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5)20-0044-04
一、問題提出
在日常學校心理輔導中,有一些存在青少年期情緒障礙的來訪學生,他們對心理教師高度依賴,一遇到不順心就哭著鬧著跑到輔導室找心理教師傾訴,完全不顧預約的時間設置。這些情緒障礙學生通常改善問題的動機不強,行動能力欠缺,導致他們總在情緒的漩渦里浮沉,心理教師疲于應對他們強烈的情緒宣泄,經常感到無力和被耗竭。其實,來訪學生的癥狀和問題是形形色色的,心理教師如果只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工作模式,縱然有十八般武藝在身也有使不上勁的時候。有什么方法既可以見招拆招,又可以強基固本,以不變應萬變?我深入學習“易心八法”,在情緒障礙的來訪學生身上開展實踐,發(fā)現(xiàn)效果突出。
二、“易心八法”理論概述
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三玄(《周易》《老子》《莊子》)是我國璀璨的文化瑰寶,其中以《周易》為最高智慧的代表?!吨芤住分v,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通常人們認為《周易》就是用于占卜的,其實這是大材小用,《周易》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思維方式。
張沛超指出,把《周易》思維放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因為陰為虛陽為實,咨詢師要判斷來訪者此時此地的“陰陽虛實”,根據(jù)“虛實”給予恰當?shù)幕貞?,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咨詢師的回應方能有調和陰陽的效果。張沛超創(chuàng)立的自在心理學理論融合了精神分析、周易、中醫(yī)等精髓,將先天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良坤”對應心理咨詢“承析啟逐截渾補瀉”八法,這是精神分析理論本土化的一個重要成果。
(一)“承析啟逐截渾”六法
先天八卦中的“艮坎震兌巽離”六個卦象對應心理咨詢“承析啟逐截渾”六個方法。
(1)“艮”對“承”?!棒蕖睘樯剑俺小敝缸稍儙熞邆淙萜鞯墓δ?,保持穩(wěn)定和抱持,在來訪者強烈的情緒、攻擊中“存活”下來。(2)“坎”對“析”?!翱病睘樗?,“析”指咨詢師要根據(jù)一定的理論對來訪者的問題給予恰當?shù)慕馕?。?)“震”對“啟”?!罢稹睘槔?,“啟”指咨詢師有時需對來訪者“當頭棒喝”,使其獲得領悟。(4)“兌”對“逐”。“兌”為澤,“逐”指咨詢師有時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通過一系列的面質追問探究來訪者內心深處的愿望。(5)“巽”對“截”?!百恪睘轱L,“截”指咨詢師要對來訪者冗長的敘事做適時的打斷,避免他被自己的故事催眠。
(6)“離”對“渾”。“離”為火,“渾”指咨詢師要洞若觀火,將來訪者潛意識層面的沖突意識化。
(二)“補瀉”二法
“乾”代表“補”,指咨詢師挖掘來訪者的資源,重新建構連續(xù)豐盈的自體感,讓來訪者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袄ぁ贝怼盀a”,指咨詢師幫助來訪者疏解情緒以及逐漸卸下沉重的防御,直面自己的問題。這里要特別注意,存在“虛不受補”的情況,不能一味“進補”。
三、“易心八法”在學校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一)個案概述
小肖(化名),男,初二,獨生子,父母情感疏離,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從小學開始有嚴重的童年期情緒障礙問題,上初中更甚,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會表現(xiàn)為極度強烈的情緒爆發(fā),打人、毀物、自傷、自殺。比較嚴重的情況包括:曾因與同學的矛盾把同學打到住院;和老師在課堂上沖突后立馬跑出教室,意欲跳樓;因親子沖突帶來的強烈情緒大爆發(fā),失控砸了心理教師辦公室的桌子。
(二)心理動力視角下的個案概念化
小肖出生后,父母因為工作原因把他留在鄉(xiāng)下爺爺奶奶家撫養(yǎng)。爺爺奶奶只能給予小肖生理層面的喂養(yǎng),精神層面的喂養(yǎng)極度欠缺,不能共情嬰兒時期小肖的心理需要,未能滿足小肖夸大自體和理想化自體的建構需要。小肖的自體感非常脆弱、不連續(xù)、不豐盈,導致他低自尊,從小經常用很夸張的情緒表達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滿足自己的需要。
三歲時小肖回到父母身邊,母親的情緒穩(wěn)定和心理涵容功能均不足,無法承載小肖大量的情緒攻擊,只能經常使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小肖,使得小肖的情緒問題加劇。父親常年在外,無法提供小肖俄狄浦斯期的性別身份認同需要,使其脆弱的自體雪上加霜。
