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基本技術作為護理學專業(yè)的一門主干、核心課程,在護理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基石作用,它為學生提供了護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對于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熟練操作技能和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的護理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BOPPPS教學模式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的全面參與及溝通反饋。此模式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jù),以模塊為單位對教學流程進行系統(tǒng)設計。它將教學環(huán)節(jié)劃分成六個階段,組成一個閉環(huán)式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導入(Bridge-in)”環(huán)節(jié)、建立清晰學習目標的“目標(Objective)”環(huán)節(jié)、為了解學生知識基礎的“前測(Pre-assessment)”環(huán)節(jié)、開展各種課中趣味性教學活動的“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習目標達成度的“后測(Post-assessment)”環(huán)節(jié)、教師對知識進行梳理的“總結(Summary)”環(huán)節(jié)。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學生可以在不影響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反復練習操作技能,直至熟練掌握,并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及溝通技巧。相關研究表明,將BOPPPS教學模式與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相結合,能在臨床護理技能課程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對象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
用方便抽樣法抽取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2023級護理專業(yè)2個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一個班設為實驗組,一個班設為對照組,實驗組52人,對照組52人。兩組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如表1所示,兩組研究對象在師資、教學計劃、教材、實訓場地等方面均一致。
(二)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2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檢驗, Plt;0.05 為檢驗標準。
(三)研究方法
1.對照組
對照組主要采用以教師講授為核心的傳統(tǒng)實訓教學模式。具體流程如下:在課前預習階段,實訓課程開始前一周,教師通過智慧職教平臺上傳靜脈采血操作流程的電子文檔及操作視頻,并發(fā)布學習任務通知。學生需結合教材進行預習,以便對靜脈采血有初步的了解。在課中教學階段,教師詳細講解靜脈采血的目的以及用物準備,隨后進行現(xiàn)場示范,展示靜脈采血的操作步驟。在示范過程中,教師會特別強調靜脈采血的關鍵操作要點、難點,如強調根據(jù)不同的采血項目選用合適的采血管,選擇采血部位、穿刺手法、穿刺角度和深度,確定多管采血順序,防止樣本污染。在示范完畢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然后巡視指導并適時點評。在課后鞏固階段,學生需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總結靜脈采血的學習內容及個人操作體會。同時,實訓室對學生開放,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練習,以加深對靜脈采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熟練度。
2.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以靜脈采血為例,介紹具體教學設計及實施方案。整個教學過程包含BOPPPS六個環(huán)節(jié)。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前一周,教師發(fā)布預習通知,讓學生在智慧職教平臺上完成預習“靜脈采血”的操作視頻、電子文檔,并在課前“討論”模塊發(fā)布一個有關靜脈采血的臨床案例,提出關鍵問題,生成詞云,以便課中總結。教師課前發(fā)布三個案例情景,請學生分組進行情景案例腳本編寫,并不定期進行指導,使其設計方向與預期學習目標方向相符。此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意義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正式學習做好準備,通過案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前討論中來。
在目標環(huán)節(jié),課前三天,教師在智慧職教平臺“目標”模塊發(fā)布“知識一能力一素養(yǎng)”三維學習目標。此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意義是,三維目標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主線,了解企業(yè)崗位人才需求的標準,同時知曉教學評價的指標,做到有的放矢。
在前測環(huán)節(jié),課前一天,教師在智慧職教平臺“作業(yè)”模塊發(fā)布測試題,要求學生完成,作業(yè)內容包括選擇一個臨床案例,讓學生用護理程序的方法去分析如何對案例中的患者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對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預評價。此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意義在于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預習難點,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在參與式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第一,教師提出啟發(fā)式提問:“靜脈采血應該準備哪些用物?如何根據(jù)采血的項目準備不同的采血管?”教師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并派學生代表上臺選擇靜脈采血用物,隨后點評(通過啟發(fā)學生思考,結合情景案例使學生明確靜脈采血用物種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教師設計一個靜脈采血操作流程的游戲,讓學生在黑板上分組接龍采血步驟并計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互評并總結,最后給學生演示靜脈采血操作步驟,講解操作要點(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真人、模型示范講解,直觀、具體、形象)。第三,教師請學生代表上臺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多管血標本采集,教師拍攝學生操作手法并投屏到演示文稿上,請其他學生糾錯,然后教師重點示范采血要點,強調細節(jié)(通過學生代表上臺演示,有助于教師了解實踐效果;通過學生之間相互糾錯,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策略)。第四,教師根據(jù)課前發(fā)布的三個情景案例,請學生派代表上臺根據(jù)課堂學習成果進行角色扮演展示,分別扮演患者、護士、家屬、旁白,嘗試解決三種不同情景中的一些臨床真實問題。案例一: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由于皮膚松弛和血管細小,采血護士在嘗試了幾次后仍然難以找到適合采血的靜脈。案例二:患者采血后出現(xiàn)了暈血反應。案例三:在采血過程中,血液沒有流入采血管。第五,教師安排學生分組練習并進行巡視指導,答疑解惑,通過角色扮演,讓護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模擬的臨床情境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溝通技巧和同理心,學會如何安撫患者和解釋操作過程。
