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塔爾·科拉茨(LotharCollatz)在1937年提出“Collatz猜想”(又常被稱為“ 3x+1 ”猜想,但具體的出處和原始文獻并沒有被廣泛確認或保存下來).這個猜想的內(nèi)容是:給定任何一個正整數(shù),若它是偶數(shù)則除以2,若它是奇數(shù),則讓它乘以3再加上1,按照這種規(guī)則不斷的重復計算下去,最終會得到1.
例如從13開始,經(jīng)過10步迭代后得到了數(shù)字1.具體如下:
1340(3*13+1=40)20(40/2=20)10(20/2=10)5(10/2=5)16(3*5+1=16) 8(16/2=8)4(8/2=4)2(4/2=2)1(2/2=1)
因為猜想的內(nèi)容表述起來很簡單,所以早期主要通過口頭交流或者非正式的方式開始傳播,到197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shù)的發(fā)展,有人開始用計算機驗算該問題,發(fā)現(xiàn)猜想從1一直到很大的整數(shù)都成立,該問題在數(shù)學界也變得廣為人知.1985年數(shù)學家LagariasJC在文獻[1]提到了Collatz的工作,并且較為全面討論了直到1985年為止關(guān)于這一問題的研究進展.文獻[1」也是當前許多研究4 3x+1 ”猜想的論文在介紹此猜想時常引用的最早期文獻.
若 n 是奇數(shù);對任意正整數(shù) n ,定義若 n 是偶數(shù).則上述猜想常可借助f表述如下,
Collatz猜想:對于任意正整數(shù) n ,存在正整數(shù) m ,使得
目前,數(shù)學家已利用計算機驗算猜想對所有小于 268 的正整數(shù)都成立,但卻仍未完全證明它.雖然直接攻克它很難,但是長期以來,學者們還是圍繞它做了不少相關(guān)研究,這些研究大致可分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就是給出接近的證明,例如文獻[2]證明Collatz猜想對幾乎所有的正整數(shù)都成立,這是陶哲軒于2019年在ArXiv上發(fā)表的結(jié)果,但他自己也承認把“幾乎所有”變成“所有”還有巨大的鴻溝要跨越.第二種類型的工作是針對猜想的一些算法研究,如文獻[3]就給出這方面的結(jié)果.第三種類型的工作就是對Collatz猜想進行各種轉(zhuǎn)化,獲得與猜想密切相關(guān)的一些概念,然后對這些相關(guān)內(nèi)容做進一步的研究,以期獲得解決猜想的契機.例如文獻[4]定義了Collatz猜想的等價集,并以此給出Collatz猜想的一個等價命題.文獻[5]對Collatz猜想給出一個用矩陣(Collatz矩陣)描述的等價命題,文獻[6]則進一步對文獻[5]中與Colatz猜想密切相關(guān)的一些代數(shù)概念進行深入研究.文獻[7」將Collatz猜想等價轉(zhuǎn)化為一個拓撲學命題,并研究相關(guān)拓撲空間的拓撲性質(zhì).文獻[8」著重研究了Collatz迭代數(shù)列的性質(zhì).本文的研究也屬于第三種類型,為此,先介紹相關(guān)的一些概念.
定義1若 n 是大于1的正整數(shù),且存在 k∈Z+ 使得 fk(n)+|fk(n)m(n) 為 n 的第一縮減數(shù).
例題1 n=3 , f(3)=10 , f2(3)=5 , f3(3)=16 , f4(3)=8 , f5(3)=4 , f6(3)=2 ,故 第一縮減數(shù)是2.
下文將研究 str(n) 的一些性質(zhì),并利用 str(n) 給出Collatz猜想的一個等價命題.
根據(jù)定義1,顯然下面定理成立.
