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現(xiàn)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莽原》《散文選刊》《散文百家》《牡丹》《大觀》等刊。
老宅位于村東頭。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遍神州大地,一切都在蓄勢待發(fā),充滿著未知與希望。我們所在的小村莊也不例外,人們紛紛謀劃著新生活,在宅基地的選擇上精挑細選。那時的村東頭,是一片荒蕪破敗的景象。墳地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殘舊的墓碑歪歪斜斜地立著,有的已斷裂,半截埋在土里,像垂暮老人在無聲嘆息。碑上的字跡經(jīng)風雨侵蝕,模糊難辨,只能依稀猜測往昔的故事。墳洞黑黝的,像一張張擇人而噬的巨口。洞口雜草叢生,草尖掛著露珠,像是亡魂的淚滴。有的墳洞被雨水沖塌了半邊,露出腐朽的棺木一角,散發(fā)著一股腐朽、潮濕的氣味,令人作嘔。風一吹,那股子味兒便被裹挾著四散開來,鉆進鼻腔,讓人忍不住打寒戰(zhàn)。夜里,月光艱難地穿透云層,灑下慘白的光,給墳地披上一層詭異的銀紗。風在墳間呼嘯而過,發(fā)出凄厲的聲響,像冤魂的哭號。偶爾,有夜鳥撲騰著翅膀從墳地上空飛過,尖銳的叫聲劃破夜空,讓人毛骨悚然。哪怕是白天路過,都能感到脊背發(fā)涼,心里直發(fā)怵,總覺得有一雙雙眼晴在暗處窺視著。
別家都對這塊地避之不及,認為在這里建房既麻煩又不吉利。然而,我的父親和母親卻有著不同的想法。他們站在這片王地上,眼中看到的不是眼前的荒蕪,而是未來的家的模樣。父親用力地吸了一口煙,緩緩說道:“這片地寬敞,以后咱們可以種些花花草草,養(yǎng)些牲畜家禽,日子肯定能過得有滋有味?!蹦赣H微笑著點頭,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就這樣,父母毅然決然地要下了這塊地,開啟了他們的建房之路。
建房的過程充滿艱辛。天還沒亮,父親就摸黑趕往附近山坡。開采石頭時,沉重的錘子一次次砸向堅硬巖石,震得他手臂發(fā)麻,可他咬牙堅持。裝滿石頭的擔子壓彎了扁擔,在崎嶇山路上,他的肩膀很快被磨得紅腫破皮,汗水不斷浸透衣衫。母親在家既要操持繁雜家務、照顧年幼的我們,還要和村里婦女一起編竹籃、草席,拿去集市換微薄收人補貼家用。建房前期,需先制作水泥墩。父親將水泥、沙子、石子按比例混合,手動攪拌過程十分費力。待水泥墩成型,他又小心脫模、搬運,沉重的水泥墩壓得他腳步踉路。建房時,父母一同挖地基,累得腰酸背痛,才把地面平整好。砌根基用的是父親辛苦挑回的石頭,他仔細地碼放石頭、涂抹水泥;接著擺上水泥墩加固,再熟練砌磚,每砌一層都用水平尺反復測量。母親在旁遞磚、攪拌水泥,還時刻留意著孩子。搭屋頂時,父親和鄉(xiāng)鄰爬上高處,在烈日下固定橡子、鋪防水油紙、蓋瓦。歷經(jīng)幾個月的旁作,幾間瓦房立了起來。房子雖然簡陋,但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
記得房子剛建成的時候,連院墻都沒有。一到夜晚,四周靜得可怕。半輪冷月高懸天際,清冷的銀輝如霜般傾瀉而下,更為周圍的墳地增添幾分陰森詭謫之態(tài)。偶有風吹草動,樹葉沙沙作響,或是遠處傳來幾聲犬吠,都會讓人不寒而栗。然而,從小在老宅長天的我們,并沒有感到過害怕。也許是因為父母的陪伴,讓我們心中充滿了安全感;也許是因為年幼無知,對這個世界的恐懼還懵懵懂懂。我們總是在老宅里嬉笑玩耍,享受著屬于我們的快樂時光。
生活在老宅的日子,雖然清貧,卻無比幸福。每天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透過窗戶灑落,總有飯菜香從廚房悠悠傳來,將我們喚醒。母親每天早早起身,生火、做飯動作麻利。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玉米粥、金黃的窩窩頭,還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就擺滿了桌子。與此同時,牲畜棚里也傳來了牲畜們歡快的叫聲,它們正大口大口地吃著母親準備好的草料。吃完飯,母親會幫我們仔細地檢查學習用品,確保我們沒有落下任何東西。然后,她拿起梳子,輕輕地為我們梳理頭發(fā),把我們梳洗打扮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粗R子中煥然一新的自己,我們滿心歡喜,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上學去。
