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晃了晃手中的物件,鈴鐺像撥浪鼓一樣發(fā)出響聲,引起了別人的注意。老人慢慢敲起這件獨特的樂器。牛骨相互碰撞,發(fā)出脆響,鈴鐺也發(fā)出嘶啞的響聲。這種原始的打擊樂,在集市上唱著自己的和聲,蒼涼中迸發(fā)出最后的歡樂,發(fā)著駿馬最后一次奔跑在原野的蹄音。夕陽在用最后的余光努力照亮月球的怒喊。讓人想到,月亮旁邊,剛剛點亮的天狼星其實是一顆恒星,但是她只散發(fā)著冰冷、青藍色的光。她太過遙遠,遠得讓我們感受不到她的溫度。老人講述他的牛骨:“這可是老牛的骨,看看這骨,多大,現(xiàn)在的小牛,養(yǎng)兩年就殺了,長不了這么大的?!?/p>
講完,老人停下手中的擊打,仿佛想起了些什么,進入了自己的回憶當中。過了一會兒,他又忽然更加熱烈地敲打起來。擊打得盡興,由于用力過猛,兩扇牛骨不堪重擊,一些細碎的骨屑紛紛脫落——用自己的骨灰,向這位老年歌者做最后一次贊揚的告別。人的一生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告別,離別的牛骨之歌可能也是一種。
牛骨之歌,會有青草的味道,也會有奶的味道。當然,最多的味道,來源于老人多年經(jīng)營的小生意——幾片帶著辣味的姜糖、幾團彩色的線頭、一排排小小的縫衣針,還有刻著英文的圓鏡。這個老人,從挑擔的貨郎慢慢走來,走成了今天街頭上為數(shù)不多的原始百貨小商販的形象。多年以后,或許只有孩子們才記得他的歌聲,還有他那帶著甜味的音符。許多小孩子在他的打擊樂聲中長大,成家,然后與老人一起,慢慢老去。許多小孩子,也在他的姜糖味中經(jīng)歷了第一次失戀。還會有許多個成長起來的小孩子,忽然因為老人的樂器,想起多年前的其他什么人,淚水會不自然地在深夜流下,夢中與他相伴的,會有老人擊打骨片的激情——當然還有嘴里含著的姜糖的味道。各地的姜糖樣子不同,這里的姜糖是厚厚的糖片,中間夾著姜絲,好像冰里凍住的枯草。
綠皮火車從集市的另一端慢慢開過來,車窗里閃過一個又一個出行的面孔,他們似乎也聽到了這首牛骨之歌。車輪與鋼軌相互撞擊,發(fā)出咔咔的聲響,這是另一種打擊樂,火車從遠方來,帶來了遠方的味道,帶來了世界的味道。集市上的人們站在鐵路路基下面,張著嘴,孩童般仰視著火車,聽著車輪的聲音慢慢遠去,只有空氣中留下的陌生味道——那是火車特有的味道,久久不息。綠皮火車總讓人們回憶起久遠的時光,想起出行的那個傍晚,夕陽照在鋼軌上,石子潮濕,一場雨,連著另一場雨。柵欄外,有一方白手帕在夕陽的背景里不停搖晃,這個畫面一直存在,成為許多個夜晚的夢境,包括白色的信札。那時的信件,飛得比鴿子的速度慢太多。
生活在鐵路上的人們有他們專屬的困惑。早晨,人們提著飯盒進入車站,登上只為他們準備的通勤車。車廂并沒有出發(fā)地與目的地的標識,只有一節(jié)車廂,上面坐著其他同事。車窗玻璃上撲滿未知其詳?shù)幕覊m,車廂里散發(fā)著煤煙的氣味。通勤人將飯盒放在小茶桌上,用紙巾小心地擦了座椅、靠背,坐下來,再擦一遍小茶桌,才將背包放到茶桌上。上班的人越來越多,各人找各人的座位,找熟悉的人,聊天,或者打撲克、看書、聽音樂。一個多小時的通勤時間,大可以干很多事情。有的人甚至早就在車上泡好了工夫茶,一道茶,有一道茶的故事,他很健談,將他所有知道的東西發(fā)表一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有人插進話題,抬杠、找碴的事就此發(fā)生,甚至發(fā)生武斗,爭執(zhí)得面紅耳赤,當然,真動手也是不可能的——一車廂的同事,這樣的事很少發(fā)生,除非爭執(zhí)的兩個人人緣都差到了極點。一個小時,也就是一節(jié)大課的時間,一個普通鐵路工人,卻喜歡這種傳道授業(yè)的感覺——或許他也曾夢想著走上講臺,給所有的學生講課。不過,真要是有這樣的機會,他當然會啞口無言,說不出半句流暢的話。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結(jié)局與秘密。他的講臺只限于這樣的車廂,只限于這樣眾生態(tài)的通勤車上。
