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早場電影,就像趕早集兒,早早起來奔向影院。靜靜地坐在空蕩蕩的影廳里,呼吸別樣世界的空氣,沐浴別樣的陽光,感受別樣的風(fēng)霜雨雪,在藝術(shù)世界里閑庭信步。
逃離是一時的閃念和沖動,再精彩的生活也會有乏味的時候。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當面對的生活沒有一點罅隙和空間,你憋悶甚至窒息。于是抽離現(xiàn)實,將精神世界安頓于虛幻,期待碰到藝術(shù)里另外一種真實。
早場電影,散發(fā)著清早的新香和靜寂的溫馨,走入影廳仿佛走入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地,草香裊裊。可以隨意選擇座位,可以任意確定視角,可以居中而坐,靜靜地等待燈光熄滅,然后一束銀光帶你遠離現(xiàn)實或進入現(xiàn)實。
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曲折離奇在短短的一場電影里起承轉(zhuǎn)合。歲月長河的浩嘆,轉(zhuǎn)瞬即逝的悲憫,深陷其中的迷茫,無法解脫的困惑,日月年華的輪轉(zhuǎn),浮動的光影將人的思緒帶入一種懸浮的狀態(tài),間隔、趨近,再間隔、再趨近,仿佛永遠也不能抵達,又永遠在追尋。那些斑駁的光影盡收眼底,又飄浮而去,影像與物像反復(fù)在腦海中盤桓、碰撞、糾合。
在光影世界里浸淫久了,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故事情節(jié)的驚險曲折,也不能滿足于曲徑幽深的鋪陳,更不能滿足于人性幽微的探索,面對另一個鏡像里的世界,更想探尋的是真相、本源、實質(zhì)。用一束束直逼人心的銀光敲開塵封多年的心扉,警示日益枯萎的感知。
早場電影鮮活生動難忘。在藝術(shù)的光輝里沉湎,享受孤獨中的清醒,無人喝彩的自警。
氣 息
與世界的聯(lián)系,有時就是一縷氣息。
認識這個世界,有時候喜歡用嗅覺。獨特的氣息代表著獨特的存在。童年,清爽透明,穿梭、跳躍、奔跑,生命勃發(fā),一切都是新鮮的、明亮的、圓融的,黑白分明的眸子仿佛一架照相機,鐫刻每一幀畫面,世界在明亮晶瑩中徐徐展開。那時候,我們聞到的是新鮮是舒爽,是成年后無法企及的透明純粹。
十月的北方,一如浸潤在秋水之中。清冽、醇厚的味道乘著季風(fēng)而來。陽光遠遠地照耀著,綠色把濃郁收起來,換成五彩繽紛的搖曳,溫暖正在告別。
有這樣一種錯覺,與世界的距離遙遠得不夠真實,只有在輕輕的嗅聞中才能體味到逐漸縮短。氣息是自然的呼吸,是起伏的律動,要用生命般的赤誠諦悟,方可感受天地的翕張。氣息和風(fēng)一樣,時時存在,又時時虛無。我們從何時起忽視了季節(jié)的氣息,忽視了存在的氣息,忽視了自然的氣息,慢慢變得麻木,以至于失去感知的能力,失去了共情的能力。我們習(xí)慣于把看到的、聽到的當作世界的全部,用視覺、聽覺做出判斷。
當氣息融入人世的生活,那些細微瑣碎,更能顯露真相和本原。那些不同尋常的意味,隱藏在角落里的細節(jié),更容易使人發(fā)現(xiàn)和探究本質(zhì)和內(nèi)涵。我們需要保持清醒,因為有太多的框架讓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停滯在了粗糙的表面。
腳踩同一片土地,仰望同一片天空,聞到各種各樣的氣息,那絲絲縷縷的溫柔,那沁人心脾的愛意,那隨風(fēng)而逝的感喟,讓我無限悵惘,突然失聲哽咽,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