(三)輔導過程概述
對診斷為情緒障礙的青少年做心理輔導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我對小肖的輔導目前已經接近兩年。醫(yī)生的醫(yī)囑建議,心理教師可以對其開展心理輔導,由此在醫(yī)院治療期間,我一直對小肖做心理輔導。從“易心八法”來看,輔導主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運用“‘承’ + ‘瀉’ + ‘析’”初一上學期時的小肖情緒爆發(fā)非常頻繁,他幾乎不能按約定好的時間接受輔導,什么時候受到激惹就會來心理輔導室,用爆粗口、砸沙發(fā)、捶桌子的方式發(fā)泄。心理教師承受小肖劇烈的情緒攻擊,并在攻擊中“存活”下來。初一下學期時的小肖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情緒穩(wěn)定性得到一定改善,但每次來輔導室依舊只顧自己敘述遭遇,越敘述越激動,完全不給心理教師對話的機會,對心理教師的回話幾乎不予回應,沉浸在自己的敘事中。敘述時摻雜著大量的幻想事件,多數(shù)是關于兒時被虐打的經歷,因此在敘事過程中出現(xiàn)多次情緒爆發(fā)失控的狀況。心理教師主要做動力學傾聽和情緒穩(wěn)定化工作。后續(xù)和小肖本人及家長核實,童年被虐待的內容是不屬實的,但被“虐待”的主觀感受引起心理教師的注意。另外,心理教師敏銳覺察到小肖有時候的暴躁是“演”出來的,有繼發(fā)性獲益的可能。
在這個階段主要建立關系,心理教師成為一個穩(wěn)定的容器,能夠承受小肖的攻擊(承);提供安全的場域讓小肖把積壓多年的情緒宣泄出來,即使心理教師覺察到暴躁有“演”的成分,也讓他繼續(xù)“演”下去(瀉);形成對小肖心理問題的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析)。心理教師還多次對小肖的家庭開展工作,把自己對小肖問題的理解與全家交流,達成共識,并指導家長改善家庭不良互動方式(析)。
第二階段:主要運用“‘啟’ + ‘截’ + ‘逐’”
初二上學期時的小肖繼續(xù)接受藥物治療,情緒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情緒爆發(fā)從過去每天一次的頻率降低到每周1\~2次。這個階段人際關系問題是小肖談論最多的議題。因為他情緒的問題,他從小學開始就沒有朋友,同學都很害怕他,不敢和他親近。這個階段,小肖開始能夠情緒比較穩(wěn)定地和心理教師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心理教師有針對性地打斷小肖冗長的敘事,提醒他覺察此時此刻自己的感受,讓他和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截)。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心理教師采取“逐”結合“啟”的辦法,不斷追問小肖對一個事情發(fā)展的理解,增強他心智化的能力。
心理教師:你剛才說,從小學開始你就被同學孤立,你覺得同學為什么孤立你?
小肖;因為我容易發(fā)火。
心理教師:你覺得發(fā)火怎么就會讓同學孤立你?
小肖:因為同學害怕我。
心理教師:你的什么舉動會讓同學害怕你?
小肖:我會爆粗口、打人、砸東西。
心理教師:你猜當你爆粗口、打人、砸東西的時候,同學會怎么想?
小肖:他們會想這個人太恐怖了,我們都不要和他玩。
心理教師:當你說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其實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小肖:我希望能有朋友一起玩。
心理教師:那我們聊到這里,此時此刻關于你一直困擾的人際交往問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小肖:如果我不那么容易發(fā)火,同學就不會那么害怕我,我就不會被孤立。
第三階段:主要運用“‘渾’ + ‘補’”
初二下學期的小肖逐漸開始有一兩個玩得來的朋友,和教師、同學、父母的關系均有一定的改善。心理教師作為一個好客體,為小肖提供一個好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以及發(fā)揮相應的客體功能去幫助他自體的發(fā)展成長。小肖意識、潛意識中大量的被迫害想象開始和真實的現(xiàn)實融合,他逐漸開始講述身邊一些好的、開心的事情(渾)。在最后這個階段,我作了一些“補”的嘗試,比如,我讓小肖在24項優(yōu)勢品格中找出自己擁有的優(yōu)勢,小肖一共找到6項(正直、勇敢、公平、善良、謙遜、希望),每一項他都能舉出具體佐證的例子。而兩年前的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爛泥一塊。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品格,是他自體感增強最有力的證明。
心理教師:小肖,你剛才挑出“希望”這個詞,你能說一下你有“希望”這個品格的依據(jù)嗎?