當然,也有人一直靜靜地縮在角落里讀書,火車咔咔地行進,他一直悄悄地讀著書,一個小時,總能讀上三四十頁吧。也許,看書不過是他發(fā)呆的幌子,盯著眼前的書,他的思緒早就飛到云端之外。車窗外是田野,不斷閃現(xiàn)出小河與村莊,晨霧彌漫,通勤車似乎游動在夢中。清晨的陽光升起來,灑在大地上,綠皮火車鳴響汽笛前行。立交橋下,一根華表孤獨地立在那里,看不清上面的字跡,一天,又一天,哪怕在星夜歸途,透過車窗出去的燈光,也能照亮那根挺立的華表,他不知這件古老的雕塑為何而立,也不知它立于何年。華表在鐵路旁,在雜草叢與野樹棵子里,一直孤獨地站立著,似乎也將一直站立下去,神秘到天荒地老。直到有一天,他不再看到它,曾經(jīng)站立在那里許多年的那根華表,同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從鐵路旁忽然消失了。
車窗外還會閃現(xiàn)出許多當年德國人修建的車站。它們大多廢棄,卻依然站在時間的鐵道線旁,或許只為見證時間。他看得清老車站的窗瓦,看得見灰白的青石上長著荒草,看得到牛舌瓦下飛出來的麻雀。站臺很窄,黃褐色的琉璃磚縫中長著蓬蒿。一百多年前的站長室還在,窗子換過了,但修長的臺階還在,彩繪的玻璃依然完整。蒸汽時代的印記帶著久遠的聲音,像更加沉重的打擊樂,還有濃重的煤煙味道,長著翅膀,飛回從前。一百多年前的枯黃的鐵路職員證明書,陳列在博物館的玻璃柜里,這些線索也帶著汽笛的鳴叫,還有出行時的風聲。一些舊衣裳的味道撲面而來,衣縫間藏著多年前人們的體屑,還有干癟成粉的虱子的尸體。
書本上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講述著別人的故事。坐在通勤車上的人讀著生活在別處的書,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是徒勞的。幾只自由的鴿子在車窗外飛翔,它們好奇地看著通勤車上的各色面孔,再次扇動翅膀,升上高空,最后只是幾個小小的亮點,不見了。通勤車馬上就要進站,人們提起飯盒,擠到車廂門口,誰也不說話,因為調(diào)車場上排滿了等待編組的列車——這將是他們一天要完成的工作。
下了車的通勤職工排著隊走到調(diào)車場。一排排銀亮的鋼軌上,靜臥著一節(jié)節(jié)黑色的車廂。橘紅色的調(diào)車機在調(diào)車組樓下轟轟作響,等待交班的司機在調(diào)車機下檢查、擦洗車體,巨大的輪對顯得司機分外的瘦弱與矮小。
穿著與普通市民毫無二致的職工,進入換衣間。新洗過的工作服有些潮濕,許多時候,汗水都能迅速浸濕這些棉紡布縫制的工作服,包括內(nèi)衣、內(nèi)褲。這些潮濕感會緊緊貼在身上,污垢布滿臉上、全身。他聞到自己汗水的味道,還有從褲襠里由下而上傳來的酸臭味道——許多人,并不了解他們真正的生活。
