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里還記載,在黃河邊,重耳還在猶豫是否過河,跑來迎接他的晉國大夫董因給他說了一通天文星象,結(jié)論是重耳是天命所系,這才打消了他的顧慮。此時,晉國國君已經(jīng)是晉惠公的兒子晉懷公(重耳的侄子)了。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前來阻擊重耳的軍隊放棄了抵抗,晉懷公本人也逃到了高梁①。于是狐偃代表重耳,和秦、晉兩國的大臣們開了一個三方會議,大家達成協(xié)議,重耳重新掌握了晉國軍隊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此時大局已定,秦穆公班師回朝,重耳率軍回國,拜了爺爺晉武公的廟,正式即位。
不久,晉懷公在高梁被重耳派去的人殺死。晉國國內(nèi)氣氛緊張,許多前朝shengxi rui舊臣感到害怕,擔心會被重耳懲罰。其中,呂甥、郤芮兩人準備放火燒了宮殿,殺死重耳。這個計劃被寺人披知道了,他要求見重耳,打算告訴重耳這件事。
① 高梁,晉國城邑,在今天山西省臨汾市東北。
對,這個寺人披就是曾經(jīng)兩次刺殺重耳的那個人。重耳當然記恨在心,不愿意見他,并且讓人告訴他:“我父親獻公派你來殺我的時候,命令你一天之內(nèi)到,結(jié)果你當下就到了;我弟弟惠公派你來殺我時,讓你三天到,結(jié)果你第二天就到了。你可真快?。‰m說是君主的命令,但你也表現(xiàn)得太積極了吧!被你追殺時割掉的半截袖子還在我這,你還是趕緊走吧!”
寺人披卻說重耳不懂做君主的道理,數(shù)落了他一番:“當時我君命在身,必須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力,只能把你看作敵人。當年管仲射了齊桓公一箭,齊桓公卻能不計前嫌,重用管仲;而你卻把斷袖留著,氣量太小。這樣的話,以后出逃的大臣會越來越多。”重耳聽后,又召見了寺人披,這才知道了呂甥、郤芮的計劃。
重耳偷偷潛逃出國,和秦穆公相見,商量對策。果然,沒過多久晉國的宮殿失火,但呂甥、郤芮卻沒有抓到已經(jīng)逃走的重耳。他倆知道計劃落敗,就逃向了黃河,在黃河邊上被秦穆公誘殺。接著,重ying耳將夫人贏氏,也就是秦穆公的女兒接回晉國。秦穆公派了三千衛(wèi)士護送他們,這些人都成了重耳的得力干將。
重耳年輕時,曾有一個名叫頭須的小跟班,負責替他保管財物。當年重耳被父親猜忌,被迫出逃流亡時,頭須并沒有追隨他,而是選擇將他的財物偷了出來,把這些錢財全部花在了設(shè)法讓重耳回國的事情上。
等到重耳即位之后,頭須求見。重耳記恨他當初沒有跟自己一同逃亡,找了個洗頭的理由,讓仆tangse人搪塞他。
丨"知識加油站 丨
重耳為什么要逃到秦國呢?按照《史記》的說法’是因為呂、欲黨羽眾多,而重耳剛剛回國,立足未穩(wěn)’羽翼未豐’因此只好再回秦國尋求援助。
頭須對仆人說:“洗頭的時候,頭低心高,位置顛倒,想法也就不正常了。要這么說的話,我確實不適合來求見。當年跟隨主人逃亡的,和留在國內(nèi)守候的,都一樣為君主的歸來出了力,為什么要怪罪留下的人?如果連我這樣的普通小民都要懷恨在心,恐怕害怕你的人會很多!”重耳聽到仆人的轉(zhuǎn)述后,立刻出來見了頭須。
后來,狄人把重耳逃難時娶的妻子季隗送回晉國,但請求將他們的兒子留下。重耳流亡的第一站就是狄人的部落,他和隨從趙衰都在那里娶妻生子。成為晉國的一國之君后,重耳把自己的女兒(在史書上被稱為趙姬)嫁給趙衰。看到季隗被送回晉國,趙姬堅持讓趙衰去接回還在狄人那里的妻子叔隗、兒子趙盾。
趙衰一再推辭,趙姬卻認為趙衰拋棄原先的妻子兒女,不能服眾,趙衰只好照做。趙姬認為趙盾有才華,又向父親重耳請命,讓趙盾做嫡子,叔隗做正妻,自己和三個兒子都甘愿屈于人下。后來趙氏家族一直在晉國舉足輕重,擁有很大的權(quán)力。
-多說一點點-
歷史上流傳著很多與趙氏家族有關(guān)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趙氏孤兒》就要從趙盾講起,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搜索、閱讀。
說回晉文公重耳,他的流亡經(jīng)歷可謂曲折。重耳這人本身沒有什么大志向,每走一步都是時勢所逼,但是他運氣好,身邊的人優(yōu)秀能干。他有一個閃光的品質(zhì),就是聽人勸,能集眾家之所長,所以才歷經(jīng)千辛萬苦,一步步成為國君。《禮記》里還記載了一則小故事,當年晉獻公去世,晉國沒有國君,秦穆公就派人去重耳那里吊唁(yan),希望能夠扶持重耳回國即位。重耳一時沒了主意,找狐偃商量,狐偃跟他說利用父親去世這件事來謀求權(quán)力是不對的,會被人鄙視。于是重耳聽從了舅舅的話,當時沒有回國??梢?,重耳雖然沒有雄心壯志,也缺乏主見,但是卻能夠聽從賢臣的指引。當年他如果回國,恐怕就是晉惠公的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