在后測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結束前半小時,教師隨機抽取臨床病例庫中的一個病例,抽取一名學生用護理程序的方法進行操作展示,并與其他學生一起點評。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以評估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在總結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結束前,教師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知識架構,強化學生對特定情境、特定案例分析時的思維脈絡,并開放實訓室進行定期檢查、督促。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鞏固提升,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四)評價方法
1.操作技能考核
靜脈采血技能考核于培訓后統(tǒng)一測試,評分標準一致,教師隨機從病例庫抽取一份臨床案例,由三名教師從操作技能、理論知識、無菌觀念及與患者的溝通能力等方面考核學生的靜脈采血操作。
2.教學效果問卷調查
筆者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效果問卷”,在操作考核課后,在現(xiàn)場以問卷星的方式發(fā)送到班級群。問卷共6個條目,每個條目均提供“是”與“否”兩種選項供受訪者選擇,且問卷以無記名形式填寫,填寫前說明要求,所有學生提交后再當場核查。共發(fā)放104份問卷,剔除掉答題時間過短的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
二、結果
(一)考核成績
實驗組考核平均得分為( 85.654±4.223 )分,對照組考核平均得分為( 77.211±7.775 )分,兩組成績進行比較, t=6.881 , P=0.0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兩組的考核成績存在顯著差異,且實驗組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
(二)教學效果評價調查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評價顯著高于對照組( Plt;0.05 )。具體而言,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著顯著的正面影響,如表2所示。
三、討論
(一)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操作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主要是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更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不同情景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的思維和身體都“動起來”。江旭品等人將此模式運用于外科學教學中,發(fā)現(xiàn)BOPPPS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難懂的醫(yī)學知識變得易于學生理解,并建議在醫(yī)學教育中推廣使用。在本研究中,學生在課前完成測試及預習,進行獨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認知架構。學生課中參與到教師根據(jù)各個知識點和技能設計的各項學習活動中,與教師、學生不斷交流和分享,同時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操作環(huán)境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反饋,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研究顯示,將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基本技術實訓教學中,實驗組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評價的各項目認可度高于對照組,表明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受到了學生的認可。
與常規(guī)課堂相比,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和相關研究結果一致。護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所以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個體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想法和視角,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本研究中,教師通過課前發(fā)布操作視頻、臨床案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愿意參與到討論中來;通過發(fā)布課前學習目標,能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同時,情景模擬涉及一些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比如,在靜脈采血情景案例中,患者出現(xiàn)了暈血反應,就考驗了學生的急救技能。
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可能是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各種技能點、知識點拆解成各項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展示,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前測、后測、課中學生展示時,教師能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和學習難點,有利于教師及時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反饋,并不斷優(yōu)化其教學策略。同時,學生在課中完成各項任務后,通過教師的點評、學生的互評,學生可以通過點評結果反思自己的操作,也可以向教師提問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點評這一行為是一種個性化的指導,也可以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心、理解,有助于建立師生間的信任關系。
結果顯示,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靜脈采血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效果不明顯,可能是因為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實踐,而本研究只在一個課程中進行實踐,教學過程缺乏持續(xù)性的訓練和鞏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教學過程,通過定期的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斷強化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
四、結語
“靜脈采血”的教學案例表明,將BOPPPS融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引入護理基本技術實訓教學,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但是在該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認為,課前測試、角色扮演、劇本編寫占用了一定的課外時間,從而增加了學習負擔。因此,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做到個性化教學,并及時對存在自主學習困難的學生加以關注和引導。不僅如此,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發(fā)展靈活、變通的教學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趙云,高宏君,曾曉東,等.BOPPPS教學模式在外科理論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實施策略[J].吉林醫(yī)學,2021(1).
[2]董桂偉,趙國群,管延錦,等.基于雨課堂和BOPPPS模型的有效教學模式探索:以“材料物理化學”課程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
[3]胡永平,陳燕,李婉娜.情景模擬教學法對ICU實習護生急救技能培養(yǎng)的效果[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4(12).
[4]陳路.情景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運用:評《婦產科護理學情景模擬教學案例》[J].中國油脂,2022(10).
[5]唐楠,張宏晨,王艷紅,等.臨床綜合護理技能課程中BOPPPS教學模式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2(15).知
[6]江旭品,滕苗.BOPPPS教學模式在燒傷傷情評估網絡教學 識窗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21(7).
(作者單位: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