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如星星般閃光的名字一一浥塵。媽媽告訴我,這個名字來自古詩“渭城朝雨浥輕塵”。我最喜歡“浥”字,它像清晨花瓣上的露珠,藏著溫柔的故事。
“浥”讀作yi,發(fā)音的時候嘴巴要輕輕翹起。翻開字典仔細看,“浥”的左邊是三點水,右邊像戴著帽子的城堡,二者合起來表示“雨水潤濕”。當年詩人王維寫下這句詩時,長安城的細雨正沾濕旅人的衣襟,連馬蹄揚起的塵土都變得濕漉漉的。
前些天,我和媽媽去公園游玩,忽然下起了太陽雨。細密的雨絲仿佛春蠶吐出的銀線,將我額前幾縷頭發(fā)染成亮晶晶的珠簾。媽媽指著柳葉上滾動的雨珠說:“瞧,這就是‘浥’字在翩翩起舞呢!”我忍不住伸手接住一滴雨,它在我的掌心碎成八瓣絢麗的小彩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便問:“媽媽,我的名字是不是在告訴我,哪怕再細小的塵埃,被雨水滋潤也能閃閃發(fā)光呀?”媽媽微笑著點頭。
現(xiàn)在每次下雨,我都會趴在窗邊看雨滴親吻大地。梧桐葉沙沙作響,仿佛在唱著動聽的歌;水洼里不斷冒出小泡泡,仿佛在講述著有趣的故事,就連水泥地也泛著青苔的氣息。這些被雨水潤澤的景象,宛若“浥”字在人間書寫的童話。它教會我:世間最溫柔的力量,往往隱匿在雨落塵香的靜謐中。
每次寫名字時,我都會把“浥”字的三點水寫得格外飽滿,因為它們仿佛裝著春天的細雨、夏天的小溪、秋天的薄霧,還有冬日呵在玻璃窗上的那縷白汽!
(指導(dǎo)教師 張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