定理1當 n 是正偶數(shù)時, str(n)=1 證明因為 n 是正偶數(shù),所以 f(n)=n/2
對于大于1的奇數(shù) n ,利用Matlab 編程可以快速得到 str(n) ,以及 代碼如下:
Matlab相關(guān)代碼
iction collatz_sequence(n)if\~isnumeric(n) ||Σnlt;=0|| mod(n,1) ~=0 (204號error('Input must be a positive integer.');end% 檢查輸入是否為正整數(shù)results ; % 用于存儲序列中的所有結(jié)果current Ψ=Ψn . % 當前處理的數(shù)字初始化為ncount=0 % 用于計數(shù)除了最初的 n 外的結(jié)果數(shù)量while
將當前值添加到結(jié)果列表中results (
% 根據(jù)當前數(shù)字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if mod(current,2) ==0 (204next_valu e=c urrent 12 ; % 如果是偶數(shù),則除以2else
S % 如果是奇數(shù),則乘以3加1endcurrent Σ=Σ next_value; % 更新當前值為next_value% 如果下一個值小于初始的 Πn ,則結(jié)束循環(huán),并將這個值也加入結(jié)果中if current 5 % 添加最后一個小于n的值break;endcount=count+ 1
end % 增加計數(shù)器(這里我們計算的是除了最開始的 ηn 之外的所有步驟)
count ; % 最后增加計數(shù)器來包含最后一個小于n的數(shù)
fprintf('迭代序列(包含最初的數(shù)): );for i= 1:length(results)fprintf (%)%d′ ,results (i));if ilt; length(results)fprintf (χ′,χ′) :end
endfprintf ;fprintf('Collatz縮減步長: %du′ ,count); % 顯示步長
end
在Matlab保存代碼后在命令行窗口輸人collatz_sequence(39)并運行,結(jié)果如圖1.
借助Matlab計算得到一些Collatz縮減步長結(jié)果,如表1所示.
從表1數(shù)據(jù)中,猜測并證明下面幾個定理.
定理2當 n 是大于1的整數(shù)且 ,則 str(n)=3
證明設(shè) n=4k+1
故 str(n)=3 .證畢.
定理3當 n 是正整數(shù)且 n≡3(mod16) ,則 str(n)=6
證明設(shè) n=16k+3 , f(n)=3(16k+3)+1=48k+10.
f2(n)=24k+5.
f3(n)=3(24k+5)+1=72k+16,
f6(n)=9k+2lt;16k+3=n,
又顯然當 1?j?5 ,有 fj(n)gt;n ,所以 str(n)=6 證畢.
定理4當 n 是正整數(shù)且 n≡11 或23( ,則 str(n)=8 :
證明 (1)當 n=16k+11 , k 是非負整數(shù),則
f(n)=3(16k+11)+1=48k+34,
f2(n)=24k+17,
f3(n)=3(24k+17)+1=72k+52,
f5(n)=18k+13,
f6(n)=3(18k+13)+1=54k+40,
f7(n)=27k+20.
若 k 是偶數(shù),則 f8(n)=13 : 5k+10lt;16k+11=n 即 n 是正整數(shù)且 時, str(n)=8
(2)當 n=16k+7 , k 是非負整數(shù),則
f(n)=3(16k+7)+1=48k+22,
f2(n)=24k+11,
f3(n)=3(24k+11)+1=72k+34,
f4(n)=36k+17,
f5(n)=3(36k+17)+1=108k+52,
f7(n)=27k+13.
若 k 是奇數(shù),
f8(n)=13.5k+6.5lt;16k+7=n.
即 n 是正整數(shù)且 時, str(n)=8 .證畢.
定理5當 n 是正整數(shù)且 n≡7 或15或59(mod128),則 str(n)=11
證明(1)當 n=128k+7 , k 是非負整數(shù),即 n=27k+23-1 ,則
f(n)=3(27k+23)-2,
f2(n)=3(26k+22)-1,
f3(n)=32(26k+22)-2.
f4(n)=32(25k+2)-1,
f5(n)=33(25k+2)-2,
f6(n)=33(24k+1)-1=3324k+26,
f7(n)=3323k+13,
f8(n)=3423k+40,
又顯然當 1?j?10 時,有 fj(n)gt;n ,所以 str(n)=11
(2)當 n=128k+15 , k 是非負整數(shù),即 n=27k+24-1 ,則
f7(n)=34(24k+2)-2,
f8(n)=34(23k+1)-1=34?23k+80,
f11(n)=34k+10=81k+10lt;128k+15=n,
又顯然當 1?j?10 時,有 fj(n)gt;n ,所以 str(n)=11
(3)當 n=128k+59 , k 是非負整數(shù),則
f2(n)=3?26k+89,
f3(n)=3(3?26k+89)+1=32?26k+268,
f4(n)=32?25k+134,
f5(n)=32?24k+67.
f6(n)=3(32?24k+67)+1=33?24k+202,
f7(n)=33?23k+101,
f8(n)=3(33?23k+101)+1=34?23k+304,
f11(n)=34k+38=81k+38lt;128k+59=n,
又顯然當 1?j?10 時,有 fj(n)gt;n ,所以 str(n)=11 .證畢.