小肖:我覺得我現(xiàn)在雖然紀律不太好,人際也不太好,但是我都在努力改善。
心理教師:你能說說紀律上你努力改善的方法是什么嗎?
小肖:我上課不違反紀律了。
心理教師:確實,我上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你的紀律比之前進步很多,那你說的人際交往上的努力指什么?
小肖:我經常給同學代買文具,還主動幫同學忙,現(xiàn)在班上有不少同學愿意和我說話了。
心理教師:是的,我也看到下課你和同學在交談。那么,紀律的改進、人際的改進帶給了你什么呢?
小肖:我被老師批評的次數(shù)變少了,以前我很怕下課,下課沒人理我,很孤獨,現(xiàn)在我下課有事做了,有同學可以一起玩。
心理教師:那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小肖:開心。
心理教師:你最希望的狀況是什么?
小肖:我最希望我能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都喜歡的人。
小肖原本的自體感非常脆弱,導致他一直有極度的低自尊,從小就習慣用很夸張的情緒表達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滿足自己的需要?,F(xiàn)在的小肖自體感逐漸豐盈,他已經不需要用過度夸張的方法滿足自己的需要或引起他人的注意了。
第四階段:回顧和處理輔導結束工作
最后兩周我都在作回顧和結束輔導的工作,和小肖一起梳理過去兩年我們一起走過的重要時刻,讓小肖談談現(xiàn)在的他對過去那些時刻的看法和感受。小肖非常感謝心理教師將近兩年的陪伴,也對自己曾經狂暴情緒發(fā)作時帶給心理教師的“心靈傷害”表示兼意。
小肖:老師,過去我有“演”暴躁的情況,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我發(fā)作的時候,沒有人敢惹我了,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代價就是沒朋友。
心理教師:我在你初一下學期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你可能有“演”暴躁的情況,但是我并沒有阻正或者戳穿你,我想讓你發(fā)泄出來,因為我相信你想要別人注意你,認可你,喜歡你,你的感受是真實的。過去,每當你情緒發(fā)作的時候,你的家人都會用暴力的方式去制止你,這只會讓情緒問題升級。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初一那次你徹底發(fā)泄之后,你后來的發(fā)泄能量就減弱了。
小肖:是的,以至于后來我想發(fā)大火都發(fā)不出來了。(笑)
四、效果與反思
(一)輔導效果
輔導結束后一個月,我對小肖本人、小肖的父母、小肖的班主任、小肖的同學進行回訪。他們反
映,小肖情緒爆發(fā)時毀物、傷人、自傷、有沖動自殺意念等狀況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嚴重程度均降低了,學習、人際交往等社會功能逐漸恢復。
(二)輔導反思
經過長期實踐,我認為本土化心理療法更契合中國人的價值、信念和期望,治療過程更符合本土文化土壤。本土化的心理療法豐富了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強化了心理咨詢的實效,促進基于中國特色理論框架診斷標準的建立。在輔導應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易心八法”的靈活運用
法無定法,“易心八法”要想運用得靈活有效,心理教師要有一定的心理輔導基本功,最好掌握一定的精神動力學理論和易學相關知識。每一個方法都可以隨機應變,既可以在單次輔導中作為話術使用,也可以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作為進程使用。
2.“易心八法”的陰陽和濟
需要長程輔導的個案,通常都是人格組織基礎不太好的,來訪學生可能一開始表現(xiàn)出“陽”性的癥狀,這個時候心理教師要能“陰柔”,穩(wěn)穩(wěn)地承托來訪學生,在攻擊中“存活”下來,成為來訪學生身邊的一個好客體,給他提供安全、抱持的心理空間,讓他產生矯正性的情緒體驗。這個過程仿佛來訪學生和心理教師在打太極推手,你“陽”我“陰”,你“陰”我“陽”,借力、打力、省力、卸力,達到陰陽和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南懷瑾.易經雜說[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
[2]張沛超.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
編輯/張國憲終校/黃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