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嵩縣人。作品見于《名作欣賞》《劍南文學》等刊。
山是不動的,水卻在不停地流。水在流動中遇到了不同地勢,于是就有了不一樣的姿態(tài)。這里是翻滾的泉,那里是蹦跳的溪,這一段是奔流的河,下一處便是幽深的潭。來到了七峰山下,九皋山前,遇到了一條天壩,于是就聚在了那兒,越聚越多,慢慢地就匯成了湖。
湖已經(jīng)好多年了,潮汐一般,她周而復(fù)始,時漲時消著。隨著天氣和季節(jié)的變化,她的顏色也不一樣,有時是天空一樣的湛藍,有時是翡翠一樣的墨綠,有時是落日一樣的酡紅,有時是銀子一樣的潔白。她聲音很好聽。好聽的聲音也不停地變化著,有時是浪的喧嘩,有時是風的輕吟,有時是水鳥的啁啾,有時是魚兒的唼喋。顏色和聲音是她的表情,也讓人看出了她多變的性格和脾氣,要么會開心地歡笑,要么會調(diào)皮地打鬧,要么是綿羊一樣地臥著,要么像嬰兒一樣地睡著一一就如現(xiàn)在,現(xiàn)在她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睡著!
湖的身邊臥著一座小城。小城比湖的年齡還要老。小城的人們,本來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從有了湖,小城里人們的生活便有了豐富的內(nèi)容。除了打魚,除了養(yǎng)殖,還在湖里放了幾艘游艇,天壩附近排列著幾座魚莊,幾個賓館,來招待遠道的客人。他們還依著湖的性子,在湖邊起了很多名字一一陸渾春曉,伊水秋聲,鶴鳴九皋…總之都是些好聽的名字。
這樣做著的時候,小城的人們還是沒有忘記當初養(yǎng)育他們的山。山里人實在,本分,勤快,不會忘本,遠方那連綿起伏、巍峨沉穩(wěn)的大山一直牽動著他們的神經(jīng)。于是開山鋪路,開發(fā)旅游,幾十年心血到處,有了聞名遐邇的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嶺……
多年來,當人們浩浩蕩蕩地去看山的時候,而身邊的這個城,守著一個湖,卻總是不溫不火,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
忽然有一天,一個有心人來了,指著城邊一汪透明的湖水說:“說是山城,分明是個湖城嘛!”
一語驚醒夢中人。像沉睡中聽到了一聲春雷,小城慢慢地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小城夢醒了。
一醒就把湖攬進了懷里。
那條又窄又彎的環(huán)湖公路不知不覺間拉直了,拓寬了,亮化了;又一條環(huán)湖騎道如竹子拔節(jié)一樣,“嘈嘈嘈”越來越長,眼看著,兩條路像兩條結(jié)實的臂膀,把湖緊緊地抱在了懷中。
一醒就給湖換了身新衣。
小城的衣裳本來是不錯的,以幾大街道和公園為主體,散落其間的樹木和花卉,如梅花、桃花、櫻花、海棠和玉蘭花,錯落有致,五彩繽紛?,F(xiàn)在,那花陣陡然間向湖岸鋪展開來,天片的油菜花似燃燒的野火,燒透了湖畔的干畝農(nóng)田,又被綠樹、麥田和紅花鑲上了道道花邊。那顏色不再是單純的一色,而是錯彩鏤金,萬紫千紅,藍是天藍,黃是明黃,綠是翠綠,紅是火紅,并且有了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明與暗的搭配,好像有一雙織女的巧手,編織出一幅隨風舞動的華麗錦緞。
這是在白天。換個時間,小城就會是另一身打扮。若是傍晚,一泓湖水映著滿天彩霞,波光粼粼,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彩霞;若是月夜,城區(qū)的彩燈燦若星河,湖岸上的燈光閃爍成線,真的像一個美麗的女子佩戴著一掛珍珠項鏈。
