,劈擊時木板會被輕易抬起,力的作用會分散)。此時,木板與桌面接觸的邊緣成為一個近似固定的“支點”,伸出部分的受力會集中在支點處,為斷裂創(chuàng)造條件。
2.當手掌快速劈擊木板伸出的一端時,伸出部分會瞬間受到一個向下的沖擊力。但木板未伸出桌面的部分(被廣告紙壓住的部分)因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導致木板被“分割”為兩部分:伸出端受沖擊力向下運動,而固定端因慣性保持靜止,兩者的運動趨勢相反,使得木板與桌面接觸的邊緣(支點處)產生了強烈的彎曲形變。
3.手掌的劈擊是瞬時沖擊力(作用時間極短,通常小于 0.1 秒),這種力的特點是 “強度大、作用集中”,手掌的沖擊力作用在木板伸出端(力臂較長),會產生較大的力矩,迫使木板以支點為軸發(fā)生彎曲。當彎曲力矩超過木板的抗彎曲強度(即木板內部纖維能承受的最大拉伸 / 壓縮力)時,木板會在支點處斷裂 —— 伸出部分因力矩作用向下彎折,固定部分因慣性保持不動,最終在應力集中處(支點附近)被“撕裂”。
薄木板(長1m、寬10cm、厚3mm)、報紙或廣告紙(長1m、寬1m)
1.將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30cm。
2.將廣告紙鋪開,平整地蓋在薄木板上,并用手將廣告紙壓緊壓平,排出紙與桌面間的空氣。
3.用力快速擊打伸出桌面的薄木板(稍微遠離桌面的位置),可發(fā)現(xiàn)薄木板被劈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