印象中,母親沒有多余的衣服,常年穿著那件用手縫制、盤有五顆紐扣、肩頭和前襟還打著補丁的藍色大襟衣裳。衣服的布料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但母親總是把它洗得干干凈凈,疊得整整齊齊。盡管生活困難,母親卻總是想盡辦法把我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惹人喜愛。她會用彩色的絲線為我們扎漂亮的頭花,會在我們的衣服上繡上精致的小花。在母親的精心打扮下,我們是村里最引人注目的孩子。每當看到別的孩子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們的心中充滿了自豪。
老宅里,母親養(yǎng)著豬、牛、雞、鴨等牲畜和家禽,后來還養(yǎng)了兔子。在老宅的后院,她挖了一個很深的大方坑,里面給兔子蓋上了二層小洋樓。母親對這些兔子格外用心,她每天都會去割新鮮的青草,精心地喂養(yǎng)它們。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沒多久,四方形的“兔家小院\"就跑滿了小兔子,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還有長毛的。這些小兔子毛茸茸的,十分可愛,它們在兔窩里蹦蹦跳跳,給老宅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每天都有左鄰右舍的小孩子圍在兔窩邊看兔子,他們眼中充滿了好奇與喜愛。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回蕩在老宅的上空,讓整個院子都變得熱鬧起來。后來,隨著兔子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我們家的名聲也漸漸傳開了,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買兔子。這些兔子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費用問題。
老宅的屋檐下,母親擔上幾根木棍,放上紙箱子,在里面養(yǎng)鴿子。起初,只有幾只鴿子,它們在屋檐下咕咕叫著,訴說著對新家的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鴿子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有百十只。這些鴿子羽毛潔白如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它們時而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時而落在屋檐上休息,成為老宅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曾經(jīng)有開飯店的到我家出高價買鴿子,母親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說:“鴿子是吉祥鳥,是不能吃的。它們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希望。\"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看到,母親仰望著藍天白云里飛翔的鴿子,目光里充滿了希冀。她的眼神中,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對我們未來的期許。
老宅總是被母親打掃得干干凈凈。無論是客廳、臥室,還是廚房、院子,都一塵不染。母親總是說:“家干凈了,心也就干凈了?!痹诶险椟S的油燈下,母親縫縫補補忙個不停,把愛縫進細密的針線里。我們穿的衣服都是母親自己裁剪,在縫紉機上做成的。她手藝精湛,做出來的衣服不僅合身,而且款式新穎,很漂亮。即使是舊衣服改制,母親也能巧妙地設計,將褪色的棉布裙裁成碎花圍裙,邊角料拼湊成栩栩如生的布貼畫;或是把寬大的舊襯衫重新剪裁,配上彩色盤扣,瞬間變成合身的小外套。那些看似破舊的布料,在她布滿老繭的手中翻轉、折疊、縫合,針腳細密如星子串聯(lián),總能賦予舊物意想不到的生機,讓平凡的日常也浸潤著詩意與溫暖。春節(jié)到了,母親為我們每人做好一身新衣服,新衣、新褲、新鞋、新圍巾,甚至連頭花都是新的。天年初一早上,天還黑漆漆的,村里剛有鞭炮聲響起,我們就急著起床,迫不及待地穿上母親為我們準備的新衣服。渾身上下煥然一新的我們,美滋滋地走出老宅大門。外面正下著天雪,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為我們的新年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息。我們咯吱咯吱地踩著雪,到村子里找小伙伴玩。大家看到我們,眼神里滿是羨慕,都夸我們的新衣服真漂亮。那一刻,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幸福和驕傲。
