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因為愛人長年駐守在西北戈壁灘。我猜想,戈壁灘的一些風(fēng)景可能和書里的描述很像。有時,與愛人視頻通話時,我會引用書中的某個場景、片段問他:“這里真的是這樣嗎?”但很多問題,他也答不上來。
自從孩子出生以后,我一下子很少有時間讀書。2019年12月,我休完產(chǎn)假,便把孩子留在陜西楊凌老家由母親照顧,自己回到了西安的銀行上班。
初復(fù)工,一切都是那么忙碌。平日里,我努力平衡著高壓工作、準備碩士畢業(yè)論文,以及備考注冊會計師……周五下班后,就坐高鐵回老家與母親、孩子團聚。
生活像是步入正軌,但工作、生活中的諸多矛盾有時根本無法調(diào)和,越這樣,心弦繃得越緊,我甚至感受到了迷茫和無法言說的痛苦。
熬到孩子1周歲時,我終于作了一個決定:告別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去戈壁灘與愛人團聚。
愛人說:“你在西安有那么好的工作,還有媽媽幫你照顧孩子,你來了我這里,萬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怎么辦?”
“再好的工作,不快樂也是徒勞,我知道未來會有很多困難,但此刻我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蔽?guī)缀跏菐е耷徽f出了這些話。
愛人當場表態(tài):“青青,既然你決定了,我就支持你?!?/p>
就這樣,我辭去了從事了7年的銀行工作。辭職后,我先回了老家。家人得知我的決定,一開始很不理解,但在我的努力說服下,他們最終還是同意了。那些日子,我享受著母親對我的照顧,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也有更多余力去完成畢業(yè)論文。
在孩子1歲8個月時,我?guī)е麃淼搅藧廴笋v地。不過,本來憧憬的場景并沒有實現(xiàn)。愛人那時在機關(guān)工作,經(jīng)常加班。多數(shù)時間,我的生活都被孩子填滿,在老家時,還有母親搭把手,然而在這里一切只能靠我自己。這讓我又陷入了迷茫之中。有時,情緒一上來,還會和愛人爆發(fā)一些沖突。
愛人總是盡力地安撫著我,然而,終究是分身乏術(shù),也只好說:“我覺得你一個人照顧孩子,還是太累了。如果你想輕松點,要不還是回家吧?”
稍作冷靜后,我倔強地說:“我不回去,這才只是開始而已。以后會好的,我相信我們能克服?!?/p>
細細想來,焦慮的源頭,還是沒有找到自我價值。在帶孩子之余,我重新準備注冊會計師考試。同時,也開始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合理支配家中財務(wù),精減不必要的開支,為實用性、長久性付費成為了那時候的消費觀。
我梳理了全家的短期和長期資金規(guī)劃,將現(xiàn)有家庭積蓄合理安排在銀行理財、基金、保險這三種我擅長的理財領(lǐng)域,在合理使用資金的同時能夠提高理財收益。我還為自己購買了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減輕了因為收入銳減帶來的不安全感。這樣一來,我好像找回了一些自我。
愛人在不忙的時候,跟我學(xué)著如何照顧孩子,其他事情上,也能給我搭把手,一家人終于做到了相互扶持。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和愛人的沖突越來越少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越來越多。
2年后,我通過了注冊會計師的全部考試科目,孩子也順利送入了幼兒園,我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我開始閱讀以前沒時間看的世界名著,還有一些教育類、法律類書籍;報名駐地軍嫂開辦的瑜伽課程,放松身心;通過和駐地嫂子們的社交活動,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高,但是專業(yè)對口的自由職業(yè)。
我的生活變得忙碌又充實,和以前一樣,但又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支點是孩子,現(xiàn)在的支點是自己。
我的生活軌跡不只在家、超市中了,也能走出“圍城”,去圖書館充電、游泳館健身,還會在愛人休息時,主張全家到周邊村莊游覽、去附近的河邊露營……我們在戈壁灘上的生活越來越豐富。
一次,我們?nèi)ヅ栏浇囊蛔∩健T谏巾斏?,我才發(fā)現(xiàn),戈壁灘的風(fēng)景原來真的很美。愛人打趣道:“以前你在三毛的書里向往大漠戈壁,沒想到如今你也成了‘三毛’!”
我笑著說:“人生處處皆風(fēng)景,誰知道有這樣的風(fēng)景等著我!”
回望前幾年,感到曾經(jīng)迷茫、焦灼的我,已經(jīng)一點點走向自洽。
在做好飯后,透過窗戶,望著在樓前開心玩耍的父子倆,呼喚一句“回家吃飯啦”——便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作者為軍嫂)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