看書的通勤職工也換下了衣物,戴上帽子與防塵眼鏡,提著特制的小鐵錘,背著黃布包走向??康能囕v。他將紅旗插在車輛上,寫上自己的工號,順著車列前行,拉風桿與車體要閃進他的視野,他像閱讀一行行文字一樣,不放過車體上的任何細節(jié)。在兩車間,除了車鉤,他還要鉆入車底,彎腰抓起風管——這種特制的風管很硬,頭部是兩個鑄鐵的連接裝置。他要將這兩根管子接在一起,小心察看風管連接處的膠套,如果缺失或者損壞,就要及時更換、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列車的通風良好。一條條風管,同樣散發(fā)著火車的味道。他把這些細節(jié)歸結(jié)為一本書的標點,書頁的標點當然非常重要。熾熱的風吹進調(diào)車場,吹在他的臉上,汗水滴落在石子上,微風的一絲涼爽讓他感到舒服。他渴望趕緊干完眼前的工作,回到休息室桌子上的茶杯前。想到這些,他就感到越發(fā)口渴,嗓子干澀。早上讀過的書還反扣在休息室的連椅上。茶杯也放在連椅上。休息室地面剛剛被他拖過,正散發(fā)著潮濕的味道。窗外的一縷陽光從桃樹枝間漏進來,桌子上的電話忽然響起來,不知是誰從遠方打來電話。電話中將要述說的,也是別人的生活。
調(diào)車場上,看書的人胸前黑色的電臺刺啦刺啦地響起來。另一條線路上的車輛馬上需要檢查,他不能回到休息室了,他提著紅色的信號旗,走向另一條線路——這是周而復始的生活。他慢慢走在車輛形成的鐵壁叢中,迷宮一樣的車輛造成另一種壯闊,壯闊得像永無止境的海洋。他聞到濃重的柴油氣味,還有鐵銹的味道,汗水流進嘴里。他聽到調(diào)車場里兩輛車連掛的聲響,正在啟動的列車是另一種聲音,哐切哐切,哐切哐切,咬著牙的牛一樣,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后只是一片哐哐哐哐的響聲——火車開遠了。許多時候,他更喜歡聞拉著木頭的車輛的味道,木材的清香讓他想起森林,想起森林以北的草原,草原上開滿了鮮花,洋溢著牛糞的味道。由此,他會聯(lián)想到潔凈的溪流與蛇。還有,水下不停滾動的金色沙礫。為何要想到蛇?在潮濕的林間,草尖上布滿鋸齒,一條長滿紅色斑點的蛇游過來,忽然挺立起頭顱,發(fā)出奇特的聲音??諝庵腥俏kU的冰冷氣味——這可真讓人擔心。
看書人也會想起一本書中描寫過的火車站,人們行走在站前古老的街道上,火車站的鐘聲當當?shù)仨懫饋?,他們鼻子里還殘留夜晚沒有消散完的味道。少女穿著白球鞋,像一只小鹿一樣穿過馬路。讓他想到出行時的旅行箱,想到接站人興奮的呼喊——他們并不真正了解出行的意義,許多時候,人們只在乎出發(fā)與到達。旅行的過程被作家們寫得生動,通勤車上的無聊則無人得知,包括坐在糟糕的綠皮車角落里看書。偶爾抬起眼睛,他會看到每一天都看得到的風景,只有不知放在哪里的八音盒,依然在唱著自己的歌??磿艘呀?jīng)忘了八音盒的曲調(diào),生日快樂歌?忘記了,但是,他記住了鐵路沿線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他只須瞟上一眼,便知還會有多長時間即可到站。車窗外每一幀畫面都刻進了他的眼睛,無須再死記硬背,提取出來,就是一個標點,而仿佛只在記憶中的八音盒一直唱著,唱著。
此刻,那個敲牛骨的老人依然坐在那棵樹下。他像一根釘子,穩(wěn)穩(wěn)地釘在了自己的小攤子前。牛骨發(fā)出混亂的聲響,節(jié)奏卻是清晰的,盡管無人認真聆聽。老人向每一個感興趣的人講述他收藏的古老年畫,是當?shù)靥赜械拿耖g畫種。梅蘭竹菊都畫得好,一共四套,一套要價一萬二?!肮斈暧腥顺鰞r十六萬,可惜,我沒舍得賣?!崩先瞬[縫著眼睛,繼續(xù)敲打著他的樂器?!叭绻苋ゴ蟪鞘芯秃昧耍赡苣苜u個好價錢?!崩先藫u著頭,牛骨的聲音也緩慢下來,似乎馬上就要睡去。遠處已經(jīng)吹來一陣潮濕的風,天空上布滿烏云,夜里或許會下雨。
集市旁邊,綠皮火車開過來,很快又呼嘯著開走,卷起鐵路兩旁的枯枝敗葉,留下一些復雜的專屬于火車的氣味。道口的柵欄緩緩升起來,在兩旁等待通行的車流開始緩慢啟動。鐵道貨場后面兩座高大的煙囪冒著白煙,一個騎電動車的青年人經(jīng)過,放著很大聲的搖滾,似乎整個電動兩輪車都要跳起來,老遠就掩蓋住了老人的牛骨聲。