老宅的院子里,種著幾棵香椿樹、桃樹,還有一墻的爬山虎。香椿的綠葉站在枝頭,深情地張望著老宅,訴說著對老宅的眷戀。每當春天來臨,香椿樹長出嫩綠的新芽,母親就會摘下一些,為我們做美味的香椿炒雞蛋。那獨特的香味,至今仍讓我回味無窮。爬山虎蓬蓬勃勃地爬滿了院墻,為老宅增添了一抹生機與綠意。每到夏天,爬山虎的葉子就長得郁郁蔥蔥,為老宅遮擋住了炎炎烈日,讓屋內變得涼爽宜人。桃子掛在枝頭,飄散著滿院芬芳。每到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爬上樹,摘下一個個又大又甜的桃子,吃得滿嘴流汁。麻雀在雪地上嘰嘰喳喳,唱著歡快的歌。我們在院子里掃開一塊雪地,撒上一些糧食,吸引麻雀前來覓食。看著它們歡快地啄食,我們也會感到無比開心……這些絢麗多彩的畫面,構成了我們兒時最美的記憶,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中。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我們在老宅的溫暖庇護下逐漸長大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各自步人婚姻的殿堂,開啟了人生新的階段。我們在城里購置了新房,在繁華的城市里安了家。父母為了幫忙照顧孫輩,便也隨著我們一同搬到城里。在城里的日子,他們變得更忙碌了:每天清晨,父母早早起床,精心準備一家人的早餐,隨后,母親承擔起家務瑣事,洗衣、拖地、采購生活用品,每一件事都做得細致入微;父親則主動幫忙照料年幼的孫輩,陪孩子玩耍、給孩子講故事。
可老宅卻因此被冷落,變得冷冷清清,寂靜得只剩下風吹過屋檐的聲響。它像一位孤獨又執(zhí)著的老人,默默矗立在那里,見證著歲月的流轉。父親心里始終惦記著老宅,經(jīng)常帶著孫輩回到那個承載著無數(shù)回憶的地方。他拿起掃帚,清掃著院子里飄落的樹葉與堆積的灰塵;拿起工具,仔細修繕著門窗桌椅,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的破損。他常常念叨:“等孫輩們長大些,我和你媽還得回去住。這老宅是咱們的根,根可不能丟啊?!比欢?,世事無常,還沒等到孫輩長大,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如今,每當回想起父親的那些話語,愧疚與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老宅還在,可那個一心想要回去的人卻已不在了。
如今,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母親的臉龐,可她對老宅的那份眷戀,卻從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每年,母親總要好幾回往返老宅。一回到老宅,母親便立刻忙碌起來。她手持鋤頭,彎下身子,認真地除去院子里瘋長的雜草。除完草,她又走進屋內,拿起抹布,仔細地擦拭著舊家具上一層又一層覆蓋的灰塵,動作輕柔而專注,就像在擦拭著一段段珍貴的過往。我看著母親如此辛勞,于心不忍,便埋怨道:“媽,您這又是何苦呢?出這閑力氣干啥,反正又不回老宅住,過不了多久不就又臟了?”母親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微笑著看向我,眼中滿是溫柔與深情,說道:“憨閨女,你不懂,葉落歸根,我總有一天是要回來住的。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藏著我和你爸的回憶,到處都是你們小時候活蹦亂跳的影子,我怎么舍得把老宅丟在這幾不管呢?!?/p>
望著母親那忙碌卻堅定的身影,我的雙眼蒙上了一層霧水。在這一刻,我終于明白,老宅于我們而言,早已不是一座簡單的房子,它是我們一家人生命的起源,是我們的根。這里的每一處角落,都鐫刻著歲月的故事,是母親和我們心中永遠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