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并非沒有馬,而是因為征戰(zhàn), 常年馬不夠用,所以在牧馬市場,大家會說,羅馬沒有馬。
哪里缺什么,人們便會想方設(shè)法提供什么。羅馬周邊的牧馬市場很火爆,大家都是為了將馬送到羅馬,再把金幣運回來。
巴德爾是一個牧馬少年,小小年紀(jì)就是一個相馬高手。與其他牧馬人不同,他并非為了金幣,而是要將理想帶到羅馬, 在那里策馬揚鞭,為人生放馬一逐。
巴德爾的出色表現(xiàn)更在于對馬習(xí)性的了解上,他常常抱著馬腿半天都不肯放手。馬哪個部位有力,哪個時間段會餓,走什么樣的路最快,都是他獨到的研究。
牧馬場的老師傅們商量,年年征戰(zhàn),能送馬去羅馬的成年人已經(jīng)不多了,既然巴德爾的夢想是去羅馬,為什么我們不讓他的夢想再加速一些?于是,最有經(jīng)驗的師傅親自帶著巴德爾做啟程前的培訓(xùn),為去羅馬做最后的準(zhǔn)備。
可是,就在出發(fā)前幾天,巴德爾的一條腿被馬踩斷了,沒辦法康復(fù)。他傷心欲絕,夢想瞬間破滅。
心灰意冷的巴德爾跟母親告別, 他要離開牧馬場,至于去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母親滿眼淚水,拍著孩子的肩膀說,前方不一定只有羅馬,你要有信心走下去。
前方不一定只有羅馬,巴德爾朝著與羅馬相反的方向走去, 一路走到奧斯曼,那里沒有馬,也很缺馬,因為他們正在和羅馬帝國殊死作戰(zhàn)。
巴德爾不能將馬帶到羅馬,也不能將馬帶到奧斯曼,但他成了一名戰(zhàn)術(shù)師,教會奧斯曼的士兵如何征服可怕的戰(zhàn)馬。
戰(zhàn)勝了戰(zhàn)馬,便有可能戰(zhàn)勝敵人,奧斯曼帝國最終取代了羅馬帝國。在奧斯曼的國宴上,巴德爾一瘸一拐地走到大殿上,舉起杯子說:“前方,可能不只有一個羅馬?!?/p>
(摘自《知識窗》2025年5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