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離騷》,感慨“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而當代社會則強調(diào)要融入集體,合作共贏。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既要卓爾不群,更要學會合作。
“卓”意為超然獨立,高明高超;“不群”則意味著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人各有志,只要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發(fā)出光來,與眾不同沒什么不好。雖說追光的人終會光芒萬丈,但成為光更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想要遠方的風景,就不能貪戀眼前的舒適。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沒有人不渴望成功,拼一把,贏一次,至少你哭過笑過奮斗過,苦過甜過拼搏過。生活從來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話,而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
真正的卓爾不群,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不斷創(chuàng)新,是在理解世界運行規(guī)律后形成自己的判斷。就像孔子說的“見賢思齊”,我們應(yīng)當在學習他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在如今這個快速發(fā)展且講究綜合實力的社會,單打獨斗是不可取的,只有秉承團隊精神,精誠合作,才能共贏。
《論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痹诋斀裆鐣瑐€人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只有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才能發(fā)揮出更大的效能。春秋時期的管仲與齊桓公,正是通過精誠合作,才成就了“問鼎天下”的偉業(yè)。這啟示我們,合作不是妥協(xié),而是更高層次的智慧。只有卓爾不群、學會合作,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相反,如果一味自說自話,或一味隨波逐流,都會被社會淘汰。一個人如果脫離了團隊就如同一滴水脫離了大海,很快就會干涸。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在獨立思考與團隊協(xié)作之間找到平衡。
卓爾不群不是讓你我行我素,全然不顧他人感受,目中無人,而是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有所創(chuàng)新。正如魯迅先生的名言:“跨過那站著的前人?!敝挥羞@樣,才能推動社會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而學會合作則有很多種方式,但都需要落實在具體行動中,體現(xiàn)在日常小事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班級里,同學們被分成了若干個小組,由組長帶領(lǐng)完成多項任務(wù)。只有將個人的獨立性與集體的協(xié)作性結(jié)合起來,才能圓滿完成任務(wù)。
個體的獨立與群體的合作并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在這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時代,我們需要在保持獨立人格的同時,懂得與他人協(xié)作,既卓爾不群,又善于合作。
【山東滕州市第二中學高二(24)班,指導教師:張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