設(shè) S={k∈Z+|1?k?128} ,若 n 是大于1的整數(shù)且 , k∈S ,則由定理1可知當 k 是 s 里面64個偶數(shù)中的任意一個時, n 是Collatz可縮減的,同理由定理2,當 k 是 s 中的其中32個特定奇數(shù)時, n 是Collatz可縮減的,再結(jié)合定理3、定理4、定理5,可知當 k 是 s 中 64+32+8+4×2+3= 115個特定的數(shù)時, n 是Collatz可縮減的.對定理1到定理5進行排查,易得下面的推論.
推論1設(shè) M={k∈Z+|1?k?128 且 k 非27、31、39、47、63、71、79、91、95、103、111、123、127這13個數(shù)中任意一個},對任意 k∈M ,若 n 是大于1的整數(shù)且 ,則 n 是Collatz可縮減的.
定理6當 n 是正整數(shù)且 n≡39 或79或95或 123(mod256 ,則 str(n)=13 證明當 n=256k+39 , k 是非負整數(shù),則
f2(n)=3?27k+59.
f3(n)=3(3?27k+59)+1=32?27k+178,
f4(n)=32?26k+89,
f5(n)=3(32?26k+89)+1=32?26k+268,
f6(n)=33?25k+134,
f7(n)=33?24k+67,
f8(n)=3(33?24k+67)+1=34?24k+202,
f9(n)=34?23k+101,
f10(n)=3(34?23k+101)+1=35?23k+304,
f13(n)=35k+38=243k+38lt;256k+39=n,
又顯然當 1?j?12 時,有 fj(n)gt;n ,所以 str(n)=13 當 n≡79 或95或 123(mod256 時,同理可證.證畢.
推論2存在一個大于1的整數(shù) n 使得 n 的第一縮減數(shù)是 n-1 :
證明由定理6的證明可知,當 n=39 時,它的第一縮減數(shù)是 38=n-1 .證畢.
注1除了39這個例子外,還有別的例子,如由定理3證明,可知3的第一縮減數(shù)是2.
定理7Collatz猜想成立的充分必要條件是每個大于1的整數(shù)都是Collatz可縮減的,
證明必要性,若Collatz猜想成立,對于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n ,存在正整數(shù) k 使得 fk(n)=1 ,因為1
充分性,對每個大于1的整數(shù) n ,因 n 是Collatz可縮減的,設(shè) str(n)=k ,則 fk(n)k(n) 仍是正整數(shù),若 fk(n)=1 ,則結(jié)論已成立,若 fk(n)gt;1 ,則由已知條件, fk(n) 也是Collatz可縮減的,故可以繼續(xù)迭代到嚴格變小,即存在 k1 使得 fk1(fk(n))=fk+k1(n)k(n) 因 n 是有限數(shù),故有限次迭代縮小后,必然迭代成為1,即存在不超過 n 個的正整數(shù) k1 , k2,…. , kl 使得
ngt;fk(n)gt;fk+k1(n)gt;fk+k1+k2(n)gt;…gt;fk+k1+k2+…+kl(n)=1.
故Collatz猜想成立,證畢.
引理1對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p ,當 k 是不超過 2p 的正整數(shù)時,有
證明 當 k=1 時,
滿足公式.
當 k=2 時,
fk(2p-1)=f(312p-2)=312p-1-1.
滿足公式.
假設(shè)公式對 klt;2p 成立,下證公式對 k+1 也成立.
若 k 是奇數(shù),則 ,因 klt;2p ,故
是正整數(shù),因而 fk(2p-1) 是一個偶數(shù),故
,又 k+1 是偶數(shù),即公式對 k+1 也成立.
若k是偶數(shù),則f(2°-1)=322-1,因klt;2p,故p-是 是正整數(shù), fk(2p-1) 是一個奇數(shù),故
又 k+1 是奇數(shù),即公式對 k+1 也成立.
綜上,當 k 是不超過 2p 的正整數(shù)時上述公式都成立,證畢.
