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以抓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作風建設是攻堅戰(zhàn),也是持久戰(zhàn)。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抓作風問題,但有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癥結就在于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韌勁、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作風建設必須鍥而不舍、常抓不懈;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必須以最嚴格的標準、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打好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總體戰(zhàn)。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黨的事業(yè)每前進一步,黨的作風建設就推進一步,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作風”“兩個務必”“三大法寶”,以及新時代提出的“八項規(guī)定”“三嚴三實”“三個務必”,都是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發(fā)展史上的輝煌篇章。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為人民服務”時,有人說字數(shù)太少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怎么能用五個字概括呢?毛澤東說超過十個字普通群眾就記不住了,五個字少了,那就再加四個字,就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貫徹“八項規(guī)定”、反對“四風”、踐行“三嚴三實”、堅持“三個務必”等,則是針對新時代黨員、干部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行為準則的高度凝練,可以說是對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忠實傳承。同時,從發(fā)展的形勢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世所罕見的“兩個奇跡”,但在看到成績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居安思危,堅持底線思維,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黨也面臨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fā)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基于此,從黨的十八大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到黨的二十大后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黨始終對正風肅紀反腐保持高壓態(tài)勢,取得了良好效果,“四風”得到遏制,作風持續(xù)好轉,人民普遍滿意。但廣大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保持長效、常抓不懈,所以必須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當前好不容易形成的好作風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為此,在此次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中,黨中央提出,要充分認識這次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鍥而不舍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推動黨的作風持續(xù)向好,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在黨中央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中也明確,引導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一個永恒課題,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作風建設是攻堅戰(zhàn),也是持久戰(zhàn),關鍵是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把作風建設良好的態(tài)勢保持和發(fā)展下去,使好的作風成為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
抓常,就是要經常抓、見常態(tài)。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時刻擺上重要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有人擔心,八項規(guī)定執(zhí)行起來會不會是一陣風,或者是流于形式,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能不能打消干部群眾的這個疑問,關鍵看我們怎么做。發(fā)布八項規(guī)定只是開端、只是破題,還需要下很大功夫來落實。要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jiān)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后續(xù)工作要不斷跟上,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抓而不常,等于白抓。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jiān)督保障等制度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強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權行使、公務招待、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現(xiàn)象。
抓細,就是要深入抓、見實招,重在抓細節(jié),必須環(huán)環(huán)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jié)決定成敗?!安获婕毿校K累大德。”各級黨員干部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帶頭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努力營造良好從政環(huán)境。要緊緊盯住作風領域出現(xiàn)的新變化新問題,及時跟進相應的對策措施,做到掌握情況不遲鈍、解決問題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積壓,誰以身試法就要堅決糾正和查處。要從解決“四風”問題延伸開去,努力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努力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加強治本工作,使黨員、干部不僅不敢沾染歪風邪氣,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風邪氣,使黨的作風全面純潔起來。
抓長,就是要持久抓、見長效。作風問題必須抓長、長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既要用鐵的紀律整治各種面上的頂風違紀行為,更要睜大火眼金睛,任憑不正之風“七十二變”,也要把它們揪出來,有多少就處理多少。對此,必須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就必須把作風建設作為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永恒課題。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加強作風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堅持從群眾所思所盼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所恨所痛的地方改起,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我做起,馬上就改,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內心認同,讓群眾看到作風轉變的真正效果??照務`國,實干興邦。要堅持問題導向,說實話、辦實事,求實務實、苦干實干,發(fā)揚釘釘子精神,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zhàn)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退縮,對定下來的事情,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做好埋頭苦干的真把式,確保上級決策、本級部署、下級執(zhí)行真正落地落實。
(作者為山東大學法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