夜色降臨,老人的牛骨不再鳴唱,樂器同針頭線腦一起被放入收納箱,它們沉浸在真正的黑里,睡去。
而夜晚的調(diào)車場卻是另外一種景象。
燈光在高處亮著。鐵路石子下面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蟲鳴。月亮掛在天上,云朵慢慢飄向遠方,有時還可以看到天空中無聲“游過”的飛雁。除了這些,不知何時,鐵道兩旁還生出了個大的蜘蛛,綠色的底子,是那種鮮綠,綠到鵝黃,底子上布滿七縱八橫的線條,像京劇里的臉譜,它們織一張大大的網(wǎng),許多蚊蟲被粘在網(wǎng)上。野兔不知從何處跑來,蹦蹦跳跳地鉆進車底下?;疖囌緰艡谕獾挠衩椎貍鞒錾成车捻懧暎秋L聲,隨即發(fā)出巨大野物跑過的聲音。玉米的清香讓夜色更加沉靜,遠處的紡織廠藍色的燈光亮著,發(fā)著遙遠而真切的嗡嗡聲。許多年前,這些布匹通過火車運到碼頭,然后,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抵達陌生而遙遠的國度。老年的紡織女工佝著腰低著頭,似乎一直在尋找自己早已忘記的路。工業(yè)革命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一波又一波潮水涌過來,打濕了所有人的生活?,F(xiàn)代工業(yè)的紡錘飛速運動,像一只只飛鳥的翅膀。而幾千年的木紡機踏板也依然留存下來,咔嗒咔嗒,絲線在微風中抖動……
潮濕的夜晚,許多蝎子會從鐵軌下面的石子中爬出來,爬到站臺的石壁上?;蛘唔樦鴫δ_,舉著高高的尾刺,騎士一樣地巡行。許多蝎子脊背發(fā)青,肥碩異常。母蝎子很好區(qū)分,它們脊背開裂,背著一排白嫩的小蝎子。
鐵路兩旁也常常出現(xiàn)野狗。它們順著鐵路流浪,低垂著頭,眼睛躲閃,對于人類,它們早已不再信任。只有火車的燈光吸引著它,火車去往的方向吸引著它。流浪狗進入人類的詞匯,而狗,會不會把自己比喻成出走的人?狗會不會在腦子里閃過:“作為一只流浪的人,我將在月圓之夜出走?!边@些場景的奇幻味道,交雜在鐵路的味道中,伴著狗與人一起出走。
夜晚的調(diào)車場寂靜異常,側(cè)線連掛的響聲忽然響起,嚇人一跳。溜放的車輛過減速頂,好聽的音樂就響起來,叮當叮當,叮叮當當。深夜刮一陣風,雨就下起來,是暴雨,看書人正在調(diào)車場里看車,無處可躲,也不能躲——這列車正急等著發(fā)車。大雨兜頭潑下來,將他頭頂?shù)臒魸矞缌?。他用手摸著拉風桿和風管將活干完,電臺夾在胳肢窩里,避免連電。硬殼電臺是溫暖的。他發(fā)出“作業(yè)完畢”的口令,才感到身體陣陣冰涼。大雨在調(diào)車場上澆著,所有味道都被大雨沖跑了。他跑回休息室,將身上所有都扔到地上,赤身裸體地跑進洗澡間。溫水的力量讓他活過來,也拂去了他身上的汗味。灰白色的有些破損的地磚上,流過一條一條的污漬。他身上所有的衣物,連同他的黃背包,此刻都在他腳下,他在這些被淋濕的物品上跳舞,把洗衣粉倒上去,一些泡沫發(fā)出聲響,一些好聞的味道傳上來——洗頭液的姜汁味道,讓他想起敲牛骨的老人。
看書人赤身裸體地躺在剛剛清洗過的連椅上,一只濕淋淋的黃鼠狼從破玻璃處鉆了進來,抖了抖渾身濕透的體毛,慢慢鞠躬一樣站立起來。它的身后,白雨茫茫,淺溝里傳來巨大的水聲,他們種下的南瓜漂在水面上……這些,讓他想起庫切寫過的一篇小說——太陽下山,云團被染成橘紅色。邁克爾·K拉上車門,在滿是灰塵、向下凹陷的車內(nèi)地板上躺下來,骨灰盒枕在腦袋下面,很快就睡著了。他頭枕母親的骨灰盒,似乎并不是因為多么深愛她,而是不得不如此。窗臺上的小黃鼠狼已經(jīng)不知去向,它在空氣中留下一些腥味,像老人手中牛骨的味道。
責任編輯:施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