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最值問題頻繁出現,這些問題往往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難度.而數學工具在解決物理最值問題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均值不等式作為一種常見且有力的數學方法,為處理這類問題提供了簡潔而有效的途徑.
1求汽車的最小耗油量
例1耗油量是衡量汽車性價比的重要指標之一.若某汽車在某段公路上做加速運動試驗,它的耗油量與其加速度 a 之間的數量關系為 V=(Aa+ B)t(A,B 均為常數).若某汽車由靜止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發(fā)生的位移為 s ,求此段運動中汽車的最小耗油量.
解析 根據公式 ,可得行駛位移 s 的運
動時間為 則消耗的油量 V=(Aa+B)t ,化簡
可得
根據均值不等式知識可得,當 時,消耗的油量
最小,即 ,最小油量
,
評析本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求出時間,然后代人公式 V=(Aa+B)t ,再用均值不等式求其最值.
2求平拋運動的最大水平距離
例2有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的一端系有質量為m的小球,某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用手握住輕繩的另一端并甩動手腕,使得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當球運動到最低點時輕繩突然斷掉,小球飛出后落在地面上的位置離最低點的水平距離為 d ,如圖1所示.已知小球與手之間的距離為 ,手離地面的高度為 d ,不計空氣阻力和手的運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 :
(1)求繩斷時球的速度大小 v1 :(2)求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 ;(3)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變的情況下,改變
繩長,使球重復上述運動.若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繩
仍斷掉,求小球拋出后的最大水平距離和此時繩長.
解析 (1)繩斷后,豎直方向:
水平方向: d=v1t ,
則繩斷時小球速度大小
(2)繩斷前,對小球: 1
解得 1
(3)設繩斷時球的速度為 v2 ,繩長為 ξl ,
繩斷后,設球的水平位移為 x ,豎直位移為 d 一l.豎直方向
,水平方向 x=v2t′ 聯立解得
當且僅當
,即
時,x 有最大值
評析 本題第(3)問中,求出水平位移 x= ,可通過均值不等式求出其最大值.
3求平拋運動中速度的最小值
例3如圖2所示,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直軌道 AB 與光滑圓弧軌道 BC 相切,圓弧軌道的圓心角為 θ=37° ,半徑為 r=1m,C 端水平, AB 段的動摩擦因數為0.5.豎直墻壁 CD 高 H=0.1m ,緊靠墻壁在地面上固定一個和 CD 等高、底邊長 L=0,2m 的斜面.一個質量 m=0,2kg 的小物塊(視為質點)在傾斜軌道上從距離 B 點 s=1m 處由靜止釋放,從 C 點水平拋出.已知 B,C 兩點速度大小滿足關系 vC= ,重力加速度 g=10m/s2 ,sin37°=0.6,cos37°=0.8. 求:
(1)小物塊從 C 點拋出到擊中斜面的時間;(2)改變小物體從軌道上釋放的初位置,求小物體擊中斜面時速度大小的最小值.
解析(1)小物塊從 A 到 C 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mgssin37°+mg(r-rcos37°)-μmgscos37°=
代人數據解得
如圖3所示,設物體落到斜面上時水平位移為x ,豎直位移為 ,由幾何關系有
代人得x=0.2-2y ,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得 x=v0t,y= gt2,代人數據解得t
(2)由上知x=0.2-2y=vt,ut2=v2.2y(0.2-2y)2,可得v2= ,由動能定理得
,小物體擊中斜面時動能為
0.2mg ,當
時,最小速度
評析本例第(2)問中,解出小物體擊中斜面時動能的表達式,根據均值不等式即可求出最小速度.
4結語
均值不等式作為一種有效的數學工具,在處理高中物理最值問題時展現出了獨特的優(yōu)勢.通過巧妙地運用均值不等式,學生能夠更加簡潔、準確地解決力學等領域中的復雜最值問題.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應用水平,還能促進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綜合運用.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熟練掌握這一方法,并培養(yǎng)他們靈活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和未來的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廣蓮,程志強.均值不等式在物理中的巧用實例[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18):21—22.
[2]吳慎勇.高中物理解題中的均值不等式運用策略[J].高中數理化,2019(8):34.
[3]楊紹林,彭朝陽.均值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物理通報,2015(11):60-63.
[4]賈旭良.“均值不等式”在高中物理中的妙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