于是,以前安靜的湖邊,頓時熱鬧起來,精神起來,沸騰起來了。那是奔跑在花叢中,一批批天真可愛研學采風的孩子;那是徜徉在花海里,一群群身著漢服打卡拍照的少女;那是飛行在騎道上,你追我趕虎虎生風的環(huán)湖騎行者;那是鋪卷于道路上,飽蘸筆墨酣暢淋漓的大地書寫;那是情牽22個省80名畫家、創(chuàng)下世界紀錄的萬米牡丹長卷……
在花香鳥語和蜂鬧蝶舞中,你若沿著看花的彩道一路前行,擁擠的人流會把你帶到一架雪白的云梯前。一個門洞加上兩旁的臺階,看上去真像一座城門呢。穿過長長的門洞,便是一副秋千,晃晃悠悠之間,你能聽得見風和水的低語;手扶玻璃欄桿拾級而上,看見浩蕩的湖水一碧萬頃,游艇箭一般地劃過水面,留下一輪輪晃動的水波;空中的白鷺時而翻飛,時而滑翔;再放眼遠望,小城早已是鱗次櫛比的湖城,大壩也成了車水馬龍的大壩。
回過身來,不遠處就是一個兒童樂園。海盜船停在湖邊,倒真是停對了地方;兒童轉(zhuǎn)轉(zhuǎn)車和空中滑道,倒真的有水面上飛一樣的感覺呢。還有別開生面的“一樹時間”,踏著木質(zhì)樓梯走進去,清雅絕塵,寵辱盡消;憑窗而坐,可以把酒臨風,可以烹茶品茗。于外面的熱鬧中剪出一段時光,在縷縷茶香中感受什么是\"沉浸式體驗”。
這還只是牛寨。整個小城一湖三環(huán)三組團,八灣九景卅五村,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風味。她一改往日懶散遲疑的狀態(tài),唰,唰,唰,不到一年,創(chuàng)造出了那么多的景點,上房揭瓦,知木牛飲,九孔柴燒,烏曼空間、水上漫步,迷霧森林,愛情島,月亮灣恰似當初造人的女媧,從摶土為人一變?yōu)橐K人,用藤條做成一根繩子,蘸著那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順手揮灑,泥點濺落的地方,立馬出現(xiàn)了活蹦亂跳的萬千生靈…
是的,小城醒了。一醒就是快節(jié)奏,一醒就是大手筆,一醒就是高品位。一旦血脈打通,湖岸的村莊全都有了魅力,有了韻味。綠樹掩映中,你掃一眼造型各異的房屋,看一看湖畔人家或粉或白的院墻。那上面有琳瑯滿自的插花和剪紙,有風格各異的書法和繪畫,有詮釋縣域風光沖擊視覺的壁掛,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載著記憶帶著鄉(xiāng)愁的農(nóng)具,還有扎根本地的傅氏、陳氏、雷氏和汪氏宗譜……文化喚醒小城,藝術(shù)點亮鄉(xiāng)村,即此一點,便讓人流連忘返,足以喚醒你“最愛湖東行不足\"的詩興和詩情。
這里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洱?!?,其名字已經(jīng)插上了翅膀,吸引了眾多的媒體。報紙、電視、網(wǎng)絡(luò)和微信平臺競相報道她的神奇。慕名而來的遠方朋友,垂釣露營的,品味美食的,學習取經(jīng)的,一群又一群,一撥又一撥。驚嘆之余,人們才知道,這里竟然還是中華名相出生的地方,是商湯聘賢時溫泉沐浴的地方,是二程弟子立雪求學的地方,是詩仙季白寫《將進酒》的地方…驚羨聲里,他們又發(fā)現(xiàn),這里不只有水、有根、有文化,還有方興未艾的中原藥谷,還是名副其實的中原礦谷…
從夢中到夢醒,也就是因了有心人的提醒。從山城到湖城,也就是多了一份水的靈氣。就像那治水的天禹,在前輩們一次次的經(jīng)歷中,突然間獲得頓悟,找到了竅門,于是順著水的特性,因勢利導(dǎo),一段一段地疏通,終于有一天,一錘鑿開那塊巨石,打通了龍門,一瞬間,浩蕩的五洋江九派合流,百川歸?!?/p>
回頭再說那些山。山還在那兒,依然巍峨,依然沉穩(wěn),一邊為湖城的醒來而歡喜,一邊源源不斷地把更多的水送過來。而看水的人們,在飽覽湖城之后,依然余興未盡,自然想到了湖水的來處,于是溯流探源,絡(luò)繹不絕地向山里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