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當”的原意是到當鋪典當東西,后來人們把被欺騙、使事情敗壞稱為“上當”。這個詞的出現(xiàn)和一段趣聞有關。
當鋪,專門收取抵押品而借
款給人的店鋪。借
款多少,按抵押品的
估價而定。到期不
贖,抵押品就歸當鋪所有。
從前,清河有一戶姓王的人家,世代經營當鋪,家大業(yè)大,生意興隆。生活富裕后,族人逐漸懶于經營,便把資金存入當鋪成為股東,將日常典
『上當』的由來
當事務全權交給一個名叫壽苧的年輕人主持。壽苧酷愛讀書,卻不精通生意,
處理典當業(yè)務十分隨意。
王氏族人見此情景,都認為有機可乘,不約而同地從家中拿一些沒用的東西到當鋪典當。他們把廉價的物品估出高昂的價格,要求伙計按價付錢,伙計不敢得罪股東,壽苧也不加阻攔。
就這樣,不到兩個月,典當資本幾乎被騙光,一家資金充足的當鋪就此破產。這便是“上當”一詞的由來。