定理8對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p ,當 k 是不超過 2p 的正整數(shù)時,有 fk(2p-1)gt;2p-1
證明對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p ,設(shè) k 是不超過 2p 的正整數(shù).若 k 是偶數(shù),由引理1,
若 k=1 ,則
fk(2p-1)=f(2p-1)=3?2p-2gt;2?2p-2=2(2p-1)gt;2p-1.
若 k 是大于1的奇數(shù),則 k-1 是不超過 2p 的正偶數(shù),由引理1和上面關(guān)于 k 是偶數(shù)時的證明,可得
fk(2p-1)=2fk-1(2p-1)gt;fk-1(2p-1)gt;2p-1.
證畢.
推論3若Collatz猜想成立,則對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p ,有 str(2p-1)gt;2p
證明若Collatz猜想成立,由定理7,每個大于1的整數(shù)都是Collatz可縮減的,從而對任意大于1的整數(shù) p , str(2p-1) 存在,根據(jù)Collatz縮減步長的定義和定理8,有 str(2p-1)gt;2p :
定理9若Collatz猜想成立,則對任意 N∈Z+ ,存在 n∈Z+ 使得 str(n)gt;N
證明對任意 N∈Z+ ,取 p 充分大使得 2pgt;N ,由推論3有 str(2p-1)gt;2p ,故取 n=2p-1 ,則 str(n)gt;2pgt;N 證畢.
注2由定理9可知,若Collatz猜想成立,則 {sin(n)|n∈Z+ 且 .ngt;1} 是無上界的集合,從而大于1的整數(shù)中不存在最大的Collatz縮減步長.
結(jié)束語:本文定義了一個大于1的整數(shù)是否是Collatz可縮減的以及它的Collatz縮減步長的概念,證明Colltz猜想成立等價于每一個大于1的正整數(shù)都是Collatz可縮減的.我們已經(jīng)找到不少類型的正整數(shù)是Collatz可縮減的,并算出它們的Collatz縮減步長.最后證明若Collatz猜想成立,則存在一列Collatz縮減步長不斷增加的數(shù)列,從而不存在最大的Collatz縮減步長.當然,還有一些大于1的整數(shù)我們尚未證明它們是Collatz可縮減的,這是待進一步研究之處.
參考文獻:
[1]LagariasJC.The3x+1problemanditsgeneralizations[J].AmericanMathematical Monthly,1985,92(1):3-23.
[2]Tao T.Almostallorbitsof the Colltz mapattinalmost bounded values[EB/OL].(2019-09-08)[2021-08-21].https://arxiv.org/pdf/1909.03562.pdf.
[3]Ichikawa S,Kobayash N.Preliminarystudyof customcomputing hardware for the3X+1 problem[C].2004 IEEERegion 10 Conference TENCON 2004.New York:IEEE Press,2004,4:387-390.
[4]楊照華.3x+1猜想的等價集[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66-68.
[5]Alves JF,Graga MM,Sousa Dias ME,etal.A linear algebra appoach to the conjecture of Collatz[J].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2005,394:277-289.
[6]KauffmanLH,LopesP.OntheorbitsassociatedwiththeColltz conjecture[J].LinearAlgebraanditsApplica-tions.2021,615(1):143-154.
[7]Vielma J,GualeA.Atopologicalapproach totheUlam-Kakutani-Colatzconjecture[J].TopologyanditsAppli-cations.2019,256(1):1-6.
[8]吳拿達.3X+1迭代數(shù)列的幾個性質(zhì)[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22,43(3):1-4.
The 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llatz Conjecture andProofs ofSeveral Related Results
WU Na-da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521041)
Abstract:For any integer n greater than 1,if after k iterations of the Collatz process it becomes smallerthan itself for the first time,then n is called Collatz-reducible,and k isreferred to as the Collatz reduction step of n .It is proven in this paper that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the Collatz conjecture to hold isthat every integer greater than1is Colatz-reducible.Several classesof positive integersthat are Collatz-reducible areidentified,and their respective Colatz reduction steps are calculated.Additionally,several conclusions about Collatz reduction steps are proved.Finally,it is proven that if the Colltz conjecture holds true,then there does not exist a maximum Collatz reduction step among the integers greater than 1.
Key Words:Collatz conjecture;Colatz reduction step;Collatz reducible;equivalent proposition
責任編輯 朱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